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通常來說,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近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持續升溫,很多小眾的、冷門的收藏品開始嶄露頭角,玉具劍就是其中之一。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戰國早期玉具劍

史料記載,玉具劍是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佩劍飾物,主要是與朝服配套的禮儀之物。《東宮舊事》記載:“太子儀式有玉具劍。”但是,關於玉劍具,你真的瞭解嗎?今天,極速鑑寶平臺鑑定專家李彥君老師,就來跟我們講一講“玉劍具的始源及歷代特點。”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春秋晚期玉劍首、玉劍格

李彥君老師表示,從出土資料來看,20世紀曾發現一件西周時期銅劍,劍柄上飾玉,但因這是孤例,並不典型,所以沒有被認定是年代最早的“玉具劍”。通常大家都認定,“玉具劍”始於戰國時期。考古佐證,1991年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了一把號稱“天下第一劍”的銅柄鐵劍,其劍柄上鑲有美玉和綠松石,這是目前發現玉飾劍的最早實例。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秦玉劍璏

戰國至西漢是玉具劍的鼎盛期,魏晉南北朝是其衰落期,唐代以後已很少見。到了明代,才有一些“玉具劍”飾物的仿製品和偽品開始出現。從考古出土的實物來看,戰國兩漢的玉具劍,既有四件物飾齊全的,亦有僅飾一兩件的。漢代玉具劍上的玉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緻;器面除琢飾獸面紋、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蟠螭紋最具特色,其佈局合理、生動巧妙,碾磨的圓潤細膩,華麗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西漢玉劍珌

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考古發現中,玉具劍出土數量非常少。遼寧省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出土一件玉具劍,玉呈棕色,圓形隆頂,雕琢雲紋;底刻一方槽,中心有一圓形穿孔;紋飾簡單,但雕琢工藝遠遜於漢代。隋唐兩代的考古發掘報告中,目前未見有玉具劍出土資料。傳世品中,個別是否可以定為唐代,但還有待考證。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春秋晚期玉劍珌

之後,由於宋代賞玩古器之風興盛,玉具劍作為擬古器,又再度出現。宋玉傳世品中有許多仿漢玉具劍,器型、紋飾仿漢代形制,但雕工卻是宋代風格。從目前可知資料來看,宋仿漢玉具劍上的渦紋與漢代玉具劍的渦紋相比,缺乏力度;谷紋沒有漢代谷紋飽滿、清晰;劍首背面三孔孔徑比漢代的要圓、要大。

考古可知,明代玉具劍數量也較多。雖然形制也是仿漢代玉具劍,但工藝特點卻是明代的。明代玉具劍的紋飾、琢工與漢代玉具劍有很多不同,如洞紋呈順時針方向打鑽,打鑽方向與漢代相反;所飾方形捲雲紋、錦地紋、三角形如意狀蒂紋、太極圖案等都是明代流行的紋飾,並非漢代紋飾;器表拋光,但碾琢痕跡仍然可見,表明明代琢玉並不細緻。

玉器冷門收藏之一的“玉具劍”,你真的瞭解嗎?

東漢玉劍璏

經由宋明的發展,玉具劍在清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仿製戰國兩漢玉具劍,形制、紋飾、琢玉手法都模仿,但不做舊,雕琢水平較高,但一般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神似;另一類是用質地較差的玉材來仿製戰國兩漢玉具劍,最後做舊,但因沁色是偽造的,紋飾線條刻畫乏力,雕工粗糙,比較容易分辨。

“玉具劍是中國歷史上特定時期的產物,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它對了解和研究當時的思想意識、文化藝術以及禮制和武器的產生髮展演變史等都有重要價值。”李彥君老師表示。每個朝代的“玉劍具”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這次你瞭解了吧!所以,在收藏玉具劍時要根據每個朝代所體現的特徵去判斷鑑定,不要再盲目購買啦,收藏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