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宇佑4.8億元項目爛尾卻稱正常 故意隱瞞投資者?

實控人國資平潭創投入主後的第一份年報,漢鼎宇佑一副要把利空一次出盡的姿態,在業績快報中大額計提了參股孫公司微貸網和影院資產減值損失。不過,漢鼎宇佑還沒有講清楚4年前與五糧液集團核心企業宜賓製藥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易健生物”之間4.8億元合同背後的故事。

4年前,漢鼎宇佑承接了易健生物在諸暨市嶺外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工程(以下簡稱“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預計至2017年11月完工,在項目逾期多年後,漢鼎宇佑仍然堅稱完全按照投資方建設進程施工,項目實施經營現狀屬於正常。2019年7月,易健生物實控人李衛誠有多條限制消費令,諸暨市人民法院作出對易健生物的土地與在建廠房進行司法強拍的決定,並進行抵押物專項評估。

直到2019年12月25日,漢鼎宇佑才發佈公告,稱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土地房產因相關糾紛案被公開拍賣成交,對項目繼續進行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計提減值損失約4500萬元-8500萬元。而在兩個月前,漢鼎宇佑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還表示,判斷項目能繼續推進的可能性較大。

蹊蹺的是,今年1月中旬漢鼎宇佑在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的採訪函時稱:“公司與易健生物積極進行溝通,其一直對項目未來發展表示樂觀,雖然當時項目施工現場暫停,但易健生物在技術研發、專利申請等方面,還是繼續按照其計劃推進。項目投資回報預期未發生變化。”

漢鼎宇佑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應該將漢鼎宇佑定義為“不誠實的受害者”,在4.8億項目逾期多年且無絲毫工程形像進度和收入確認進展的情況下仍然旁若無關,玩的是拖延戰術。如果被揭發重大合同“暴雷”,那麼當年的業績和股價就會被衝擊。如果公司慢慢確認損失,股民們最後可能也心平氣和的接受了。而且當時漢鼎宇佑在和平潭創投談控制權轉讓,這些利空消息肯定不想讓平潭知道。

截至2019年3季度末,漢鼎宇佑針對易健生物以及處於同一控制下的浙江霖優航有應收4000萬元的保證金超過兩年沒有收回,前期已確認的收入仍有561萬元超過4年沒有收回,已完工的資產成本6237萬元已經接近兩年沒有有關結算進展跡象的披露。

2018年工程已停工卻對外稱項目正常

一位接近易健生物的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基本從2016年開始全停了。”不過,漢鼎宇佑在回覆2016年年報問詢函中稱,“本工程(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分為四期,一期暫定為1.2億。預計2018年4月完成一期工程,2017年還將產生5000萬的工程進度,本項目實施經營現狀屬於正常。預計2017年底累計回款金額能達到工程量的80%”。在2017年年報中宣稱,“公司完全按照投資方建設進程進行實際施工,本項目實施經營正常進行”。2018年未披露嶺外醫藥產業園工程相關情況,2019年一季報再次確認,公司完全按照投資方建設進程進行實際施工,本項目實施經營現狀屬於正常。

而實際情況與上述回覆不符,除了2015年漢鼎宇佑當期確認收入6837萬元,此後2016年和2017年確認該項工程的收入為0元,2018年未披露該項數據。

上述漢鼎宇佑的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提供了2018年10月拍攝的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圖片,該投資者其表示,圖片顯示工程已經全面停工,連挖機都開進廠房裡面躲風雨,從2018年10月該項目的形像進度來看,僅完成了基礎部份和主體廠房的少量工程,設備安裝完全沒有進行。

漢鼎宇佑4.8億元項目爛尾卻稱正常 故意隱瞞投資者?

