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空中李向陽”的新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戰鬥機—殲12

建國伊始,我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很多工業都是由蘇聯援建,當時中國的航空工業在經歷的抗戰和解放戰爭後,基礎基本為零,裝備的殲5和殲6雖然讓中國空軍一躍成為當時世界空軍強國,但基本上都是仿製蘇聯產品(有些是直接拆解,按照原裝備尺寸生產組裝)但隨著60年代中蘇交惡,蘇聯在出售給中國米格21後基本不會再向中國出口先進武器,這使得我國航空工業迫切需要由仿製向自行設計轉變。

被譽為“空中李向陽”的新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戰鬥機—殲12

中國空軍

60年代中後期,空軍根據當時的局部戰爭經驗, 特別是越南戰爭及西南邊陲與美軍的防空作戰實踐證明,雖然當時空空導彈已廣泛應用,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空空導彈的抗干擾能力及精確度都遠不如當今的水平,航炮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速度較低或機體重量較輕的飛機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如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就在1967年4月24日,駕駛高亞音速的殲-5飛機擊落了1架侵入中國廣西板興地區的美國F-4B超音速戰鬥機。中國空軍預計未來戰爭中空軍機場是敵方打擊摧毀的重要目標,短距起降、維護簡單、造價低廉、隨時能打、隨地能戰的小型殲擊機像空中的游擊隊員,可以在敵方預計不到的地方出現,“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游擊戰”。為此,中國空軍提出研製、裝備超輕型前線戰鬥機,重量在4噸左右,可以裝在卡車上機動轉場部署,要求機動能力突出,主要是加速能力、爬升和盤旋性能突出。1969年,空軍提出研製小殲計劃,其本意是要研製一種高機動、短距起落、維護方便、造價低廉的小型戰鬥機,問題的提出是與國際航空技術的動向相吻合的(當時的短距起降戰機和垂直起降戰機)。於是以陸孝彭任主設計師,從 1968年7月開始方案設計,以1年零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1970年3月,型號名稱定為殲-12。

被譽為“空中李向陽”的新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戰鬥機—殲12

殲12

殲-12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首批製成3架樣機。殲-12只滑跑了500米就騰空而起,在空中,它可以以1140米的半徑轉彎,爬升率可以達到180米/秒。葉劍英元帥讚譽殲-12飛機為“空中李向陽”。這一綽號道出了殲-12飛機機動靈活的飛行特點。

被譽為“空中李向陽”的新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戰鬥機—殲12

殲12

但由於種種原因,殲-12飛機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斷,殲-12的特點是“小、快、靈”,但由於殲-12過於追求機體小、重量輕,由此帶來了一些不足。如燃油貯量有限導致航程較短,不適應未來空戰的要求;其機載武器火力較弱;機頭進氣形式對增裝先進火控設備不利,若改為兩側進行設計,提升火力的同時又削弱了戰機的機動能力;殲-12只裝了1臺渦噴-6乙型發動機,推力明顯不足,極難達到預想的設計性能。

1978年2月,因調整裝備體制而決定停止研製。除一架做破壞性強度試驗的原型機外,共生產了5架經過試飛的整機,未列裝部隊。5架樣機中,中國航空博物館保存了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存了1架,南昌飛機制造廠保存了2架。

被譽為“空中李向陽”的新中國第一型自行設計的戰鬥機—殲12

殲12樣機

總體來說,殲12是受當時空中游擊主義思想影響誕生的產物,對制空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跟上世界航空科學發展趨勢,殲-12的綜合作戰效能沒有超過殲-7和殲-8,不符合當代殲擊機的使用要求, 所以最終沒有投入大批量生產和裝配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