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里面有哪些托物言志的诗词?

柳侍墨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空前绝后的巨著,其中的语言文字皆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所以不仅是诗词有所寓意,其中的人名,地名,谜语,曲子,俗语,物件都是有寓意的!

关于香菱的诗词。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是赖头和尚对着甄士隐说的诗,讲的是香菱的命运。“菱花”指的就是香菱(甄英莲),“雪”指的是薛蟠,暗指以后薛蟠抢走香菱做妾。后两句暗指香菱会在元宵节被拐走,而甄家会因为一场大火而败落。所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说香菱的命运,也说出甄家的命运,更映射出了贾家的整体命运和贾宝玉最后的命运。《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了甄士隐一家安逸和美的生活,却因元宵节痛失爱女,紧接着葫芦庙里的一场大火烧光了家业导致一个小康之家急剧败落,脂砚斋评为“小枯荣”。而作者安排了这个小枯荣是有深意的,它是贾家“大枯荣”的一个缩影。贾家先前也是富贵荣华,烈火烹油,而后急剧败落树倒猢狲散,十分悲凉,最后跛足道士度化了甄士隐,做了道士,而贾宝玉也出家了。一首诗概括出来一部书的整体脉络走向和主要人物命运,不得不感叹曹公极其高明的艺术手法。

关于贾雨村的诗词。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是贾雨村在中秋夜对着月亮吟出的联语和诗。此时的贾雨村还是一个落魄的穷酸书生,但他内心总想出人头地,野心勃勃,而且利欲熏心,是封建社会名利场上的竞争好手。玉”和“钗”指的就是他自己,想要功名利禄,一飞冲天,万人敬仰,一出头就想万人之上,可见此人名利之心多重,野心多大,又及其厚颜无耻。“价”就是“贾”,最后他得到了贾政的帮助。“待时飞”就是贾雨村的字“时飞”。他在得到贾政帮助后,在应天府当官,接到薛蟠的案子却因四大家族的势力而胡乱判案,害了他恩人甄士隐的女儿,最后还对贾府落井下石,恩将仇报,他自己最后的下场也是“枷锁抗”。

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

跛足道人唱了一首《好了歌》意在启发甄士隐,而他听完之后当真悟了,便做了这首歌的注解。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突然又死掉了——世事无常。想教育儿子让他光宗耀祖,谁知道后来做了强盗,想让女儿选择富贵人家,谁承想沦落至娼妓——命运难以捉摸。可世人仍然看不清,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乱哄哄的像个戏台,永远没有完的时候。这是作者对于当时封建社会的深刻理解。“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当然也不能单纯的用书中人物去理解这首诗的意义,这首歌是作者对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思考。

林黛玉的《葬花吟》

这首古体诗可以说是黛玉感叹身世的全部哀音。在七十六回中,史湘云和林黛玉对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黛玉就是花魂,葬花就是在哀叹自己。这首古体诗,将花拟人,以花喻人,花的遭遇和命运就是黛玉的遭遇和命运。“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黛玉是贾敏的女儿又是贾母的“心肝肉”,按道理说黛玉在贾府应该是很受宠爱的,但是为何说出这样凄厉的语言首先是王夫人,王夫人一心想让外甥女薛宝钗当自己的儿媳妇,所以很不喜欢黛玉。黛玉一直生病,宝玉心心念念想给黛玉买补药,给王夫人说需要几百两银子,王夫人一听,直接说出“放屁”二字,可见心中有多不喜欢她,所以黛玉的日子能好过吗?

其次黛玉失去双亲,寄人篱下,终归不是贾府的正主,况且贾府里有不少刁钻的奴仆,对黛玉很是不好,黛玉后来病中,连燕窝也吃不起。“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黛玉对自由与幸福的幻想,她期望能去自己心中美好的世外桃源,一处真真正正的净土。可惜她所处的世界大相径庭,污秽而肮脏,但她又不愿低头屈服,受辱被污,随波逐流。这种孤傲不阿的性格油然而现。

再来看一下红楼梦里的人物做的谜语

贾母是“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是荔枝。而这句话就暗示了现在的贾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还像猴子一样在树上尽情的欢笑玩耍,而后贾府败落,一个个也都“树倒猢狲散”了。

