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很多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對語文的感覺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現在很多理科生,寧可用大量的時間刷理科題,也不願在語文上花費精力,因為他們總認為語文“學與不學”跟考試成績沒有多大關係。

其實這是錯誤的理念,我曾帶過一個男生,對語文一直抱著這種“可學可不學”的態度,結果成績一直在100分左右徘徊。

後來痛定思痛,開始重視語文的學習,很快便取得了120分左右的好成績。

那麼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有效地提高語文成績呢?作為一名多年帶高三的語文老師,我可以給大家提供以下幾個建議:

快速建立自己的作文素材庫

素材庫不是內容雜亂無章的收集再現,而是分門別類的整合歸納。

自媒體時代最大的優點是信息量龐大,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我們需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才能發現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

通過最近一年的學習與體驗,我推薦大家多去關注“學習強國”,因為“學習強國”裡的分類整理非常詳細具體,仔細尋找,你會發現其中隱藏著巨大的作文素材庫。

以其中的“人物”專欄為例,下面又有“共和國榮光”“最美奮鬥者”“道德模範”“改革先鋒”等等,這些欄目其實已經為我們做了具體的分類整合,我們只需從中提取人物的核心信息,稍加整理便可運用。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比如“道德模範”下的“時代楷模”杜富國,我們可以整理如下,關鍵詞:排雷英雄、22歲、失去雙眼和雙手、“你退後,讓我來”等等。

適用話題:責任、擔當、英雄、信仰、價值觀等等。

當然整理需要合併同類項,所以我們可以再搜尋同一話題下的其它人物,比如全國道德模範“張玉滾”。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關鍵詞:“鉚”在深山、十八載、沒有編制、民辦教師、每月30元補助、用扁擔挑課本、帶領妻子與大家一起幹等等。

適用話題:無私奉獻、傳承、擔當、愛心等等。

當然素材不一定都在“學習強國”蒐集,很多權威的新媒體平臺也是很好的素材來源。

有時,我會推薦學生看“主持人大賽”,尤其是新聞類的比賽,其中有很多新鮮素材和名言金句,進行分類整理以後,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刻意練習與間隔練習相結合,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所有的天才都是經過刻意練習才達到的。

而在《認知天性》這本書中還提到,有間隔的安排練習更有奇效。因為人的長期記憶存放新知識有個鞏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

而我們頻繁的練習只能產生短期記憶,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通過間隔練習來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每個同學的短板往往不止一個,我們在刻意練習時,可以將不同類型的題分開時間來練習,儘量不要連續幾天只刷一種題型。

通過做題找到自己的短板,勇於發現自己的錯誤,並通過不斷間隔練習來加以改變。

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必須學會自我反饋,通過答案或老師的指導進行反饋,然後將反饋來的信息再加以調整,加以刻意練習與間隔練習,然後再改正,直到突破自己的瓶頸。

高三現在已經到了二輪複習的關鍵階段時,二輪複習重在查缺補漏。

所以這一階段,避免大量刷題,尤其是語文,因為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的題不夠多,而是做完後沒有糾錯與分析,沒有找到改進與提升的方法,導致做了很多無用功。

這輪複習,通過查缺補漏,學生要學生反思,學會正確反饋,學會舉一反三,從而不斷完善自己。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當然對於一個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講,無論是刻意練習還是間隔練習,一定要儘量縮短練習時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

我曾帶過一個學生,他發現自己的默寫失分很多,失分的原因是總寫錯字或別字。

找到問題後,他將需要背誦文本中的所有易錯字整理出來,然後貼在書桌上,每天反覆看,反覆寫,反覆改正,可發現這種效果並不理想。

後來我讓他間隔時間來練習,先看一遍,一週後再來看,三天後再進行小測試反饋,中間可穿插其它內容的查缺補漏,

他試著運用我說的方法,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練習次數越來越多,再加上對於文本的理解,大概20天左右的時間,他便解決了這個難題。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當然刻意練習,還包括審題上的問題,有些同學每次考試在審題上都會丟10分左右,很多是因為自己馬虎造成的。

其實克服馬虎也絕非容易事,它需要你在做題審題時,反覆圈畫題幹中的重要信息,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刻意練習與間隔練習充分結合起來,然後把握每次考試機會,不斷強化,不斷練習,才能真正做到查缺補漏。

把書讀薄,形成系統的知識樹。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讀一本書,要越讀越薄。

語文最大的特點是零散,知識點太多,就像散落一地的珠子,我們只有將其串在一起,才能形成有價值的項鍊。

當然這輪複習時,不僅要串珠子,還要學會篩選,把那些已經爛熟於胸的、簡單易懂的、過目不忘的知識點先從你的篩子中篩除,然後剩下的難點、盲點、易錯點,作為重點來整理識記,形成最後的攻破陣地。

總之,只有不斷刪除,不斷濃縮,才能將書越讀越薄。

01.整合歸類法

因為很多知識點是零散的,所以同學們要學會整合歸納,當然高三很多資料或老師都幫助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點,比如小說閱讀、散文閱讀、詩歌閱讀等等,但是每一個大的知識點背後的小知識點又很多,所以要學會歸類。

另外每一種題型幾乎都有常用的答題模板,複習時也應該具體歸類整理。

例如詩歌鑑賞的藝術手法很多,通過一個表格便可以將所有知識點形成一個具體可操作性的知識樹。

02. 記少存多法

記少存多法比較適合於記憶成語或者字音字形等,因為如果記住所有的成語或字音字形是不可能的,即使記住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如果同學們只去識記那些易錯的內容,便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成語為例,同學們重點記憶那些容易望文生義、褒貶誤用、謙敬失當等幾個特殊類型,因為這些也正是考試重點考查的內容。

03.去粗存精法

有些學過的知識點跟高考聯繫不大,或者難度係數很低,那麼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大膽捨棄,從你的記憶庫中刪除。因為時間有限,你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掌握更重要的知識點。

最後80多天,高三學生如何在家高效備考語文

04. 聯想記憶法

所謂的聯繫記憶法,是爭取早讀或晚上睡覺之前,在腦海中過濾所有要求背誦的詩歌,爭取每天過濾五首左右。

在這五首中,如果在聯想呈現的時候,大腦有短路,這時,就需要做個記號,劃入下一步重點複習的篇目。

這樣經常過濾,剩下的識記內容會越來越少,書也會越讀越薄,從而減輕我們的記憶負擔。

親愛的同學們,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到了分秒必爭的時刻,所以高效率的學習對我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希望我的建議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希望同學們在高考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