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生意放棄了?輕紡城、廣州輕紡交易園、中大市場情況如何?

中國紗線網,紡紗領域技術服務、貿易服務、新聞資訊綜合平臺,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是我們一貫的追求,歡迎關注,瞭解行業最新趨勢。


春夏季生意放棄了?輕紡城、廣州輕紡交易園、中大市場情況如何?

當前,國內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專業市場開市復工進一步推進,但內需市場全面恢復活力仍需一段時間。根據中紡聯流通分會3月10日對全國101家重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調查數據,單體市場開市率已經達到86.1%,比前一週調查時提高1.9個百分點;已開市商鋪數為7.2萬個,佔正常情況下市場商鋪總數的比例為50.8%,較一週前提高了6.5個百分點,過半商鋪已經恢復營業。那麼,隨著紡織服裝類專業市場的復工,中小微企業近況如何?


1


浙江紹興柯橋輕紡城:

客流量下降9成,超6成企業訂單被取消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儘管重新開市已經半個多月,但受疫情影響,前來採購的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成。


疫情期間,中國輕紡城近期的營業時間調整成了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雖然8成以上的經營戶已經開門迎客,可相比以往每天10萬人次的人流量,開業10天,這個數字只有1萬。


客戶不上門,就沒有新訂單。根據當地一份針對紡織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有78.4%的企業表示,市場訂單減少;64.8%的企業反映,已有的訂單被客戶取消。中國輕紡城經營戶費連美已經在市場裡開了20年的店,多年積累的客戶60%來自武漢。一家店鋪1年光租金就要100多萬元,可面對這幾天的行情,費連美表示,已經放棄了春夏季的生意。


同樣經營了20多年的當地紡織龍頭企業——紹興永盛工貿有限公司,在擺滿新品的展廳裡擺了8張洽談桌。往年,上門的客戶想用桌椅還得排隊,而今年,這些桌椅卻成了“冷板凳”。該公司董事長傅國慶坦言,現在翻單比去年減少一半差不多,對公司影響很大。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訂單少了,可永盛工貿的設計部卻比平時更忙了。原本應該開始設計今年秋冬款的設計師們,眼前卻忙著設計2021年的春夏款。復工沒幾天,設計部拿出的新花型就堆滿了傅國慶的桌子。原來,因為下游的服裝銷售不景氣,原本可以靠著客戶反饋進行微調的訂單沒了。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新需求,傅國慶下了狠心,把2021年預留的創意提前設計出來。一張樣品,設計成本就要5000多元,研發費用一下子多了50多萬元。由此推算,預計該公司今年全年的設計費將比去年翻一番。“疫情期間,企業要打開更多的思路,當人家都不肯做的時候,我們付出更多,逆境中是危險,但也是機遇。” 傅國慶說。


機會從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眼下,中國輕紡城復業率和紡織印染企業復產率都已經接近9成,而柯橋也專門出臺了穩經濟、穩發展實施意見21條,以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實施細則5條,進一步激發企業和經營戶的信心。柯橋區常務副區長孫彥說:“信心現在真的比金子還寶貴,政府要讓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支持力度。我們會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共渡難關。”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人氣不旺,訂單不足,配套企業產能跟不上,各大市場都面臨著不小壓力。面對嚴峻的形勢,企業要主動在危機尋找轉機。“產能一時跟不上,創意設計就要先謀劃起來;一季度的訂單受到影響,下半年客戶的需求就要先對接起來,企業要通過佈局明天的市場來應對今天暫時的困境。先人一步才能行穩致遠。”


2


廣州輕紡交易園:

首日復工率約4成,訂單下降約3成


3月9日,廣州輕紡交易園復市。復市首日,記者向管理方廣州聯合交易園區經營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雄瞭解到,復市首日的情況已經好過了預期。“據統計,今天覆工的人數大概是4000至5000人,復工率達到4成至5成。”他預計,3月底將達到八成的復工率。

  

楊志雄介紹,廣州輕紡交易園已經不是傳統的面料交易園。更多的,交易園的核心是“時尚、研發和設計”。所以,園區內現場交易的人流不會非常多。這也是廣州輕紡交易園能率先在中大紡織商圈復市的原因之一。

  

打造廣州時尚地標是廣州輕紡交易園的發展方向。“目前園區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面積的改造,引入了設計師、版型師、時尚機構、服裝領域服務機構。”楊志雄表示,園區今年將會投入更多地資金升級現有的建築,引入更多的業態和服務。

  

一位陳姓商戶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疫情影響了線下和線上的生意。線下無法開業,線上客戶下單後無法發貨。相比往年同期,訂單量下降約3到4成。“工廠無法生產導致了經營節奏的延遲。”

  

疫情期間,他也備足了防控物資,將對店鋪每天進行3到5次的消毒。“如果客流量大了,消毒次數還要增加。”


3


廣州中大輕紡城:

客流銳減,招工難變本加厲


廣州輕紡交易園率先復市後,中大紡織商圈其他市場也陸續復市。以往正月初十左右就會開門的廣州中大輕紡市場,終於在3月10日陸續開門迎客。


服裝業內流傳這樣一句話,“全國面料看廣東,廣東面料看中大。”作為中國最大紡織服裝集散地,中大輕紡商圈擁有59個專業商城,商家超過2.3萬戶,外來務工人員超過15萬人。主要經營各種面料、輔料、家居裝飾用品等,品類超過10萬種。


九洲輕紡城一家店主潘茹告訴記者,整個商圈分批覆工,3月11日還會有一批商城開工。根據她的觀察,已經開市的幾家商城開市率達到90%,但每日營業時間有所減少,整體客流比此前減少了一半。


延遲復工的這一月,潘茹損失將近15萬元。“我們面對的客戶主要是服裝公司、淘寶店主等過來挑面料的人,他們一定要在實地接觸面料才能選擇,由於門店無法開業,也就意味著無法正常接單。”潘茹表示,面對老客戶,他們會在網上接單,但仍然無法挽救多少業績,“這部分客戶的比例不大,我們要接觸新客戶。”


林濤同樣表現被動。他的門店在廣州國際輕紡城二樓,由於業務較多,年前他聘請了6個員工,但現在返工的只有兩人,且都為廣東本地人。眼下林濤還得操心如何招工,“中大紡織商圈外來打工的有15萬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員就佔了三分之一,他們大多來自荊州、仙桃等地,因為疫情他們現在不能回來。”


事實上,以往每到春節過後,中大輕紡市場都會面臨招工難問題。林濤透露,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招工難會因為湖北工人無法返穗而變本加厲,“現在客流量不多勉強能頂住,慢慢(客流)上來了,各個店鋪大家要用人,大家都會提高20-%~30%薪水來招攬人才。”目前,在廣州國際輕紡城內部,已有多家店鋪做好準備,提前張貼招聘廣告,以備搶人大戰。


從以上紡織專業市場的多家中小微企業可以看出,家底薄弱、轉型困難、信心不足、資金壓力、客源銳減、招工困難……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業生存面臨重重困難,但他們正在努力復工、紓解困難,在自救與他救中努力“活下來”,等待“春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界面新聞 南方都市報 中國藍新聞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贊,讓更多人學習,更多分享,更多收穫!各位小主,走過路過不要忘了關注我,不關注一個,不許走~更多文章請關注中國紗線網公眾號(ID:newyarn)

延伸閱讀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中國紗線網。

第二步、私信回覆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領取福利!500個紡織群等您加入,一分鐘找到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