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老牌煤礦手工撿煤仍在 艱守崗位慧眼辨識傳承老手藝

<article>
蘭州老牌煤礦手工撿煤仍在 艱守崗位慧眼辨識傳承老手藝

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阿幹鎮煤礦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建成投產以來,一直保留並沿用傳統的人工撿煤生產線。3月中旬,“老礦工”李紅彪指揮電機車平穩停靠。 張婧 攝

中新網蘭州3月21日電 (張婧 高瑩)頭巾、帽子、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裝”,只有眼睛暴露在外,選煤工每天都是這樣站在皮帶傳輸帶兩旁,“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有10年選煤經驗的女工手拿變形了的鉤煤鐵圈,她說,“石頭髮白,而煤炭是純黑色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日前,中新網記者走進位於蘭州市七里河區阿幹鎮的甘肅蘭阿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阿井礦。正值生產早班,電機車從井下緩慢駛來,收到信號的李紅彪一手舉礦燈,一手揮擺示意,滿載原煤的20節貨箱依次停靠,等待翻籠進倉。彼時,廠區一陣鈴響,礦工們各司其職。

“皮帶運輸,經篩分機粗略分離後的石頭和煤塊再次被運往手工篩選點,開始人工選煤。”現年51歲的李紅彪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礦工,生產線上一系列操作流程,他幾乎都能“拿得下”,“進入人工選煤環節的煤塊少、石頭多,早先往出挑石塊,一個班4名工人,經改造後的生產線往出挑煤塊,2人足夠。”

蘭州老牌煤礦手工撿煤仍在 艱守崗位慧眼辨識傳承老手藝
圖為煤礦廠區選煤樓外觀。 張婧 攝

廠房空氣中煤塵瀰漫,牆壁地面也早已被煤灰所覆蓋,數十年累積成了這裡擦不去的印跡,傳統設備轟鳴作響,角落供礦工取暖的煤爐也燒得正旺。經過生產線最後一道工序的精品煤從倉口“一躍而出”,在一旁工人的指揮下,順利裝車運出。

據礦長王華介紹,該礦自1957年建成投產至今,是蘭州民用燃料和工業用煤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大多煤礦進行技術革新,該礦也在試驗推行多種新的採煤方法,但唯獨人工分揀煤的生產線一直保留並沿用至今。

去年,該礦投入3000萬元對副井卡軌人車、採煤工作面,以及調度監測監控進行升級改造,以此提升礦井安全基礎。早在5年前,受整體市場行情疲軟的影響,王華稱此階段為“最艱難的時候”,但他仍然堅持把錢用在“刀刃”上,“安全投入絕對不能少”。

“在先進生產設備取代傳統人力生產的大背景下,手工選煤便成為該生產線上一門流傳至今的老手藝。”30年前,王華從一線工人做起,和他一起下井的工友換了一批又一批,“剩下來的礦工都是對老手藝的傳承與延續。”

“自打17歲幹上這行,我就沒有離開過。”李紅彪回憶說,當初以“煤礦工人”的身份參加工作,是件“榮耀至極的事”,不光是正式工的原因,還源於鎮上的人世代以煤為生。

“父親就是一名老礦工。”只可惜,李紅彪3歲時,父親在井下作業遇難。待他長大到了找工作的年紀,身為地道的“阿幹人”,李紅彪選擇重操父業,“與父親搭班的工友,成了帶我下井的第一位師傅。”

蘭州老牌煤礦手工撿煤仍在 艱守崗位慧眼辨識傳承老手藝
圖為李紅彪手舉礦燈檢查生產線運作。 張婧 攝

“井下采煤工裝好車,我就負責把原煤運到地面。”李紅彪開電機車停靠到站,配合翻籠的工友手動操作,使原煤倒入煤倉,倒完20節,他便再次下井拉煤。“1個班大約開4趟,每趟40多分鐘。”煤礦工的一天3班制,從凌晨5點上工開始,直到中午2點結束早班。交班後的李紅彪往往先去澡堂,再去食堂,“總感覺吃到的第一口飯格外香”。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洪武年間,當地就開採煤炭,後來,還開通鐵路運煤專用線。一個時期內,阿幹鎮以豐富的煤炭資源而聞名全國。談及曾經的興盛一時,李紅彪歷歷在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除了鐵路專線運煤以外,幾乎每天都有近100輛貨車來廠區拉煤,不分晝夜,院內停滿了車,廠區門口更是堵得水洩不通。”

後因工作需要,李紅彪不再下井,被調回地面的他負責設備運轉,即原煤從翻籠倒入煤倉開始,他要盯著生產線,通過聽機器運轉聲音,手試設備溫度等方式,保證從皮帶運輸開始,手選矸石、選煤配帶室等每一環節都不出差錯。

“在當時,煤礦工是一份體面工作。”李紅彪稱,1個月基本工資68元,幹夠20多天,加上補貼,就有100多元。期間,他還認識了翻籠崗位的女工友,兩人相愛,並結為夫妻,工作上默契配合,生活中朝夕為伴。

“3年前,妻子退休。”李紅彪稱,因特殊工種,他也即將離開幹了一輩子的工作崗位,這是祖輩人留下來的老手藝,“捨不得”之餘,“只要在崗一天,就要把好出煤質量關,現在日產量為1000噸,精品煤佔到80%。”(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