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聲匿跡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銷聲匿跡20年的中國核司令毅然回國: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


他被尊稱中國的“核司令”,組織決策30多次核試驗,不惜進入最危險的爆心。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之一,銷聲匿跡20多年,培養了10位院士和40位將軍。

他曾說過,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為祖國奉獻一切,96歲仍要堅持不懈,不老長青。

2018年,他實現了青年時許下的“國家強起來,國防強起來”的宏願,走得非常平靜。

在歲月靜好的今天,我們要懷念曾扛著這個國家前行的愛國科學家——程開甲。

01

1918年,程開甲出生在江蘇省吳江縣。與絕大多數有作為的科學家不同,他小時候是個學渣,小學二年級留學三年。直到上了初中,程開甲才開始開竅,逐漸變成一個學霸。

程開甲的求學之路,先後遇到了幾位物理界的大師。

1937年,程開甲考入浙江大學物理系,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大師,此刻的浙大,有“東方劍橋”之美譽,群星璀璨,這給他未來的科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1946年,程開甲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系留學,導師是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馬克斯·玻恩教授。玻恩教授對於中國原子彈事業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伯樂。

早在1938年,他就帶了首位中國留學生彭桓武,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直接參與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而後還有楊立銘、程開甲和黃昆三位中國學生。

也正是彭桓武的勤奮和天賦,讓玻恩教授對中國學生評價甚高,後來對程開甲也是一樣的看重,這在當時的英國非常難得。因為中國一窮二白,華人在英國受欺負,有一次幾個中國留學生去海邊游泳,英國人陰陽怪氣地說這群人(中國人)把我們的海水都搞髒了。

歷經三年刻苦攻讀,程開甲獲得物理學和哲學雙料博士學位,玻恩教授推薦他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按照這樣的軌跡,程開甲完全可以在歐洲走學術的道路,但他卻因為一件事改變了想法。

程開甲晚年回憶,在1949年,他偶然看到一部英國的新聞電影,畫面講述英國的紫石英號等軍艦在中國的長江裡向解放軍開炮,打死打傷252人,被解放軍一炮擊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過去的100年,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一直被英國揍。這次炮擊,被認為是結束百年恥辱第一戰。

程開甲見到解放軍的雄風,長出一口惡氣,幾十年後說起仍是攥緊拳頭,眼含淚水。

1950年,他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興奮異常,婉拒了玻恩教授的挽留,很快回到祖國。

“國家強起來,國防強起來”,成為他開啟新事業的偉大目標。

02


回國以後,程開甲先後在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

20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不斷甩出核威脅,造成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外部環境非常惡劣。我國痛下決心放自己的“大炮仗”,也就是原子彈。

本來蘇聯答應幫助中國建設核工業,發展核武器,但1959年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全部專家,留下一堆破銅爛鐵,還揚言“再有二十年,中國也造不出原子彈”。中國人不信邪,暗下決心要造出“爭氣彈”。


對於中國來講,自主研製原子彈是從零開始,首先是尋找大量相關人才。就這樣,在1960年夏天,錢三強把程開甲調進北京的核武器研究院,讓他負責原子彈高壓狀態方程方面的研究,屬於理論研究範疇,這是程開甲為了原子彈的第一次改行。

鈾-235的狀態方程,是研製原子彈必須求得的,在國際上是絕密,中國人必須自己搞出來。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程開甲。半年夜以繼日的摸索,程開甲終於第一次計算出了原子彈爆炸時彈心的壓力和溫度,直接推動了原子彈的總體力學計算。

原子彈造出來後,必須要進行核試驗,可是核試驗非常複雜,設計的環節、學科眾多,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拆成上百個小環節。而且一次核試驗後,必須要蒐集數據,難度又是出奇的高。中國聽說法國人第一次核試驗,一個數據都沒拿到,美國人第一次也僅僅拿到一點數據,心裡就打鼓,所以中國要搞核試驗必須有“硬核”領導統籌。

誰能擔此大任?

錢三強想到了程開甲,這是程開甲第二次改行。他領到的任務是,在兩年內,完成從提出試驗計劃、測試、實施、大量數據採集研究等諸多工作。程開甲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困難,理論和實踐均是空白,但不幹怎麼辦?唯有殺出一條血路!

國家給了程開甲很大的權力,要人給人,先後多名骨幹來到戈壁之中,苦幹衝刺。

03


中國籌備原子彈試驗,是在荒無人煙的羅布泊,條件非常艱苦。程開甲為了趕時間,經常連飯都顧不上吃。

其實這些都能克服,關鍵就是核試驗的方式要儘快地定下來。從國際經驗看,原子彈爆炸有兩種方式,飛機空投和地面爆炸。一開始討論時,大多數人都建議飛機空投,但程開甲明確反對。他認為飛機空投有三個缺點,第一不容易投準爆心,第二投彈飛機安全性有威脅,第三空投保密性差。

錢三強馬上說,如果地面爆炸的話,勢必會捲起大量塵土,飄散到其他區域會帶著輻射,這問題怎麼解決?

程開甲說出了他的方案,塔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對地面衝擊,減少煙塵,但高塔要建到史無前例的102.43米,中國當時已經具備了這個工程能力。最終,程開甲的方案獲得通過。

核試驗的另外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確定爆心位置,它是核試驗的心臟,所有試驗項目都要圍繞爆心來展開設計。

30多次核試驗,程開甲每次都要到一線檢查工作,親自爬進平洞中的爆心去看。爆心中的溫度非常高,輻射非常厲害,人體體驗極差,可謂最危險的地方,但程開甲不管不顧。其實他作為“核司令”,完全可以在指揮室坐鎮,拿到工作人員收集收據即可。

可這個倔脾氣,一定要自己進去,最窄的地方只有80釐米。

程開甲怎麼想的?中國當時條件落後,要儘量用最少的核試驗次數獲得最多最準確的數據。所以,必須看重每次核試驗的良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聽到核爆的聲音,程開甲穩如泰山。他並沒有起來歡呼,他在等什麼?

核試驗的數據。

1700臺測試儀器迅速採集回他想要的數據,整個爆炸試驗97%的數據,他這才安下心來。

04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程開甲的研究領域投向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推動我國自行設計、建造核輻射模擬設施,在材料理論、高功率微波等方面屢有建樹。

他培養了10名院士和40多位將軍,為中國原子能事業儲備了豐厚的人才庫。

1999年9月18日,隱形埋名二十多年的程開甲,獲得“兩彈一星”元勳榮譽獎章。這是祖國和人民對他做出巨大貢獻的感謝和認可。

有人問程開甲,當年在英國前途光明,為何要回國。程開甲不假思索:“在國外成就再大,也是外國人。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為人民貢獻,為國家貢獻。”

直到2013年,他還在堅持發表論文。同年,他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領獎時顫顫巍巍地走上講臺,堅定發言:“我今年已經92歲,我終於可以說,我把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奉獻給了國防科技事業。”

2018年11月17日,程開甲在京去世,享年101歲。

《感動中國》對程開甲的頒獎詞讓人印象深刻:“戈壁寒暑成大器,於無聲處起驚雷,一片赤誠,一生奉獻,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黃沙百戰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鱗開。”

這便是大業光寰宇的“核司令”程開甲的奮鬥人生,有人遇到困難,愛說沒有條件,但程開甲等愛國科學家,就是創造條件,甘為鋪路石。在中國一窮二白的時候回來,他不會等著別人把中國建設好才回來。

什麼是愛國?當如是也。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向程老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