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不管是新玉還是老玉都有“沁色”這一說法,很多玉友對此十分著迷,咱們今天就來詳細聊聊——玉之沁色。

古玉的沁色有一定的規律,分為土沁(黃色沁)、水沁(白色沁)、血沁(紅色沁)、銅沁(綠色沁)和水銀沁(黑色沁)等許多種。古玉沁色後不僅顏色有了改變,其身價也得到了提高。一般以血沁為貴,銅沁次之,土沁和水銀沁再次。如能得五色沁,則最為貴重,古人有“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的說法……


色質的印記

新石器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一塊古玉,無論是“傳世古”還是“出土古”,經過歲月的撫摸和水土的侵蝕,必然會留下種種色質的印記,從而為鑑別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這裡所謂的“色質”,色即沁色,質指玉質,而沁色通常會成為一塊古玉的重要鑑定標準。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十三彩


玉器的鑑別需要注意玉的舊色、本色、墨色、染色和玉器風化後產生的玉皮色。由於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質不同,埋藏時間長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盡相同,從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顏色。清代的陳原心在《玉紀》中,對玉器的沁色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諸色受沁之源難以深考,總名之曰十三彩”。一般來說,我國的北方土壤多呈鹼性,玉器沁色多為黃色土沁,南方土壤溼潤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則多為白色水沁。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入土古玉沁色的形成


玉的舊色中最受鑑玉者重視的是玉器在土中埋藏時受到的土中所含其他元素的影響,會產生顏色變化,古文獻中稱其為沁色,其中較為常見的有鐵鏽色、銅綠色、暗黃色、黑色、白色。人們常稱其為鐵鏽沁、銅沁、土沁、水銀沁、水沁。這些色變中除了白色可使玉質硬度產生很大的變化而不太受歡迎外,其他帶有色變的玉器,往往市場價格高於不帶色變的玉器。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玉具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一方面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同時,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同時相鄰之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裡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復甦,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盤出的沁色


盤玉是手或肌膚與玉器摩擦,一些有沁色的玉器因人體的摩擦會產生顏色變化,這類顏色變化被人們稱為“盤色”。一般來講,舊玉久盤會產生熟舊感。如果舊玉上有沁色,久用手盤,顏色會發生變化,如果沒有沁色的玉久盤後會有細膩的光澤,一些收藏者在選擇玉器時會依盤色看玉器的新舊。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尤其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西,一般不是入葬時臨時趕製的冥器,而是在使用多年,甚至是流傳幾代的,因此在使用中多經過盤摸,表面細膩,作品上面有很好的細光,這種細光雖經過埋藏及沁色,依然能夠存在,且在玉表面的皮殼中屬下層,在浮色之下。這種現象在紅山文化玉器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珍貴的玉本色


玉本色是玉材的顏色,古人稱玉本色標準為“符”,並提出“赤如雞寇”,“黃如青靛”之說,也就是說在各種顏色的玉材中,上述標準是最珍貴的。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當然,在選擇、評品玉料時,除了顏色的深淺,還要看其分佈的狀態,是否有綹裂,色均勻者優,色變化如圖畫者亦優。

玉皮色、沁色與染色


玉皮色是玉材在自然風化中所產生的顏色變化,其中暗黃色、赭褐色、白色是最常見的且是風化深入的遞進性變化,這些變化多自玉材,尤其是河中發現的卵石狀子料的表面出現,因而稱為玉皮。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玉皮的顏色與沁色的顏色往往不易區別,因而帶有用玉皮色充當沁色玉的,一般說來,風化色應是較均勻,較純正的,沁色不是在單一情況下進行的,是多種因素同時進行的,因而均勻性差,色沁種類不單一。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染色是玉器製造中的一種技巧,尤其是仿製古玉時大量運用。天然玉石好料少而貴,次料多而賤,仿製者往往以次料製作假古玉。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染色的方法多種多樣,一般可以分為好玉染色和次玉染色,次玉染色多可辯識,無價值,好玉染色或為掩飾瑕疵,或為增彩提高作品價值。常見的染色為燒黑色,炸絲琥珀燙,人工白、鐵鏽黃。所謂燒黑,即是用火燒或局部,或整體,玉經過火燒則變黑,現燒則變灰白,出現裂紋,燒黑往往與黑色沁色不易區別。

炸絲


炸絲是將玉經火加熱後再入水降溫,使玉表面出現裂紋,在加梁顏色,顏色是多樣的,呈絲網狀。琥珀燙是一種古老的方法,用此法,玉表面有一層琥珀色,很好看。人工白是用化學原料使玉器表面呈現白色,質地鬆軟,有時還能露出玉色。鐵鏽黃是用鐵鏽水浸泡玉器,使其表面有鐵鏽顏色,現代染玉方法奇特,多樣,又多為保密狀,識別時一是要想辦法多看一些染玉作品,一是要記住出土玉器的顏色特點。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沁色之美


“山不在高,有仙側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玉不在大,有沁則精,有五色沁,則精上加精,有五色沁則精益求精。這個精不光體現在物質上的精美,精湛,精品,更主要的是體現在傳統文化內涵上的精深,精妙,精氣神!古玉沁色是在古玉已經成器之後又增加上去的,這不是一般的錦上添花,而是獨一無二的後天藝術昇華,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中國古玉的沁色之美!

坩黃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新石器時期玉玦 天津博物館藏

栗子黃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璜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出土

秋葵黃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玉璧 倫敦蘇富比藏

老酒黃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棗陽九連敦出土

孩兒面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棗陽九連敦出土

櫻桃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劍飾 杭州歷史博物館藏

棗皮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劍璏 杭州歷史博物館藏

鶴頂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漢玉劍飾 揚州廣陵王墓出土

硃砂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漢代玉劍飾 南越王墓出土

血紅(沁)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有領玉璧(殘) 四川金沙遺址出土

雞血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周玉魚 陝西寶雞弓魚國墓地出土

鐵鏽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龍形玉佩 沂水紀王崮春秋大墓出土

老土大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勒 天津博物館藏

褐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虎頭玉飾 天津博物館藏

玫瑰紅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玉環 四川金沙遺址出土

澄潭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珩 陝西寶雞出土

鸚哥綠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璜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白果綠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新石器時期玉鐲 安徽凌家灘出土


秋香綠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春秋玉琥 河南博物院藏

松石綠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S龍玉佩 湖北望山陵出土

蘋果綠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周玉戚 陝西寶雞出土

雨過天青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璜 湖北博物館藏

鼻涕青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周鳥紋玉飾 陝西寶雞出土

水蒼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玉環 天津博物館藏

蝦子青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無錫鴻山越國出土

海藍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良渚玉璧 桐鄉博物館藏


孔雀藍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有領玉璧 四川金沙遺址出土

坩青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春秋玉飾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茄皮紫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棕毛紫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棗陽九連敦出土

醬瓣紫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棗陽九連敦出土


葡萄紫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商代玉龍 婦好墓出土

黑漆古(水銀沁)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璜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黑漆古(水銀沁)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湖北博物館藏

純漆黑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新石器時期玉琮 天津博物館藏

雞骨白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良渚文化玉琮 上海博物館藏

魚肚白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漢玉獻食人 上海博物館藏

象牙白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璜 無錫鴻山越國墓出土

瓷白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雙環谷紋璧 上海博物館藏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龍形玉佩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雙龍玉璧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S龍玉佩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S龍玉佩 湖北荊州熊家冢出土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璧 遼寧博物館藏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戰國玉琥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出土


五彩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西周玉佩 陝西寶雞出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