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經濟環境、消費環境都在反彈,但還沒到鬆口氣的階段,真正難的是4、5月份,美業人一定要繃緊神經,把資源盤活,讓企業先轉起來。

春暖花開,復工復產復市。誰能想到,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從一杯奶茶開始。

據美團點評外賣平臺數據顯示,上週上海共售出7.2萬杯珍珠奶茶,這些“珍珠”可以填滿一個國際標準游泳池。

更有意思測的是,這兩天,記者的朋友圈被一桶號稱可以裝5升的奶茶桶霸屏,奈雪的茶、人在茶在等知名品牌紛紛推出奶茶全家桶......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可見一斑。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餐飲行業依靠外賣配送在寒冬中迎來一絲暖意,“小陽春”指日可待。但反觀美業,報復性消費似乎“高開低走”,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作為剛需的美髮行業,超過9成的美髮店在2月2龍抬頭後開張,但需求小爆發僅僅維持了三日,門店便繼續冰封。美容院辦好復工手續、陸續開業,回血續命的曙光就在眼前,但扛了一個月後,營業額卻只有往日的1/10,單日客流量還不足5人。

當所有人都期待著消費復甦夠帶來增長之時,多位老闆告訴美業新緯度,美業的報復性消費,或許只是幻想。

報復性消費,已經結束?

2月25日晚,和往常一樣結束營業後,朱鴻鈞盤查了一下當天的業績,接待顧客4人,全部為消耗卡項,沒有大額充值和大項目消費。明天只有3人預約,比上週剛開業時的情況差遠了。

朱鴻鈞的引力男士皮膚管理中心在北京開了兩家門店,第一家店在國貿,2月18日復工第一天,就被監管機構緊急叫停,原因是接待顧客數量過多,但那天預約的客人也不過8個。

在政府要求的標準之上做好員工安撫、門店消殺準備後,朱鴻鈞臨時關閉了國貿店,把精力轉到麗都店。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進入復工狀態一方面是可以讓企業快速回血,另一方面是顧客的需求太旺盛了。

朱鴻鈞告訴美業新緯度,春節還沒有結束,就已經有不少顧客諮詢什麼時候能恢復營業,尤其是2月10號,大部分企業都開始復工以後,顧客的需求就愈發迫切。

“為了避免飛沫傳播,我們按照政府的規定不做面部護理的項目,只做身體項目,即便這樣,每天的預約名額都還是滿的。”

為保證顧客和員工的安全,引力男士麗都店每天只開放8個預約名額,剛營業的三天,每天一開放預約,名額立刻就被搶光,接下來一週,業績都在持續回升。

往常引力男士單店單日客流量在15-20人左右,從剛復工的狀態來看,客流已經恢復過半,業績也正在復甦,周邊的餐飲、商超也陸續開業,一切都在透露著向好的信號。

然而,從25號開始,客流急轉直下,每天預約顧客驟降到2-3人,單日的流水還不夠支撐運營成本。

“我們以為報復性消費來了,剛嚐到一點甜頭,就又跌落回谷底。”在朱鴻鈞看來,顧客的消費行為彷彿在一週之內又被拉回了絕對理性的一端。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品牌。

皮膚管理中心Egee Beauty 2月20日開始營業,每天只開放3-5個預約名額。開業當天,預約的顧客就排到了到3月10號,但同樣維持了一週左右時間,便開始有顧客臨時取消預約,進入3月之後,雖然預約名額逐漸放開,但實際到店顧客反而有所回落。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美髮行業較美容而言剛需屬性凸顯,但客流量從爆發到冷靜的趨勢卻更加明顯。

北京逸絲風尚區域經理陳磊告訴美業新緯度,由於沒有設置預約限額,第一天覆工,門店收到了100多條預約信息,基本都是男性理髮的需求。但是度過隔離期正常上班的髮型師只有三位,大家忙得不可開交,一些排不上的號的顧客甚至要求夜裡12點到店剪髮。

隨著員工陸續度過隔離期,店裡人手逐漸增多,但每天到店顧客卻直線下滑,週末也只有2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1/10,3月之後,門店已經漸漸閒下來了。

美業的生死時刻,即將來臨?

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的報復性消費,是在疫情完全結束以後,憋了許久的顧客開始釋放消費潛力。

但真實情況卻是:隨著“戰疫”期逐漸拉長,報復性消費已經在沒有察覺中開始,沒有明確的信號,也沒有“報復”得多麼猛烈,營業額有所回升,但消費樂觀期卻只維持了一週左右。

“儘快開業,讓顧客知道我們還活著。”這是不少美業老闆的心聲。

但恢復營業是把雙刃劍:全力以赴復工,很可能踩足了油門卻在空轉。

1. 復工紅利期短暫,顧客只是“補償性消費”

與其說是報復性消費,不如說市場正在迎來補償性消費,補償自己一段時間內被壓抑的需求。

簡單的說,所謂“補償性消費”就是我要擼串、我要吃火鍋、我要做美容、我要燙頭髮、我要去旅遊……我要把過去一個多月錯過的消費“一次性”地補回來。

“一次性”意味著補償的心裡期非常短暫。

兩個月沒有剪頭髮,但下個月不會剪兩次。以前一個月做四次美容,現在錯過了兩個月,顧客不會一週做兩次美容去彌補。

開工早的企業釋放了初始的消費熱情,能夠吃到補償性消費的短暫紅利期,但新的客流量並不能及時跟上。

而對於復工較晚的企業而言,錯過就是錯過了,顧客不會追著商家把之前沒花掉的錢花回來。

2. 復工後,營業額沒恢復,成本卻徒增

“2月、3月大家還勉強撐著,4月不好轉就會扛不住了,或者沒有信心了。”深圳嬌膚美睫創始人財神告訴美業新緯度。

3月中旬,嬌膚美睫已有60%的門店營業,“客流斷掉了,營業額上不來,但租金、人力成本卻搶先一步恢復了,壓力也就顯現出來,考驗變得更加嚴峻。”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由於嬌膚的全部門店都在購物中心,所以在房租方面,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商場一直在催促我們交房租,即便是2月份沒有營業,也要繳納半個月房租。總部2月份只減免了7天的房租,3月份的政策還不明確。”財神說。

