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趙構?爲什麼有人說他是昏君?

無聞漠漠


趙構是南宋開國皇帝,但究其一生,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明君,有人說他是昏君,我們還是應該以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他,去評價他,不要以絕對的口吻去判定他。

趙構,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南宋開國皇帝,廟號高宗。

南渡立宋

靖康二年,金軍攻破東京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北宋由此滅亡。

康王趙構因身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出外招兵而免於此難,遂在應天府即位,以應天府為都,改元建炎。之後為躲避金軍追擊,遷都臨安。

抗金北伐

說起抗金北伐,就不得不說岳飛,嶽武穆。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紹興四年,岳飛率軍從鄂州渡江開始北伐,之後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岳飛率軍開始第二、三次北伐(兩次北伐時間相差不過數月),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紹興十年,金兀朮南侵,岳飛率軍開始第四次北伐,岳飛出兵大破金兵,郾城之戰大破金兀朮鐵浮屠,以少勝多,金軍潰不成軍,之後收復鄭州、洛陽,進至朱仙鎮,離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中原戰場形勢一片大好。

屈辱議和

此處就是高宗被認為是昏君的最大原因。

宋高宗在對金關係上,他堅持與金議和,不惜納貢稱臣,是公認的堅定的投降派首領。由於其擔心北伐成功後,迎回宋欽宗,而要讓位與其。所以任用議和派秦檜為相,在抗金北伐形勢一片大好的局勢下,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並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父子,解除韓世忠、劉光世等人兵權,將收復的失地又割讓出去,每年還需向金國進貢,為條件屈辱地與金國簽訂和議。

任用秦檜

張浚之後,高宗任用秦檜為相,由此南宋政壇投降派開始壓制主戰派,紹興和議命宋廷不得更換宰相。高宗知道在議和之後,百姓充滿不滿,為了不揹負罵名,便放權於秦檜,一切行動於自己無關。之後秦檜把持朝政,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大興冤獄,提拔黨羽,收買皇帝身邊的親信,牢牢把握政權。高宗是負有責任的。

總的來說,高宗不能說有多麼有才智,只能說他在宋徽宗的幾個兒子中間還是比較不錯的。究其曾組織宋軍抗擊金軍,沿用宋朝國號,堅持北伐抗金的政策,也是有可取之處,也不能說他是賣國。但是其為了一己之私,不失皇位,而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肆殺忠臣良將,任用奸臣小人,一味軟弱,堅定議和,失去了一國之君的威嚴,

稱其為昏君也不為過。只能說功過兼有,譭譽參半。

如若有不對之處,還請在評論區之處~

如果喜歡還請大家多多關注和評論~


偉大航路小書生


趙構是明君不會聽信小人,奸臣秦檜之言,有雄才大略,支持抗金,迎回二聖。歸根到底,趙構是保自己皇位,聽信奸臣秦檜之讒言,議和是他的救命稻草。一旦議和成功,趙構不過是二皇帝,決定權不是趙構這個皇帝所能決定了,趙構是昏君是必然的,他無雄才大略,岳飛之冤死也是他一手造成的,秦檜是幫兇。


金玉良緣x


一個人不能說沒有私心,公心在八九十以上的算聖君,在六七十的也算好皇帝,五十的算平常,四十以下的就是對天下黎民不負責任,沒有盡到自己的本份。一個人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或在其位私心大於公心,叫昏君也不為過,因為他負的是天下的責任,責任太大了。趙構為了私心不顧國家尊嚴,不顧天下黎民的呼聲,枉殺功臣,就是沒有盡到本份。細細想來,只顧眼前利益的人也是常人之情,但趙構不一樣,因為他是皇帝。


syq756756


評書中說趙抅膽小,但他卻是王爺中唯一敢進金營的人,如真膽小,說明他為國忠肝義膽,在宋滅之之際,大膽鼓勵各類家軍對抗金軍,而打殘金國後又牢牢將這些家軍收編朝庭統一指揮,避免了唐朝節度使藩鎮割據,維護了國家統一,使百姓免於唐朝的戰亂之苦,經濟政治法治達到帝國制頂峰,一代大帝,強於秦皇漢武唐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