贾政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这就说名贾政一直以“身正端方”自诩,是封建阶级的典型代表,并且及其厌恶宝玉的种种荒诞行为。但这代表着他是死硬派,端着一副读书人的架子,却并无才学。

元春的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谜底是爆竹,此时的贾家正是烈火烹油,而元春出了一个炮仗,灰飞烟灭,意味着政局有变,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然而贾府只顾着享乐,无人察觉。待烟消火灭之时,就是贾府的好日子走到头了。

迎春的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是算盘。这也暗示着迎春的命运如同被人乱拨算盘一般,被他人摆布。贾赦为了自己的利益,将迎春嫁给中山狼,贾母不满意却没有出头,贾政几次劝谏贾赦均不理。迎春这个善良姑娘就这样葬送在孙家了。

探春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是风筝,暗示着以后将会远嫁,再也不能回来了。

惜春的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海灯。海灯是寺庙里佛像前的长明灯,隐喻着惜春未来的命运就是出家为尼。单看这几个谜语,贾府已经隐喻着种种不详,而贾政也感觉到这种凄惨的味道,所以早早离席了。

此外,红楼隐喻还有很多,喜欢的读者可以多多了解。


听雨眠rain


《红楼梦》一直都是一本白话小说,可是很多人却因为其中的“诗词”和一些“谶语”而觉得它是文言文,其实并非如此,即便看不懂那些文学性较强的诗词歌赋,依旧还是可以明白《红楼梦》中讲的故事和道理。

可是当看完了故事之后,慢慢才发现《红楼梦》原著中这些托物言志的诗词,都是曹公在为大观园的姑娘们性格成分的一个铺垫,因为生活中不能够表现出的那一面全部都可以通过诗词来表达,所以看到她们的诗或许能够读懂一个完整的她们。

第一,黛玉的诗词里,读出一个霁月清风的她

黛玉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自带忧愁的,可是在生活中的她却不能一味的伤感,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悲伤,但是和大家在一起的她却是机灵活泼,带给大家欢乐的人。不管是和湘云的斗嘴“咬舌子爱说话”“小骚达子”,说探春的“蕉下客是小鹿”,嘲笑大家吃鹿肉是花子等等,黛玉在众人面前带给大家的欢乐远比悲伤要多得多。

可是什么才是真实的黛玉呢?通过黛玉的诗词或许才能看到一个霁月清风但是又自带伤感的她。真正好的诗词都是在不得志或者悲伤的情景下写出来的,因为快乐的时候没有想要书写的劲头。

黛玉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看似伤感其实是黛玉和宝玉吵架了,看到满园的落花黛玉想到了自己,贾府的生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她都没有惧怕过,她伤感的是自己孤苦一人。少年心性,或许还有一点少女怀春的伤情在其中,她喜欢宝玉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他的身上,他对她的忽视这个时候就是让她伤感的来源。

黛玉的《问菊》里“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描绘的是黛玉的心声,她的孤标傲世不是每一个都能懂,世界上会遇到很多人,但是知己却只有寥寥。菊花孤寂独立,花开独迟,不正一如黛玉的清高孤傲和目下无尘,黛玉不与别人相同,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黛玉是一个用真心真意对待别人的人,看似牙尖嘴利的她实则最容易感动,她的问菊是她对好友的期盼。能得到她作为朋友也是人生的一大幸运。

黛玉的《桃花行》“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好像与黛玉有着很多缘分,黛玉好多时候都会把桃花当做自己,她写了的两首诗表明了“自古红颜多薄命”。黛玉和宝玉因为前世的牵连,才有了今生的缘分,黛玉就是用眼泪在偿还宝玉前世的灌溉之恩,她爱宝玉也为了他流尽了眼泪。不过处在爱情里的姑娘,又有哪一个不伤春悲秋呢?爱的纠结,往后想来也是甜蜜的。