中國網財經記者在今年1月中旬向漢鼎宇佑請教關於工程進展問題時,其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公司於2015年進場,在項目施工場地內搭建臨建設施,並投入材料、勞務進行現場施工,主要實施與土建進度同步的室內預埋部分工程量。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主要工作為協助業主方進行部分輔助性工作,難以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核算金額,故未能確認工程量,未能確認收入。

截至2015年3季度末,漢鼎宇佑已累計確認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收入6500萬元。2015年報顯示已累計確認收入6837萬元,即第四季度增加337萬元,累計確認收入在報告期截止日全部為應收賬款,為漢鼎宇佑前五名應收賬款中的第二位。

根據漢鼎宇佑對深交所2018年報問詢函的回覆,針對易健生物的應收賬款仍有561萬餘額,可以推斷,易健生物累計已實付漢鼎宇佑6276萬元工程款。截止到2018年末,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合同的未結算金額為6276.36萬元。由於未結算的工程不滿足“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的確認條件,該部份未形成營業收入,不生成應收賬款,不產生現金流入。

此外,漢鼎宇佑與重大合同的交易方易健生物有1000萬元保證金餘額,與易健生物屬於財務混合、資產混同,均處於同一實控人下的浙江霖優航生物公司有3000萬元的保證金餘額,上述資金賬齡已經有兩年未收回。由於實質上屬於同一債務人,該金額已經超過年報中合併報表列示的其它應收款第一名五洋建設集團。

依靠易健生物無形資產拯救嶺外項目

天眼查顯示,易健生物自2018年以來有4條歷史被執行人的信息,易健生物的實控人李衛城因易健生物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另有28條限制消費令的信息。中國網財經記者得到一份2019年12月26日諸暨市應店街鎮的信訪處理意見書,稱易健生物因盲目擴張及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資金鍊斷裂,目前諸暨人民法院正在對浙江易健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的土地和廠房進行司法強制拍賣。

去年深交所向漢鼎宇佑問詢關於易健生物被列入為失信被執行人時,漢鼎宇佑回覆稱,易健生物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為涉及金額約349萬元的勞動仲裁被執行案件。

漢鼎宇佑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漢鼎宇佑在重大合同項目逾期多年且無絲毫工程形像進度和收入確認進展的情況下仍然旁若無關。在可以僅依託公開網絡信息就能確認重大合同存在全面風險因素的前提下,不惜採用‘選擇性失明 ’的方式,故意將合同交易方的重大未批露失信風險信息鎖定在349萬元的勞動仲裁的概念範圍內。以達到不構成‘重要性’會計原則的假象來回避監管問詢。”

漢鼎宇佑對深交所的問詢回覆中強調易健生物在不斷的獲取各種專利和許可證,但是專利技術和生產許可證等均屬於無形資產的範圍,具有高度的價值不確定性和回報的可變性。漢鼎宇佑為何認定易健生物可以僅依靠無形資產的功能就能完工投產?

對此,漢鼎宇佑在今年1月中旬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時表示,公司一直與易健生物積極進行溝通,其對項目未來發展表示樂觀,公司認為雖然當時項目施工現場暫停,但易健生物在技術研發、專利申請等方面,還是繼續按照其計劃推進,這側面佐證了項目的可繼續實施性。

“外援”五糧液否認設立過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

除了寄希望於易健生物的無形資產,漢鼎宇佑在回覆深交所2018年年報問詢函時,仍然迷信“五糧液集團投資產業園資金回款有保障”。不過,五糧液集團否認簽約醫藥產業園是代表企業意志的行為,宜賓製藥也堅稱與易健生物之間是股權擔保關係並訴之法院。

中國網財經記者獲得一份2014年6月簽署的嶺外醫藥產業園項目投資意向書,雙方分別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現為國藥集團宜賓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和諸暨市應店街鎮人民政府。並提到,宜賓製藥將1000萬元匯入應店街鎮人民政府指定的銀行賬戶作為預付款。

漢鼎宇佑4.8億元項目爛尾卻稱正常 故意隱瞞投資者?

不過,五糧液集團在今年2月21日四川省投訴受理頁面回覆稱,宜賓製藥從未參與投資“浙江嶺外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經宜賓製藥組織專人核查,宜賓製藥從未設立過上述意向書所述的相關項目公司,也沒有支付過預付款。

漢鼎宇佑4.8億元項目爛尾卻稱正常 故意隱瞞投資者?


免責聲明:本人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人立場無關。本人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並未經過本人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我們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我們核實後,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