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這些狀況,一個也不能忽略!好好看看你有嗎

高血脂也是常說的“富貴病”的一種,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們吃的食物、喝的飲品也都越來越精細、豐富,高熱量、高脂肪也就這樣被我們吃到了身體裡。再加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特意進行運動,身體裡過高的脂肪不能被代謝掉,脂肪就開始侵擾我們的血管。膽固醇多少算高血脂?高血脂評判指標還有什麼?降血脂怎麼做?下面為你一一講解。

高血脂的診斷標準:

甘油三酯>1.7(mmol/L)

總膽固醇>5.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64(mmol/L)

大家將自己的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如果在診斷標準之內,那你可能是患上了高血脂,需要採取相應的手段進行干預。

血脂為何會高居不降?可能是忽略了這四點

高血脂調理第一步:健康生活方式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抽菸喝酒都需要避免,因為菸酒中都含有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吸菸喝酒還會引起中風、梗塞等更嚴重的疾病。平時要注意多進行運動,肥胖的敵人就是運動,長期堅持運動不僅能夠保持好的身材,對於高血脂的病人來說,運動可以加快血管內的脂質代謝,保持血管健康。

高血脂調理第二步: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主要是注意平時飲食結構的合理性,以清淡為主。首先要注意鈉鹽的攝入量,平時攝入過多的鹽分會讓血管失去彈性,變得脆弱,鹽分的攝入還會引起血壓的升高,這些對血管的影響都是負面的,醫學研究表明,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每個人應該控制在5g以下。

其次,要控制甜食的攝入,甜食裡含有的糖分較高,糖分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容易引起肥胖和動脈硬化問題。

第三,少吃動物內臟,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脂肪膽固醇,也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

第四,.吃些含鉀的食物,含鉀的食物能夠促進鈉的排出,能夠降血壓,含鉀的食物:豆類、番茄、香蕉、蘋果等都含有鈉。

高血脂調理第三步:定期體檢

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做到定期體檢,很多疾病都可以預防,高血脂也不例外。對於高血脂的預防,年紀在45歲以上、經常應酬喝酒、有高血脂家族史,這些高危人群應該倍加關注,建議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血脂的檢查。

高血脂調理第四部:合理用藥

目前調理血脂的選擇就是服用降脂藥,人說“是藥三分毒”,降脂藥也是這樣,長時間的服用會對我們的很多臟器產生影響,特別是肝臟,因為肝臟在身體中一直擔任著“解毒”的角色,長時間的服用降血脂藥物極易誘發嚴重的肝臟疾病。所以在降脂的選擇中合理的應用藥物,採用一些中西結合的方式會更加適合。

高血脂如何調理?總結起來降血脂的調理方式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這四點,當然,血脂的控制主要還是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調理方式,注意平時的飲食和生活健康。控制好血脂,並不單純的在意血脂這項指標,也是為了預防後續會引起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希望大家能夠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遠離高血脂,擁抱美好生活。


心律失常會帶來哪些影響?談談心律失常導致的五類“缺血”問題

心律失常,也就是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有的心律失常是單獨發生的,也有的是伴有其他疾病一起發生的,心律失常會帶來哪些影響?這取決於引起心律失常的誘因、病因、演變趨勢有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心率失常到會導致的五類“缺血”問題。

第一類:冠狀動脈缺血

心律失常會導致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一般單獨出現的心律失常,較少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不過對於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來說,心率失常會誘發或者能夠讓心肌缺血的情況更加嚴重,會導致心絞痛、急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

第二類:腦動脈缺血

心律失常的情況不同對於腦供血流量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如果患者腦血管並無損傷,就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腦血管有損傷甚至產生了病變,就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視物模糊、短暫的眼前發黑不能視物等情況,嚴重的還會產生癱瘓、昏迷、失語等或者是產生永久性腦損傷。

第三類:腎臟缺血

頻發的心律失常情況可能會引起腎臟循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引起腎臟缺血,一般情況表現為少尿、蛋白尿、氮質血癥等。

第四類:腸繫膜動脈缺血

心律失常較快速的時候,血流量降低將會導致腸繫膜動脈供血不足產生痙攣,腸胃道缺血的一般臨床表現為腹瀉、腹脹、出血潰瘍或者麻痺。

第五類:可導致猝死

引起猝死的原因比較常見的就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瘁死的發生率高。

怎樣預防心律失常?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保證睡眠,不熬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根據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保持體重;注意飲食問題以易消化、清淡、營養豐富、多維生素為主。

注意季節、時令、氣候的變化:季節天氣的變化對疾病影響較大,特別是寒冷悶熱這種天氣,以及立春、夏至、立冬、冬至都會容易誘發或者加重疾病,應該注意這些節氣和氣候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心律失常會帶來哪些影響?上面文章中我們列舉了一些心率失常帶來的五類的神奇缺血情況,當有心率失常情況出現一定不能大意,一定要給予重視,讓心律失常在早期就被發現,從而採取一定的措施來遏制它的進一步發展。


發現心臟早搏怎麼辦?心內科專家:早搏也需區別對待

其實一般情況下我們是感受不到心臟的跳動的,也不會聽見心跳的聲音,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在快速跑動或者受到突然的驚嚇之後,你能夠感覺到它在砰砰砰的跳動,好像能聽到心跳的聲音。一般情況下心臟跳動都是有節奏感的,不過偶爾會感覺到心臟在沒有節奏的跳動,一會兒像是被提起來,一會兒又有下墜的感覺,當你存在這樣的感覺時醫生會告訴你這就是心臟早搏。

對於心臟早搏人們的認識是不完善的,有些人認為出現心臟早搏就是心臟病,有些人認為這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其實這兩種看法都不正確,心臟早搏一般分為兩個大的類型,一種是器質性的,一種是功能性的。器質性病變就是由於一些疾病引起的,功能性的只是因為一些情緒激動、緊張、或者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

什麼情況下心臟早搏應該得到重視?

屬於器質性病變的心臟早搏,應該去醫院進行具體的檢查,查出致病原因,針對原因各個擊破。有的心臟早搏現象並不明顯,檢查過後才能具體的評判嚴重程度,如果是心臟類疾病引起的屬於嚴重心律不齊、心衰、心絞痛或其他疾病,應該及時採取手段積極進行干預。

有一些孕期的女性會出現心臟早搏的現象,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否則大人和胎兒都將會面臨著致命的風險。醫生建議,即便是室性早搏,早期的干預並不困難,不過在治療中可能面臨著如何幹預早搏和避免胎兒受到輻射兩方面兼顧的問題。

什麼情況下心臟早搏對身體沒有大的影響?

心臟早搏其實知識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症狀,其實並不算嚴重疾病。一些只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心臟早搏現象,或者是經過醫生診斷並不嚴重的早搏現象,可以不必在意,積極的調整生活作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和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心臟早搏現象會慢慢消失。

出現心臟早搏,不要過度恐懼

心臟偶爾的不正常跳動,不要過於緊張,一般沒有實質上的器質性病變的早搏現象,只是身體過於勞累的預警,只要注意改變生活規律,不過分勞累,注意休息就可自行緩解。如果出現了長期的頻繁的心臟早搏現象,就需要及時去查明原因。

心臟早搏怎麼辦?專家提醒:當心髒出現早搏現象不要慌亂,確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哪種性質的早搏現象很重要,建議大家都要定期進行體檢,只有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從而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