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做科普成為科研項目遭拒的理由,科學家的價值究竟該如何評判?

當做科普成為科研項目遭拒的理由,科學家的價值究竟該如何評判?

在 1 個多月前,有網友發微博爆料,曾發表過 SCI 論文百餘篇的古生物學者、以一己之力將任職大學的排名拉進全球前 80 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在申請科研項目時因被評審質疑“天天發微博不務正業”而遭拒,引起了廣泛關注。

当做科普成为科研项目遭拒的理由,科学家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判?

隨後,邢立達本人轉發了這條微博,肯定了這一爆料的真實性,並附上評審給出的理由:此人是網紅,沒有足夠時間做科研。字裡行間都透露著自己對於評審這一質疑理由的失望與無可奈何....

勤勤懇懇為微博上 380 多萬粉絲做科普,竟有一日會成為科研項目遭拒的原因?

當時,不少網友為邢立達喊冤,更有網友在知乎上發出靈魂拷問:“一個做科普同時做科研的人,他最後的科研成果好不好,自然有系統而公正的評判。但在這之前,僅僅因為一個人‘做科普’,就斷絕他做科研的道路,這樣好嗎?”

這一現象背後反映的是所謂的“正統”學術科研難以容下科普的態度以及當今的科研評判體系問題,然而最終的落腳點,其實是:到底該如何評判一個科學家的價值?

換到這個議題中來說,即對於一個科學家而言,科普是否有價值?

而實際上,科研學術圈難以容下科普,已有很早的歷史淵源。

一、學術圈“容不下”科普,早已是歷史問題

說起學術科研難以容下科普,就不得不提起“薩根效應”。

当做科普成为科研项目遭拒的理由,科学家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判?

對於20世紀的科學界來說,卡爾·薩根是一個“不那麼一樣”的存在,他是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科普作家。

然而正是由於他的公眾影響力越來越大,“正統”科學圈的同行們開始明裡暗裡地排擠他、嘲笑他,他們認為薩根的所作所為有譁眾取寵的嫌疑,而他向公眾做科普宣傳也降低了科學家的身價。

同行們的偏見,最終讓他三次提名美國科學院院士,卻直到撒手人寰也沒能入選,理由是:人們認為他花在科普上的時間比研究還多。

而這種由於日益增長的公眾知名度,導致科學家在學術圈內被孤立的現象,被稱為“薩根效應”。

在薩根去世25年後的今天,這種效應在科學界依舊存在,而在中國更是普遍。

邢立達申請科研項目被拒,評審給出的理由如出一轍:此人是網紅,沒有足夠時間做科研。

然而這種論調是否正確呢?目前整個學術圈整體還是“默認”了這種論調的合理性,畢竟整個科研評價體系,至今還沒有將科普作為一項評價指標,甚至還有像邢立達所遭遇的這一困境——科普反而成了科研項目申請的“減分項”。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投身到科普中,也隨著科普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凸顯出來,也有一部分科學家開始正視和思考科普的價值問題。

二、做科普到底有沒有價值?

對於一個科學家而言,做科普是否有價值?以及科研圈到底該如何評判一個科學家的價值?

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來看,科研對於國家科學創新、進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長遠、突破性的科學進步而言,就一定需要有科研人員踏踏實實、耐得住寂寞地從事基礎研究。

而另一方面,社會的大部分公眾其實都還是非科研人員,他們也有了解科學知識的龐大需求。試想一下,如果父母朋友圈大量轉發的一篇篇十萬+文章中的偽養生、偽科學得不到專業科學家人士的闢謠、解讀,那世界該陷入怎樣的混亂!

另外在年青一代的培養上,由於科普而對科學萌生興趣的青少年不計其數,眾多科學家在步入科學殿堂後,更是無不感慨科普作品對於自己在未來道路選擇上的引導性作用。既然自己曾從科普作品中獲益匪淺,現在又有什麼理由“非議”那些做科普的科學家呢?

因而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言,做科研至關重要,科普同樣如是! 不過從科學家本身來看,尤其是在中國現有的科研和人才評價體系下,佔據核心地位的依然是科研項目經費的多寡、學術論文和專利的數量,科普貢獻並不計入考核範圍,做科普的“性價比”可能不如做科研高。

做科普無可厚非會佔用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對申請科研經費、評職稱、發表科研成果也幾乎沒什麼用甚至還可能會成為障礙因素,無名又無利,費力不討好。

科學家如果沒有重視科普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而僅基於本身的得失來考量,很難走出實驗室去做科普工作。

因此,現在能夠走出去做科普的科學家,無疑需要勇氣也需要擔當的。

正如中國科學院行星科學專家鄭永春在為卡爾·薩根的科普作品《宇宙》所做的推薦序言中所說的,敢於做科普的科學家,都是真的勇士。

就拿計算機科學領域來說,劉知遠、“愛可可愛生活”(北郵副教授陳光)等人就是活躍在知乎、微博等平臺上當之無愧的科普“網紅”,先暫且不論他們在科研上面的成就,光就其對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學生而言,都有巨大的引導作用,誰能說他們發揮的價值不大?

