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龍形奇石

奇石,係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

奇石在我國曆史上又稱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幾石、玩石、巧石、醜石、趣石、珍石、異石、孤賞石等,我國臺灣及港澳稱謂雅石,日本稱水石,在韓國稱壽石。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奇,異也,有別於一般者為“奇”一般泛指經過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煉的,石形獨特,石色鮮豔,石質細膩,紋理圖案優美,具有觀賞性以及收藏價值、經濟價值、美學價值極高的石品,都可稱為奇石,“奇”也指石品上的造型及圖案奇特。

奇石的最大特徵在於:奇石不僅需要具備天然性,還要具備自然性,簡單的說,就是石頭未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修飾或人為加工合成。

奇石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觀賞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無人為加工,修飾或雕琢,是其區別於其他觀賞石的最重要標準之一;賞石、石玩藝術的審美觀,是通過人們觀感而產生的,是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共同感應,奇石不僅是一種形象藝術,也是一種心境藝術,心境藝術是賞石藝術的最高境界,在賞石過程中,並不是以目視形,而是以心蘊神,進而才“天人合一,物我兩忘”。人們能夠從一塊塊冰冷的石頭身上,聯想出人生的各種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神奇多姿,藉以充實腦海,豐富自我心靈,進而從奇石王國裡探索出天然藝術的妙趣和生命自然的本質,這就是鍾愛奇石的真諦。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雙旗幣 重:7.9g

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草創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漢字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最主要的民國貨幣還是以“開國紀念幣”的銀、銅幣為主,特別是雙旗幣的各種版本繁多良莠不齊,這一混亂狀況自1912年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後才得以逐步改善。

在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日的推動下,近期紅色收藏再度升溫,特別是向來對重大歷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銀幣收藏市場,短期行情也順勢火爆。清末民初機制銅幣歷來在集幣圈裡有很深的收藏底蘊。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天禧通寶 重:3.92g

北宋真宗天禧年間(公元1017年~公元1021年)鑄。小平錢,光背,有大小字不同的版別。普通錢鑄造量較大,距今約整一千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則越發稀有。“禧”有幸福、吉祥之意。對“天禧”拆分即“二人示喜”,涉及愛情和婚姻,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另有小平,折二鐵錢。以折二鐵錢較為稀有。天禧通寶與祥符元寶並稱為吉祥雙幣

天禧年號運行五年,併發行“天禧通寶”。“禧”有幸福、吉祥之意。對“天禧”拆分即“二人示喜”,這就涉及到了婚姻與姻緣,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劉娥能夠從一個蜀姬與宋皇趙恆走到一起,好象暗中有貴人“禧神”相助,這不能不說是上天賜與的天大的喜事。有人說“天禧”年號是宋真宗皇帝乞求上天降喜神來幫助大宋王朝的一種呼喚與期待。天禧是皇帝對喜神的一種尊稱,一種叫法。年號是一種及為莊嚴神,隆重的語彙,具有皇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宋代是喜神文化極為風行的時代,“天禧”作為年號語彙,最充分最完美地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喜神的崇拜與渴望。然而真宗與劉娥之間的情卻體現出了人性中至忠至誠的一面,是天地之間的至情至愛。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咸豐重寶 重:21.09g

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以區別於小平錢“咸豐通寶”。咸豐重寶當十錢雖然是咸豐大錢中計值較低的品種,但是由於鑄造時間早,流通區域廣,所以也是自古以來古泉愛好者最關心並致力於收藏和欣賞的計值錢幣。在諸多咸豐大錢之中,應當推舉咸豐重寶當十錢幣為最。鑄期最長、數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廣,無一不在咸豐大錢中佔據首位。自咸豐三年起,寶泉、源、直、薊、濟、德、陝、鞏、福、蘇、浙、河、武、寶昌、雲、川、桂、黔、(寶安)迪、伊、阿克蘇、喀什、葉兒羌、庫車等錢局均先後鑄造咸豐當十大錢,並投入市場與小平錢同時流通。除了寶安錢局僅見部頒樣錢外,其它各個錢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別,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當十計值重寶。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琮 口徑:6.5cmx6.5cm 高:25cm

玉琮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玉琮的外型狀似筆筒,外型方內洞圓。玉琮為中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造型最大、製作最精、紋飾最美的史前玉琮,有“ 玉琮王”之稱。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 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其用途,一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其具體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髓 重:180g

玉髓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玉石品種之一。我國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作為飾物出現,以後歷代綿綿不絕。玉髓因其色彩豐富質地透徹,一般都作為高檔工藝品的原材,用於雕刻創作。常見的也有作為手鍊,項鍊和掛墜等隨身飾物的。然而極品的冰種玉髓,特別是色澤豔麗可人的稀缺品種,主要用於高檔的珠寶鑲嵌,以及訂製時裝的高級紐扣等,備受時尚人士追捧,成為有上流社會的附庸品。

玉髓作為21世紀最新流行的玉種,屆時深受廣大人們的喜好,玉髓實質上是一種隱晶石英,即二氧化硅,與瑪瑙是同一種礦物,但也有區別。玉髓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通透如冰,好的玉髓其通透性可以達到翡翠的玻璃種,這也是玉髓與瑪瑙最大的區別。

玉髓被人們當作寶石,主要用作首飾和工藝美術品的材料。玉髓與人們熟知的瑪瑙是同種礦物。有條帶狀構造的隱晶質石英就是瑪瑙,沒有條帶狀構造、顏色均一的隱晶質石英就是玉髓。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玉器、錢幣、雜項大賞!

元代銅鏡

銅鏡(又稱:青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漢代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在古代,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鑑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鑑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面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