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病毒爆发之后,滴滴的动作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为武汉捐款,以及在业务相关范围做贡献;另一方面先是联手联想入股现代保险,后又在杭州、成都、上海等21个城市推出跑腿业务。

前者算是常规操作,后者则是滴滴业务上的新动作。 推出跑腿业务、入股现代保险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为自己找一个新故事。

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争搭保险场景寻求流量变现与获取

入股现代保险算是滴滴在保险领域的第二次出手。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搭建保险场景,寻求流量变现入口,或是滴滴参股保险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实,早在去年,滴滴便已在其app端口上线了“金融服务”专区,下设贷款、大病互助、理财、保险商城、汽车金融等多个入口,显示出其开始有意集中发力金融业务的意图。

目前,“滴滴出行”APP中的保险板块包括车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多个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业务似乎满足不了滴滴的野心,近年来滴滴通过收购和入股方式取得了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的牌照,加上保险相关的滴滴一共有6块金融牌照,其金融版图呼之欲出。

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业内人士认为,新势力跨界保险业的动机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近年来电商、出行、快递等行业发展迅速,延伸出的保险需求日益增多,与其交由第三方保险公司承保,不如“自保”;

二是,这些巨头拟借保险牌照延伸公司业务链,使原有主业与保险牌照形成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利润的多元化和持续稳定性。

滴滴做金融业务的逻辑也是如此,利用自身的流量和使用场景的优势切入助贷和保险相关业务,二者的高利润属性或许可以成为滴滴日后盈利的一大关键。

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开拓跑腿业务旨在入局本地生活服务

跑腿服务是滴滴在疫情期间推出的新服务,目前在杭州和成都试点,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首批跑腿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的代买服务。后续滴滴跑腿覆盖的城市将逐步扩大,并面向社会招募跑腿员。

目前打开滴滴出行APP,页面上有“帮我买”和“帮取送”两种服务,目前用户只能体验代买服务。滴滴方表示,同城取送件功能将在近期开通。

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卖保险、做跑腿,滴滴这波跨界玩的6

据滴滴数据,从杭州和成都两地试点运营一周情况来看,粮油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是跑腿员代买的热门商品,找跑腿小哥代买奶茶的单量排在了第一位。此外,随着逐步复工,文件、蛋糕、衣物取送;油漆刷、瑜伽垫代买以及洗车加油等个性化跑腿需求也逐日增多。刚转行做跑腿服务的滴滴代驾陆秀林则表示,社区和办公场所是跑腿需求最高的区域。

滴滴在疫情期间推出跑腿业务,其实并不意外,一方面随着疫情的持续,各种到家业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据了解,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的网上订单数量相较去年同期激增220%;苏宁菜场销售环比增长7倍,家乐福到家业务订单增长412%,而与此同时餐饮、酒吧是受影响最大的地方,这也直接影响了大部分代驾的生意,所以滴滴顺势推出代驾跑腿业务,目的是增加代驾收入,留住代驾团队。

这不是滴滴第一次涉足即时物流领域。

2018年3月6日,滴滴外卖上线,首批上线了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9个城市,正式向饿了么和美团宣战。

跑腿业务背后折射出滴滴布局本地生活服务的野心。

据了解,过去三年里,滴滴曾多次试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2017年,滴滴委托猎头公司招聘OTA行业做机票和火车票方面的管理人员,试图切入旅行票务市场。滴滴还曾涉足过酒旅业务,由滴滴R-Lab团队孵化。2018年,滴滴宣布与在线旅行及周边服务的Booking Holdings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尽管这些业务都被暂停了,但滴滴从未停止过对本地生活市场的探索。避开国内外卖市场的上强劲的对手,滴滴外卖在海外悄悄上线。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2019年底报道,滴滴在拉美开始尝试食品配送,仅巴西市场日均就达100万单。此外,滴滴方面还承认,目前已在大阪招募骑手,计划4月上线日本的外卖配送服务。

海外业务的徐徐展开,滴滴又把眼光转向国内。这个赛道容不容易走,对于滴滴来说,这条路还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