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無花果隸屬於桑科,榕屬,拉丁學名 Ficus carica ,種加詞“carica”來源於無花果發源地Caria(土耳其西部古地名:卡利亞)的名字。它是重要的栽培水果,也常作為園藝植物種植,其中栽培品種“棕色土耳其” 和“冰晶”獲得了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花園功績獎。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植物學特徵

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葉互生,掌狀3-5裂。複雜的隱頭花序由空心的肉質“假果”組成,其內壁上著生許多單性花。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通常大家稱無花果為“水果”,但在植物學上被稱為“ 假果 ”或“ 複果 ”由生長在一個花序上的許多花的成熟子房和其他花器官聯合發育而成。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在無花果如何授粉問題上,著名的植物學家卡爾·林奈困惑了很長時間,但至始至終沒有完全解決。近代研究發現無花果的花序只接受一種昆蟲授粉,無花果“假果”中間有可見的狹窄通道,可供無花果小蜂(Blastophaga psenes)進入產卵,併為花授粉。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沒有授粉者授粉,無花果樹將無法通過種子繁殖,反過來無花果也為下一代授粉者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和食物。這是一種十分微妙的共生關係。當傳粉者死亡時,它會被無花果蛋白酶分解,並不會對人身體造成傷害或傳播疾病。

無花果的栽培史

無花果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由於悠久的栽培歷史我們無法準確的考證該物種自然起源中心,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它起源於中東和西亞。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在最近的研究中,約旦河谷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中發現的無花果果實殘留物,其歷史可追溯至1.1萬年前。它比小麥,大麥和豆類的馴化還早。這些果實是沒有種子的,這間接證明了它的栽培起源。

據考證無花果最早在阿拉伯半島種植,然後傳播到腓尼基,敘利亞和埃及。在公元前十三世紀的皮洛斯王國(現希臘港口城市)農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古埃及人認為無花果是最美味的水果,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非常喜歡無花果。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和西奧菲拉都描述過無花果的栽培,無花果在當時甚至被視為珍品,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古希臘人禁止將無花果帶出阿提卡。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在古羅馬無花果是常見的食物,當時的作家、行政官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公元61-113年)記載的無花果品種就多達29種。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大約在唐代無花果沿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農政全書》和《救荒本草》上均有記載。現已遍佈全國大部分地區,其中南疆和膠東半島分佈最廣。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新疆早黃

15世紀無花果被引入到北歐和新世界,16世紀紅衣主教Reginald Pole在倫敦的蘭貝斯宮引種栽培。17世紀初江戶時代的日本開始從中國引種無花果,起初它是作為藥用樹引入,最早種植於長崎,後逐漸傳播至日本各地。1769年西班牙傳教士將第一批無花果帶到加利福尼亞州。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如今它已遍佈世界各地,並在北美和亞洲一些地區歸化。

世界主要宗教與無花果的淵源

無花果是《聖經》中提到的第二棵樹,僅次於善惡樹(基督教傳統中為蘋果樹,猶太傳統中為無花果樹)。“創世紀”第三章 第七節: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吃了善惡樹上的禁果,見到自己赤身裸體,而感到羞恥,便在附近採了一些寬大的無花果樹葉來遮體。除創世紀外,無花果在《舊約》和《新約》中被反覆提及。英語中的 fig leaf (無花果樹葉)常用來比喻“遮羞布”。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古蘭經》中唯一以植物命名的章節,第九五章 無花果: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以無花果和橄欖果盟誓。

佛教相傳,幾千年前來自北印度的悉達多王子(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靜坐,悟出生命的真諦。據傳印度教毗溼奴也誕生在菩提樹下。在佛教中,菩提樹象徵著好運和繁榮,而菩提樹和無花果同屬於桑科,榕屬,在很多時候也被稱為“宗教無花果”和“神聖無花果”。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菩提樹Ficus religiosa 的“假果”

一旦有人看你不爽時,你種個無花果都算犯罪……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加圖(Kato)

古羅馬政客加圖(Kato)在演講中利用迦太基產的新鮮無花果果實,宣揚消滅迦太基的必要性。當時無花果大多以乾貨形式出售,但迦太基離我們太近了,坐船隻需要3天,從迦太基帶來的無花果還非常新鮮,還可以食用,這突顯了迦太基是迫在眉睫的威脅。

古印度哲學家和詩人威瑪娜(Yogi Vemana)的詩中寫道:“無花果果實看起來完美無瑕,但一旦打開,便會在其中發現微小的昆蟲。”這比喻了我們看待事物,不要只看表面。


栽培與繁殖

無花果對土壤要求不嚴,可抵禦短期霜凍,需充足的陽光照射。多采用壓條、扦插繁殖,種子壽命可達2年,種植後3~4周發芽,但種子繁殖不能保證品種質量。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易受粉蝨,介殼蟲,粉蝨,蚜蟲和紅蜘蛛的影響。汁液可引起光敏性皮炎,未成熟果實不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