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時間進入到20世紀之後,全世界已變成高度商業集中化的社會。然而我們的老祖宗,也是有他們獨特的生意經。提起兩宋時期,大家應該都清楚,是我國封建社會,商業經濟最繁榮的時代。宋朝商人做生意時,有個非常獨特的癖好。他們不在乎利潤多少,也不在乎所謂的低買高賣。他們做生意時講究看運氣,通過一些小手段增加利潤率。不過宋朝生意人的做法,似乎有些不符合如今經商方式,可在當時,卻能讓這些生意人賺得盆滿缽滿。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如今得益於網絡發展極其迅速,大家購買商品時,已不需要貨比三家。事先擬定想要購買的目標,快速通過網上瀏覽,便能得知這件商品的價格,以及銷售產地等其他一些商品信息。可古代還是要依靠最原始的擺攤售賣,或者是通過鋪面來出售生活必需品。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較為繁榮的一個朝代,按理來說,宋朝的生意人,應該會非常講究利潤。畢竟古代信息太閉塞,這些商人完全可以通過"低價進貨,高價出售",來賺取不菲的利潤。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不過宋朝時期,不少生意人的銷售方式有些另類。按照歷史文獻上的記載,這種銷售方式叫做"撲賣"。怎麼說呢,有點類似如今時時彩票性質。更直白點,宋朝生意人出售物品時,他們更加看重運氣,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手段博得滿堂彩。比如說李商人出售的是鍋碗瓢盆這些小東西,每一件都有不同的定價。可是顧客卻能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即使不花錢,也能得到這些物品,這就是宋朝生意人慣用的銷售手段。所謂"撲賣",類似的現在的擲飛鏢或者打氣球。假如某件商品出售價格為一兩白銀,那麼我們只需要支付1/10的小錢用來賭一把。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賭運氣的方式有很多種,大致分為擲銅錢,搖竹籤,也可以扔飛鏢。不管是搖竹籤還有扔飛鏢,都有很多的講究。就拿擲銅錢來說,商家會給你三枚,與市面上形制一模一樣的銅幣。顧客需要將這三枚銅錢往天上拋,掉下來時,如果這三枚銅錢全部是正面向上,那麼這件物品便可以讓顧客免費帶回家。扔飛鏢,則是更加複雜。商家事先準備好了一個大圓盤,上面按照易經六十四卦,給出64個選項。以此類推,擲飛鏢時必須要將圓盤轉起來,飛鏢要扔到六十四卦當中的乾卦才算贏。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不過由於擲飛鏢太過講究運氣,或者說成功率比較低。一般只有大宗物品,比如真金白銀瑪瑙首飾,才會用上如此低成功率的方法。搖竹籤則更加簡單,大約有108枚竹籤,其中有三枚是上上籤。顧客晃動竹籤桶,必須準確的將上上籤搖出來,便可以免費得到這件物品。宋朝人如此講究賭運,那麼利潤是不是低得可憐?甚至有可能會賠本賺吆喝?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其實大家應該是多慮了,不管是搖竹籤,擲飛鏢。還是扔銅錢,這些方法實在太過偏執。普通人想要通過這三種方法,免費獲得商品概率太低。很多時候,顧客會花超過這件商品兩倍甚至三倍的價格,才能得到這件物品。這其實就是宋朝商人,抓住了人們愛賭的心理。畢竟古往今來,賭博絕對能稱得上是最大的惡習之一。而那些宋朝商人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過這種賭博的方式,讓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宋朝人這種"撲賣"方法,很像如今大商場裡面的"福袋"。

宋朝商人做生意,不看重利潤,卻只講究運氣,為何他們還富得流油

花點小錢買上這種福袋,甚至有幾率能得中新款手機。可是人人都清楚,這種福袋包含手機的概率非常低,但就架不住想要"以小博大"。因此商家能通過這種方式賺得很多利潤,宋朝人其實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銷售理念。可以這麼說,現在人不少的銷售方法,就是我們老祖宗玩剩的。

參考文獻: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