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控科王晓艳

西部网讯(记者 凌旎)作为陕西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37名队员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控科的王晓艳在今年1月26日抵达了武汉。

“我们支援的武汉市第九医院是我们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的战场。不知不觉,繁忙当中,抗疫战已经过去五十天了,每一天的工作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将令我终身难忘。” 王晓艳在日记中回忆道。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王晓艳正在进行消杀工作

王晓艳抗疫日记:

“当好队友的‘保护神’我从一开始就心怀强烈的必胜信念”

院感人的责任重于泰山,这就是我们刚刚进驻武汉九院的心理写照。我们医疗队从第一天就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救治患者,促进病人康复,降低死亡率,必须保证我们医务人员零感染。因此我们院感组五位专家发誓,一定要完成零感染目标。

队友常称我们院感人是他们的保护神。虽然从未在队友面前流露出内心的压力和担忧,但作为一名院感专职人员,我深知新冠病毒传染的高风险。除了做好细致科学的安全防护之外,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

我从一开始就心怀强烈的必胜信念,信心可以驱走恐惧,让平安代替不安。我鼓励队友,我们只要科学应对、认真做好每一项防护措施,就一定能战胜疫情,一定会平安凯旋!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多样化,非常复杂,我觉得没有任何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令人如此心痛,损失代价如此惨重!我更加感觉到了身上的艰巨责任,绝不能让悲剧再重演,必须保证我们的战士零感染。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每天回到酒店,王晓艳会把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院感人就像成侦察兵,有潜在风险的操作我会立即纠正”

有人把院感人比喻成侦察兵,是的,我们要做到零感染,就必须脚踏实地,仔细侦查每一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这样方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检查每一位队员的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时我发现,有的队员佩戴防护口罩呼气试验方法不正确,有的队员外科口罩袋子系的太松,有的队员防护眼镜固定带位置太高,还有防压伤保护贴太厚等等。凡是发现有不符合规范、有潜在风险的操作,我都会立即纠正。

细节决定成败,每天回到酒店,我会把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向医疗队汇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一些工作制度与流程。戴着防护口罩,说话时气短厉害,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是这些困难都能被克服,只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胜利!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王晓艳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金属片划伤护士的手,她慌了但我不能”

在抗疫工作中,我们最担心的职业暴露有时也难以避免,突发事件出现时我以专业知识沉着冷静保护了锐器伤的小护士。

一天, 一位护士的手被呼吸机湿化罐的金属片划伤了,鲜血流出了手套,当时护士长和她都紧张的不知所措,我一边给她快速处置伤口,挤出污染血液、冲洗、反复消毒、包扎、更换无菌手套后,离开污染区,指导她脱了防护服,到了清洁区,再次给她反复消毒伤口、双手及暴露过的皮肤。

我还给她进行心理疏导,并按照锐器伤处理流程上报、监测、随访,迄今为止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这位护士感慨地说:“王老师,今天多亏我遇见了您,不然我真的慌了!”

“无条件把感控理念告诉给每一个医护人员”

关注医务人员安全的同时,对患者的安全也要高度重视。一次,有位患者的呼吸管路中出现了积水,被我及时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杜绝了风险。我还会及时纠正床头抬高度数等等,申请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及高流量吸氧管路,在各方面保障患者安全。

在武汉市第九医院期间,我们毫无保留地对4位护士长及院感科主任进行了关于隔离病房的院感管理内容,给九院的保洁人员亲自示范穿脱防护服的方法及六部洗手法。

九院供应科护士长也时常对我说:你们把很多的感控理念带到了我们医院,对我们帮助很大,不仅仅可以用于疫情防控,对我们医院的感染管理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是137名医疗队队员零感染,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们在武汉市第九医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接下来我们将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抗疫岗位中去!让我们并肩战斗,夺取武汉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陕西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实现零感染目标 当好队友“保护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