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之戰後,為何宋高宗接受了如此屈辱的條件,尤其是與自身尊榮攸關的附庸地位?

影視閒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紹興議和本來是比較屈辱的行為,但金宋的對峙最終以金國被宋蒙聯合絞殺而結婚。

大金國皇帝金哀宗的屍骨,都被拿到宋朝家廟當做祭品。

金國是野蠻征服文明,女真人作為野蠻遊牧漁獵民族,被漢人最終同化、消滅是歷史的必然,後來的滿清也是如此。

野蠻民族可以囂張一時,不能囂張一世,這是歷史的客觀規律。

任何歌頌野蠻歷史的行為,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紹興議和的原因複雜,主要屈辱是割讓部分領土,承認金國控制中國北方,還有就是稱臣。

至於歲貢數字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在當時來看,割讓領土基本都是金國已經佔領控制的,你想奪回來是很困難的。

但紹興議和 確認這些都是金國領土,如果民眾南逃還要被遣送回去,等於自絕於人民,這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就是向金國稱臣。

漢人自建立王朝以來,只有野蠻民族向漢人稱臣,從沒有反過來的。所以這種稱臣對於民心士氣影響非常大。

為什麼高宗會這麼做?

其中主要是受到秦檜影響,還有部分是他的私心。

高宗認為,目前國家主要兵權掌握在幾個將領手中,比如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張俊。

如果繼續北上攻擊,這些將領的勢力可能會越來越大,甚至脫離朝廷的控制。

高宗認為,這是很危險的,寧可敗給金國,也不能敗給這些將軍。

還有,高宗認為,如果堅持北伐,如果連續打垮金軍,金國服軟退出佔領北宋領土,再將宋欽宗送回來怎麼辦?

誰都知道,宋欽宗才是皇帝,高宗是特殊時期的代替者。

而宋欽宗還有子女多人,高宗則不能生育。

顯然,一旦宋欽宗回來自己的皇位就難保了。

現在見好就收,金國不吃大虧,也不可能隨便將宋欽宗換回來,自己皇位就保住了。

實際上,高宗多次要求不要歸還宋欽宗,直到後者死在金國。

高宗內心恐懼戰爭。

高宗的不能生育主要就是被驚嚇過度的陽痿。一說是高宗南下逃亡的時候,親眼目睹金兵野獸一樣姦淫擄掠,心理受到很大刺激,從此排斥和性有關的東西。

高宗從內心害怕打仗,也不相信宋軍能夠徹底打敗金軍。

所以,他寧可選擇委曲求全做個南宋皇帝而已。


薩沙


要理解宋高宗為何接受屈辱和約,就要回到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金軍四路大軍南下進攻南宋,宋高宗寫了一封乞求金國饒命的投降書,信中說金國滅南宋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以北宋土地那麼大也不能抵抗住金國軍隊,何況南宋國土小財政收入少。哀告金國能饒他一命,他願意去掉皇帝稱呼。南宋的金珠玉帛都是金國的倉庫,南宋的士大夫都聽命於金國。他把南宋和漢高祖時期的割據政權南越、北周扶植蕭詧的西梁相提並論,希望金國不要進攻南宋。

宋高宗沒有信心收復中原,只求享樂偏安一隅

通過宋高宗這封乞降書可以看出,宋高宗認為佔有廣大國土的北宋,尚且抵擋不住金國。以南宋半壁江山更不足以抵抗住金國。宋高宗根本沒有信心打敗金國,恢復中原。宋高宗當時對自己的定位只是一個南越、西梁一樣的割據傀儡政權,南宋可以完全聽命於金國,只要享有一定自治權利就可以了。那時候金國想的是滅掉南宋 ,對宋高宗的乞求不予理睬,宋高宗想跟金國達成和議門都沒有。

後來十多年的宋金戰爭,岳飛韓世忠劉琦等大將幾次打敗金軍,金國統治者也意識到南宋還有很強軍事實力,才主動和南宋和談。這是宋高宗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以前是他主動求和金國人不答應,現在是金國人主動求和他自然求之不得。

宋高宗本來是宋徽宗不受待見的兒子,天上掉餡餅皇位落到頭上,在他心裡保住皇位就行了本來皇位也是白撿的。他從來就沒想過要恢復中原,趕走金國人。紹興和議每年向金朝納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這點錢在他眼裡不算什麼,再多向老百姓搜刮就是。這可比當初他說的把南宋財政大部分收入都交給金國強多了。至於割讓給金國的唐州、鄧州、商州、秦州這些土地算什麼,南宋現在完全在他手中掌控,這可比當初蕭詧趙佗強多了。宋高宗當初的心理預期就是成為蕭詧、趙佗,紹興和議金國承認了趙構的皇帝地位,超過了他的心理預期他就心滿意足了。

