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臟專家這樣說


冠心病,心臟專家這樣說

生活不如意時,常有人用"心塞"來調侃,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的"心塞"實際上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病變,使管腔出現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臟專家這樣說

想要預防心肌梗死或猝死,除了規範用藥,堅持服藥,在飲食和運動方面也要做好自我管理。

"四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莫讓血管這條河流"堵"住

據瞭解,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近年來冠心病的新發病人數大約在75萬左右,且發病有年輕化趨勢,冠心病不再是一種專屬老年人的慢性病。

冠心病之所以高發,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陳藝莉副主任醫師指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冠心病家族史,長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菸、熬夜,超重或肥胖等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如果具備了兩個或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在活動後經常感覺胸悶、胸痛、緩不過氣,休息之後有所好轉,需要警惕是冠心病。

為了更加形象瞭解冠心病,陳藝莉副教授將心臟供血血管比喻為河流。

"血糖、血脂、尿酸就像是這條河流裡面的'雜質'。正常的血管內壁是光滑的,隨著'雜質'數量增多沉積在血管壁上,會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像是"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堵塞血管,當斑塊破裂,血管內周圍血液的血小板就會"聚集"過來堵著缺口,形成血栓,血液無法流動,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

控制高危因素,遵循"ABCD "藥物治療原則

冠心病治療並無捷徑,想要預防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事件的發生,患者應堅持藥物治療,通過自我管理來控制血脂、血糖、血壓、尿酸,避免這些高危因素。

陳藝莉副主任醫師總結了冠心病患者用藥"ABCD"原則:A是指阿司匹林,B是β-受體阻斷劑和降壓藥物,C是降膽固醇藥物,D是降糖藥物。

冠心病,心臟專家這樣說

阿司匹林要長期服用:只要沒有禁忌症,終身服用阿司匹林可預防血栓和早期冠心病形成。陳藝莉副教授提醒,服用阿司匹林的有效劑量是75~150毫克,在飯前空腹使用。

β-受體阻斷劑不能隨便停用:β-受體阻斷劑可減少心跳次數,降低心肌耗氧量,預防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發作。

不過,服用β-受體阻斷劑時切忌隨意停藥,否則容易引起心絞痛,嚴重者可能會誘發心肌梗死。

降壓治療減少心梗和猝死:由於高血壓也是引起心梗的高危因素,所以,降壓藥物的治療可以減少心梗或猝死的發生。

他汀可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血脂中的膽固醇升高是導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梗和猝死的發生。

雖然他汀藥物有1%~3%的概率會引起肝功能異常,出現肌溶解等副作用,但在停藥後副作用也會隨之消失。

陳藝莉副主任醫師提醒,只要在嚴密監控下服用他汀類藥物,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轉氨酶數值,其安全性良好,可以長期服用,是目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最好的藥物。

降糖治療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合併糖尿病會增加冠心病死亡率2~4倍,所以,冠心病患者應選用適宜的降糖藥物,平穩有效控制血糖。

堅持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 預防冠心病

除了規範的藥物治療,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的飲食和運動方面上要做好自我管理。

陳藝莉副主任醫師詳細地列出一份適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食譜:控制主食分量,男性每天6兩主食,女性4兩,以全麥麵包、燕麥、糙米、土豆、南瓜為佳;

每人每天烹飪用油小於25克,多選擇橄欖油或菜籽油;每週食用魚肉2次,蛋黃2個;牛奶選擇脫脂產品;每天保持1斤蔬菜和1~2個水果,再搭配適量的豆製品。

冠心病,心臟專家這樣說

在運動方面,則可以按照"一三五七"的原則進行鍛鍊,即每天至少鍛鍊1次,每次在30分鐘以上,每週鍛鍊5次,每次運動心率達到170以上最佳。

鍛鍊方式可以選擇步行、慢跑、游泳、跳繩、跳健身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