她的悲伤都是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完全地表达出来,那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也许看来不可思议,但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来抒发自己的悲伤。如果一个人表面也爱笑,私底下也很乐观,那么她真是一个很幸运的姑娘,因为她的生活就是这么完美。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总有那么一点不如意需要自己慢慢去消化,所以何必说黛玉悲伤,不如理解她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

第二,宝钗的诗从来不悲伤,但是却藏不住她青云直上的野心

宝钗和黛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宝钗很少悲伤而且她为人处世里和诗词歌赋里也绝地不允许这样的悲伤出现,宝钗的内心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她也不想被闺阁束缚,可是既然没有办法逃避,她不如勇敢的面对,在小天地里做大文章。

宝钗的伤感诗都有一种乐观的韵味“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人们不时都会觉得一旦离别就很难再见,但是宝钗却觉得后会有期。

到了开启诗社的下一年春天,大家看到满天纷飞的柳絮都表现出了莫名的伤感,但唯独只有宝钗还坚守一份乐观与畅达。“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柳絮纷飞正如人的聚散无法强求,只能随缘,但即便是无根无源的柳絮都可以凭借春风冲上青天,那么人何必又如此伤感呢?不管再差的境遇,只要愿意依旧能够活出生活的精彩。

宝钗的诗词和她的人一样,永远都是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也并不是说她不会悲伤,只是她的眼泪也不让别人看到,她是一个懂事到让人心疼的女孩子。

第三,她们的诗只出现了寥寥几次,却让人看到真实的她们

《红楼梦》中姑娘们的诗词歌赋经过从小到大的历练,她们是非常厉害的,从她们每个人的诗词里也能看出她们不一样的性情和美。

邢岫烟是女孩子中很出色的一个,她从出场并不惊艳,甚至可以说很普通,她们到达贾府的那天的四个女孩里她是最为不出彩的那一个,但是在和大家慢慢的相处中她身上的柔和、豁达才让众人惊叹,她也为此收获了一群好友一段好姻缘。其实邢岫烟的性格特点是很明显的,她的一句“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它冰雪中”可以看出她的胸襟和对生活的坦然,或许这就是不论嫁给谁都能够幸福的姑娘吧!

宝琴是宝钗的妹妹,但是她和宝钗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喜欢她。她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是生活阅历还是众人的喜爱程度,她一直都是遥遥领先,可是宝琴没有恃宠而骄和霸道,她还是那个天真烂漫可爱的小女孩。她会念外国小女孩的诗词,她也能够自己写出《怀古诗十首》,这样的文学功底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超越的。

贾府四春是《红楼梦》中不能不说的女子,元春早早入宫为妃,可是她的生命正如她所做诗词中的爆竹——“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看事已成灰”,爆竹是新春的吉祥物,却也是转瞬即逝的事物,正如元春昙花一现的人生,只是繁盛了那么一段就消香玉陨。

迎春的“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迎春的人生好比打动乱麻的算盘,没有一个平静。迎春不是不聪慧的姑娘,她不是不知道前路漫漫,可是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她从未想过主动争取一下,于是她的生命全部都由别人掌控,她的去世也情理之中。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也是一个不凡的女子。她的诗词里“游丝一断混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她是可以展翅高飞的风筝,贾府对她而言是牵挂也是累赘,离开贾府远嫁或许她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探春的能力和梦想从来都不是小小的闺阁能够束缚的,她的梦想可以展示高飞。

惜春很少做诗词,可是她这一次所写的诗词何尝不是对她命运的写照。“前生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她小小年纪的顿悟是遗憾,是悲伤,是她自己的选择,她的人生总觉得还没有开启就已经不复存在,青灯古佛不知道能够照亮她孤寂的心。



小说红楼


青埂峰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他山为错


《葬花吟》、《桃花行》、《四季即景诗》等等!


润慈亭


作者曹雪芹自己的一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美丽乡村我的家


贾雨村的一轮明月才捧出,人间百姓仰头看。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看云等。


木石斋


林黛玉的《葬花吟》、《桃花行》,还有贾宝玉的《四季即景诗》等等,好多。


寻找青岛记忆


《桃花行》,《葬花吟》


葛巾紫慧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手机用户68807423227


比较出名的有葬花吟,但红楼梦每一首诗都有其小说中诗外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