據美業新緯度瞭解,目前各大商場的減免力度不一,商戶往往處於弱勢地位。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商業地產免租活動,更像是一場公關,實際操作卻是一地雞毛。

一些商場要求提前支付下一個季度的房租,才能享受2月房租減免政策。這對於不少小公司而言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公司能否撐過3個月,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先到來,誰也無法預料。

李思錡也在房租問題上犯了難。

北京隱逸SPA世紀城店一個月的房租要8萬多,眼看就要繳納下個季度的房租了,但是公司的賬上卻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恢復營業20多天,流水只有2萬。每天一開門,白花花的銀子就出去了,營業額卻像老牛拉車緩慢上漲。

不少美業老闆告訴美業新緯度,行業洗牌期很快就來了。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4月將會是美業的至暗時刻——公司支出翻倍,連續三個月收入低迷,現金流持續吃緊。

二月、三月沒有倒閉潮,是因為大家都還在賭,賭疫情很快就能結束,但整個市場消費信心的恢復,需要時間;消費者空空的錢包,也需要時間。

美業人就像還剩最後一口氣,苦苦撐著。撐下去不一定看得到春天,但關店又心有不甘,未來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疫情過後的倒春寒,如何重整旗鼓?

伴隨國內疫情接近尾聲,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加速,宏觀經濟正在進入“後疫情”時代。

華興資本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大多數人會在疫情結束後的一週到一個月內恢復簡單的線下消費,即假設4月底國內外疫情基本結束,恢復正常消費將出現在5月中下旬。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面臨消費市場近一個月的“倒春寒”,美業的這場戰役正在從“自救”轉向“復甦”。

企業應該根據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供給、實現業務進化、追擊新機會、重整業務重心,積極為復甦做好準備。

在自救階段,為了減少虧損,嬌膚美睫合併了一些地理位置較近的門店,關閉了經營業績不達標的門店。同時,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公司也和其他品牌聯合啟動靈活用工。

在復甦戰役中,嬌膚美睫則採取業務升級的打法,提出了“5G店商”的戰略——融合“門店+微商”的業務形態,門店員工在提供美甲美睫、皮膚管理等服務外,還代理公司的護膚產品,通過微商裂變的形式獲得多元收入。

在財神看來,門店穩健的、具備抗風險能力的收入模式,產品銷售佔比應該在30%以上。“單純的線下服務模式太重了,疫情過後讓我們認識到了輕資產的重要性。”

3月下旬,嬌膚美睫將會投入較大的精力去推廣消費合夥人的模式。員工轉變為產品代理人、消費合夥人,沒有底薪,完全依靠技術服務和商品銷售來賺錢。

財神認為,這場戰役於嬌膚美睫而言,是在破釜沉舟,他給公司定下了一個月的期限,全力以赴打贏這場復甦戰。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疫情爆發後,健身房一直處於閉店狀態,不少男士對於身材管理的需求空前旺盛。朱鴻鈞發了這一新機會,準備大力追擊。

“我們正在加強科技塑形板塊的業務,增加男士減脂、減肥、塑形等方面的品項。”朱鴻鈞告訴美業新緯度,目前公司也正在尋找資深的塑形老師,以及更先進的儀器設備。

“6、7月有可能會變成旺季,要把所有鋪墊和伏筆都做在前面,否則等到需求起來的時候,承接能力和客流量都恢復得很慢,反而錯失良機。”

在朱鴻鈞眼中,這次疫情也是引力男士美容的一個機會,能夠讓自己看清賽道的優勢和劣勢,更好的發力代言甚至是升級這個賽道。

“雖然經濟會蕭條一段時間,但從長期來看,專業男士美容這一細分領域的巨大潛力不會改變。”朱鴻鈞說。

2019年底,李思錡在接手隱逸spa世紀城店後放棄了之前的面部護理品牌,轉而與法國有機品牌菲茨展開合作。菲茨進入中國市場十餘年,在品質、口碑和拓客、引流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現。

美業老闆:滿懷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就結束了,4、5月份更難

在這次疫情中,李思錡意識到:從顧客的消費心理來看,疫情期消費者最為關注安全和健康,另外,顧客還關心這家店是否會突然倒閉。

基於這兩點,她認為:人們更傾向於選擇頭部或者知名的品牌。

天天美甲城市合夥人任皓也認同這一趨勢,

“品牌化將成為美業的一種長期消費態勢,整個美容行業將加速向大品牌和大企業集中。”

“如果這一次大家都能熬下來的話,我們會把意識、服務、專業再提高一些,提升顧客對品牌的信任度,在未來的危急時刻才能體現品牌所帶來的競爭力。”李思錡如是說。

熬過了至暗時刻,還不算活下來,面對漫長而艱難的消費信心恢復期,企業能夠平穩度過疫情之後的“倒春寒”,才算真的活下來。

無論是“家中有餘量”還是“最後一個月”,未雨綢繆、早做準備的人總能熬過冬天,在春暖花開之時,方能真正抓住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