教育与现代社会联系的枢纽是什么?

用户7869607533949


很高兴回答悟空的提问!

教育与现代社会联系的枢纽是生活,真正的生活,而非虚情假意的演戏。

美国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在杜威先生看来,建立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手段,则是把学校建成作为社会的“缩影”。就是说,学校是基本的社会模子。学校要把经过挑选的社会生活形式,如作坊、田园等等搬进校园,让学生切身感受并参与其中,学会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

中国乡村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社会就是一所大校园。他要求拆去学校的围墙,把整个社会或者乡村这个广阔天地作为校园,使学校真正融入社会,让学生真实的活在世界里,达到入世亲民、格物致知的境界。

社会生活的展开就是教育进行的过程。学生不应该被关在学校里过精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神仙”生活,而应该走进现实,亲近天地人民,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习,与社会一起成长。

上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表达虽有不同,但目标一致,都强调了真实的生活,是连接教育与社会的桥,即,校园教育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枢纽就是生活。

我们知道,学生的生活教育空间,主要在三个地方:家庭、学校、路上。我们通常据此划分教育有三:

1、家庭教育

家庭算半个社会,家庭生活是真实的部分社会生活的体现。孩子居家期间,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比如做家务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关起门来做作业,似乎与家庭这个社会没有关系。

家长的生活品质直接决定了家庭教育的优劣。

2、学校教育

同样,学校也是半个社会。学校生活不光是读书做题,还要做事锻炼。如,打扫卫生、组织各种活动包括运动会等,学生都要全程参与,而不能借口学习忙就躲避。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师的生活阅历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质量。

3、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否则学校没有存在的价值。

除了家庭、校园,与学生相伴最多的就是路上。在往来家与校的路上,有人有事,有景有物,但那些人事与景物只是学生匆匆走过的风光,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大家彼此都是路人。

如果要与社会发生联系,就必须融入社会天地,学习社会生活,接受社会教育。传统社会,建立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手段就是践行,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表现的主要方式就是游学。

游于社会庙堂江湖,学于科技农工商贸。其时,学以致用,以文会友,学会应对进退,学会待人接物,学会为人做事。

孔子特别重视生活教育,提出学而时习之,指出学习要游于艺。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结识三教九流,学习为人处世,为毕业后,顺利走进社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接地气的基础。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告诉了我们:其实,教育与生活本就是一体的。若是分割开来,就是分裂了学校与社会的统一。

如果一路教育走下来,却不能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跨越,不会齐家治国,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村塾教育南山子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认为教育和现代社会联系的枢纽是交流。这种交流建立在平等,无年龄话差异的基础上。这类交流的方式是无论您处于家长、学生、教师哪一个角色,都是可以当作发言人,成为教育社会化模式的一份子,大胆提出你认为适合的教育理念及社会模式,从而能很好的让大家给予帮助!从而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教育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影响着教育,教育推动着社会。多交流,多互动,多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才是当今应该具备的。


牛犇犇老师


教育与现代社会联系的枢纽是,必须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相结合,要做到能学以致用。不能学以致用的就无法在社会找到立足之地,更别去奢谈什么联系枢纽。


Xiuxing369


大学,大学问,求是求知求真理,民族振兴皆源于此。


高考作战室


教育是一国发展的基础,重视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


中国最最普通庶民


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