他認為大臣們都靠不住

紹興八年與金國和談遭到眾多大臣反對,宋高宗說了一句:“士大夫都只是為了自身考慮,以前在明州的時候,我多次求他們跟隨我都沒人搭理!”在明州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高宗想要乘船到海上躲避金軍。呂頤浩提出讓皇帝的近臣以下,都自謀出路。宋高宗說:“士大夫應該懂得臣子的倫理道德,怎麼能不跟著皇帝走?”當時的大臣或者留在當地,或者回了老家。宋高宗說的就是這件事情,當時很多大臣仍然在抵抗金軍,他們不認同宋高宗的逃跑政策。吏部侍郎鄭望之就說:“自古以來沒有那個開創王朝的帝王,曾經有過 乘船逃跑的事情”

宋高宗逃跑的時候只讓禁軍士兵帶兩個家屬,士兵們都說:“我有父母妻子,都是至親你讓我帶誰走呢?”禁軍士兵開始鬧事,差點激起兵變。

此事深深印在宋高宗腦海中,他認為大臣們都不聽話了,自己的命令得不到執行,皇帝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後來宋高宗與金國達成和議,也是為了表明皇帝的權威,無論多少大臣反對,他就是一意孤行。宋高宗通過與金國達成合約表示皇權至高無上,不容置疑。


大宋趣史


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雙方達成和約:①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②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結束了長達10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為什麼說屈辱的條件?怎麼成附庸地位?現在按中原中心史觀,還是認為正統是宋朝,可以跟說兒子打老子,野蠻打先進呀。所謂附庸、稱臣,完全是古代中原的歷史觀,國家地位就沒有平等,你不把我打趴下,你來了都算進貢,都是我的屬國。實際上,這些都是獨立的國家,國家主權沒有任何影響。

到了宋孝宗繼位之後,馬上改岳飛平反,按照好戰份子只要堅持打仗就能勝利,於是撕毀雙方簽訂的和約,派張浚北伐,結果符離大敗,隆興二年(1164年),金兵果然大規模南下,迫近長江,宋廷最終決定與金重新議和,

後南宋再次撕毀雙方和約,組織所謂開禧伐金,再次以失敗告終,於嘉定元年(1208年)由史彌遠主持與金議和,訂立了“嘉定和議”。

可以稅南宋經常不履行和約,撕毀條約,擅自開戰,但都以失敗告終。


滿族文化網


這個漢奸秦檜的後裔胡編亂造惡意詆譭民族英雄岳飛,還有和他狼狽為奸在評論裡造謠那個,他們兩個民族敗類狗雜碎企圖破壞國人團結其心可誅,我希望大家看到都去舉報他們這兩個狗雜種。[祈禱][祈禱][祈禱]




A成義


我是求真知是,很高興跟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問題提問的非常好。當時宋高宗統治宋朝剛剛取得一大勝、若干小勝,恰恰在這反攻前景正趨光明時,宋高宗反而接受了金一些屈辱條件,難道他就不怕與議會引起廣泛的不滿?

宋金—紹興和議

宋向金稱臣,金冊宋高宗趙構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其中宋向金稱臣最為屈辱,使宋喪失了它的正統地位。

紹興會議推動者宋高宗

當時岳飛與金作戰取得了多次大捷,秦檜僅僅憑著一個相權,就以“莫須有 ”的罪名逮捕並在獄中處死了岳飛,秦檜也因此事為後世所辱罵。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沒有將宋高宗捲入和支持,尚未動用皇權的清況下,秦檜是不可能召回岳飛。宋高宗為何要召回岳飛,並且與金國議和,接受金所提出的屈辱條款。

宋高宗本人認為在當時最大的問題不是外敵入侵,而是其自身的安全。通過與金國統治者講和,在宋高宗看來不但可以保證了宋朝的外部安全,還可以通過議和剝奪岳飛的兵權從而保證了其內部的安全。尤其內部安全對於宋高宗來講,意義可謂是非比尋常。這與宋高宗的早年經歷,在承繼大統之前的他掙扎了十餘年,經歷了一連串的艱難逃往和死裡逃生。甚至偏安臨安時那場曾迫使他退位的兵變和近期大規模的叛變,都給趙構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趙構表示想要通過議和來保持現在南宋穩定的想法,便遭到幾個武將激烈反對,這也使得他加深了對武人感到畏懼。

因此他必須採取一定的手段,以解除來自於內部勢力對自己安全的威脅因素。宋高宗很聰明地選擇了一個替罪羊——秦檜,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問題,秦檜還可以繼續做他的宰相,一旦情況有變,那麼秦檜肯定會第一個上斷頭臺。

其實站在宋高宗的立場上來看,一小撮官員反對,在野知識分子的不滿,都可以通過政治手段壓制、平息。這樣,宋高宗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做皇帝了。

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求真知史


為何宋高宗接受了如此屈辱的條件?建議提問的小編去看看“忍”字是怎麼寫的。古人說:“忍”字頭上一把刀,忍常人不能忍,百忍才能成鋼。實力不如人,不忍怎麼辦?呈匹夫之勇,有半點用處嗎?


無氣倒被人欺


還用說,實力不行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