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春茶季,一波波綠茶接踵上市,今天帶來的是一道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曾被選為“貢茶”的歷史名茶——

「金獎惠明茶」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厚藏曆史韻味

據《景寧畲族自治縣誌》記載: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景寧已種植茶樹。鹹通二年(公元861年),惠明和尚建寺於南泉山,和畲民在寺周圍闢地種茶。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由惠明和尚引進,種植在禪寺旁邊的一味清茶,有雅有韻,有知有足。

雖藏在麗水的深山裡頭,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被列為貢品,年貢芽茶兩斤。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1915年在巴拿馬舉行的一次規模盛大的萬國博覽會中,惠明茶同貴州茅臺酒一道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從此惠明茶名冠全球,人們稱其為“金獎惠明”。


高山雲霧出好茶

惠明茶園隱匿在畲族自治縣赤木山惠明寺及際頭村的附近。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茶園位於海拔六百至八百米的高山,是茶品最佳的生存環境。

少病蟲害,雨水充沛、負氧離子含量高,加之雲霧密林形成的漫射光,極有利於茶樹的生長髮育。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以明前的“頭採”為料,採摘芽長於葉的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葉芽稍有白毫,乳白中帶淡黃,沖泡後又呈白色,人稱“白茶”。

產自高海拔, 所以其茶芽特別細嫩、弱小,但茶性非常豐富,香郁鮮爽。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傳統手工製茶

手工製成的茶,能人為將其優點本色發揮。

一斤幹茶至少消耗3.6萬個芽頭,經過6-8小時的攤青,再由經驗豐厚的老茶師在滾燙的鐵鍋中炒青,起鍋輾轉搓挪,之後又放竹烙籠分次烘乾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過程表述簡單,實際操作卻不簡單,對製茶師傅的經驗要求非常高

手工製成的惠明茶,銀毫顯露,花香幽鬱,果味甘爽,把惠明茶的最好的優點和本色都發揮出來。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品出春意爽朗

幹茶條索彎曲如鉤,白毫密佈,色澤隱翠,香氣抑揚飄逸。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沖泡後,湯色現嫩綠色感,清澈透亮,有淡淡的板栗香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入口滋味鮮爽,

回味甘甜,唇齒間處處透著春意爽朗。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一杯淡,二杯鮮,三杯甘醇,四杯韻猶存,滿口生香,其鮮爽,一兩杯不足以盡興。

​明前金獎惠明2020|一道厚藏曆史韻味的深山貢茶,飲盡春意爽朗


金獎惠明,從唐代開始就有無數的榮譽為其加冕,這樣的歷史名茶,值得在這個春天細細品鑑。


沖泡方法:

茶器:蓋碗(150ml)

投茶量:3g左右

泡茶水:純淨水、山泉水為宜。

水溫:85℃

沖泡次數:第一道,5s左右出湯;第二道9s左右;第三道15s左右。每道茶出湯時間逐漸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