AI 界的“網紅”吳恩達,作為頂級的機器學習研究者,同時也因斯坦福公開課裡面主講機器學習而聲名遠揚,無論是在學術圈內圈外都非常知名,誰又能因此而否定他對於機器學習領域的學術貢獻呢?

三、相比於負面影響,推動意義或許更大?

回到“此人是網紅,沒有足夠時間做科研”這一質疑本身,做科普到底會給科研工作帶來哪些負面影響呢?

毋庸置疑,做科普確實會佔用科學家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隻要科學家本身協調好自身的時間和精力,這一影響實際上並不大。

以微博大咖“愛可可愛生活”也就是北郵副教授陳光為例,作為數據科學圈的科普網紅,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自己每天發微博做科普的時間段基本在早上5點到7點之間,做科普佔用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

当做科普成为科研项目遭拒的理由,科学家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判?

截圖自知乎網友

實際上相比於“科普浪費時間”的說法,做科普會被學術圈看不起、排擠這一普遍現象,更是科學家對做科普望而卻步的一道心理枷鎖。

然而另一方面,科普對科研工作也有一定的推動意義。

首先,做科普需要將難懂艱澀的專業科學知識變成大眾能夠聽懂的東西,勢必就需要自己對專業的理解非常深入透徹,這樣反而能夠更易於發現一些根本性的、別人難以發現的新問題或解決科學問題的新思路。

其次,在對科學水平普遍不高的大眾做科普時,自己的邏輯表達能力和層次性也會得到很大鍛鍊,無論是在科研論文、成果撰寫和展示方面,還是在做科研的邏輯思維上,都會大有裨益。

再者,做科普不僅需要紮實的科研基礎,還需要對教育、傳播等其他領域有一定了解,能夠適應並瞭解更多跨領域的知識,更易於打破“隔行如隔山”的壁壘,找到了更多創新交叉的探索課題。

不僅如此,在科普中,也能夠從行外專家、局外人的視角來看待和了解自身所從事的研究工作,發現自身在科研中不易於察覺到的問題,此外還能夠在各類科普活動中收到行內人和行外人的反饋,找到更多的科研靈感和來源。

四、科研和科普到底該如何互相成就?

当做科普成为科研项目遭拒的理由,科学家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判?

科研人員做科普,相當於在修建一座架起科學與民眾的橋樑,從社會效益上來講,並不比一篇學術期刊少。

相比於做純科研,做科普還涉及到如何更平實地與大眾對話、如何將艱澀的專業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大白話等等,難度和複雜度都不低於做純科研,然而卻無法獲得相應的“加分”,反而可能因為“此人是網紅,沒有足夠時間做科研”等理由遭“減分”,實在不公平也不合理。

科普和科研,本應該是互為表裡、互相成就的戰友,而不應該是互相阻礙的宿敵。無論是在科研評價體系,還是學術圈和公眾認知中,二者應該是平等共贏的。

而在此之前,提高科普的“地位”,是當務之急。

從國家政府層面而言,一方面要儘快改革”唯SCI論文是舉“的科研評價體系,將科普貢獻加入科研評價體系,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目前,以《關於科研機構和大學向社會開放開展科普活動的若干意見》為例,就明確指出,建議完善科研人員參與科學傳播的業績考核辦法,將其視為科研人員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不過操作細則和硬性約束方面,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如果將科普貢獻納入科研評價體系,可能會導致“一窩蜂亂入”的功利現象,因而應該另開闢一套體系來鼓勵和獎勵科普貢獻,與純科研的評價體系區分開來。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引導學術圈和大眾形成對科普的正確認識,破除“科研做不下去才去做科普”的論調,掃除不少科學家想做科普卻因為這些固有的不當論調而“不敢”做科普的心理障礙。

從科研人員本身來說,除了紮實的科研能力之外,還需要掌握將艱澀內容通俗化的邏輯表達能力和足夠的傳播學知識,把成果描述清楚、傳播出去,並且能夠讓社會和普通公眾能明白、看得懂、用得上。

另外,在時間和精力分配上,科研人員也應該具備合理分配的能力和方法論,讓科普和科研互為表裡、互相成就,從而避免學術圈對做科普是否會影響做科研的一些質疑。

当做科普成为科研项目遭拒的理由,科学家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判?

就在大概一週前,邢立達領銜中美加三國學者發現史上最小恐龍,成果登上Nature封面,想必也給了“此人是網紅,沒有足夠時間做科研”這一質疑一個很好的答案。

敢於做科普的科學家,都是真的勇士,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2367/

做科普影響科研嗎?http://kepu.gmw.cn/2017-10/27/content_26622415.htm

做得好科普,科研才可能有大格局 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7-05-27/23688.shtml

五院士談科學家如何處理科研與科普關係?https://www.sohu.com/a/251806758_410558

科普與科研同等重要 http://www.bast.net.cn/art/2016/6/1/art_16698_310573.html

科普,科研人員不能缺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0938929454138036&wfr=spider&for=pc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