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看过宫廷剧的人一定对于张廷玉这个名字十分熟悉。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可很少有人知道,乾隆时期处处打压张廷玉,张廷玉晚年也不再受乾隆器重。为什么三朝元老会落得如此待遇?要知道张廷玉是历史上很少见证了康雍乾盛世,同时又为三朝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臣。那么为何乾隆会如此对他呢?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说起张廷玉必须要说到他的父亲张英,张英是康熙朝时期较为倚重的大臣,他官至大学士也就是俗称的“宰相”,是正一品的大官。张英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严谨入微,为人谦虚和善,遇到同僚都拱手相迎,为自己积累了很好的名声,康熙也称赞他有“大臣之风”。张英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他在京为官,家中祖宅外围被邻居侵占,他得知后去信告知家人退让三尺,说明他是一个很有风度和修养的人。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张廷玉出生在安徽桐城,他家境优渥,家风清正,在桐城一带是名门望族,受父亲言传身教,他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入仕为官后的品性皆与父亲相似。因为康熙对张英颇为宠信,因此对待张廷玉也颇为照顾,张廷玉可谓平步青云。不过他办事确实利索也无差错,能力强又有良好的政治背景,想不升迁都难。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雍正时期是张廷玉仕途的黄金时期,从雍正即位之初,几乎每年都被提升,雍正对他的重视可见一斑。他才思敏捷,办事干练。雍正初年,是朝局敏感时期,此时张廷玉被安排替雍正拟写谕旨,雍正的口谕片刻后张廷玉就能拟好,每日数十次从未出错,这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能力,要知道揣测不好圣意一字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父亲曾教诲张廷玉,为官做人都是一个道理,清廉、忠心、和善、厚道,他不私交朋党,不收贵重之礼,连皇帝赏赐的金银都施出去,所以也落个乐善好施的美名。他把那些赏赐的银两或赈济救灾或修桥铺路或奖励勤学之人,而自己处理公事之余就与青灯古卷相伴。因此康熙、雍正对他都是极高的评价。

张廷玉之所以能长期周旋君王身边荣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妄言,他懂得缄默持重,不参与帝王的家事。自古言官刚正不阿,天不怕地不怕,一副管天管地的姿态,不仅天下之事,就连与皇帝有关的一切事情他们都要插一嘴。但张廷玉很懂得分寸,不该掺和的事情他自动避让,该掺和的事情也要深思熟虑才开口。对于这样一个有才干、品行好、口风紧的臣工皇帝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雍正驾崩后,张廷玉作为雍正的顾命大臣受到乾隆皇帝的优待,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顾命大臣鄂尔泰也与张廷玉待遇一样。乾隆初年也很倚重他们,等他们为三等伯爵,他们本就被雍正赐予死后配享太庙的殊荣,如今又受封伯爵,这也算是巅峰中的顶峰。可这也使得他们渐渐背离自己的初衷,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最后,发展成对立关系。

张鄂两派明争暗斗,这些乾隆都明察于心,开始乾隆并没想着铲除他们,以“不打击一方扶植另一方,也不使其两败俱伤”的对策,让他们自己感悟放弃争斗为朝廷效力。但是乾隆的想法没能实现,他们仍然斗得不可开交,所以乾隆改变策略,利用、限制最后铲除。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满汉官员争斗令乾隆尤其厌恶,他们还各建门户,这样不利于皇权的集中和管理。张廷玉的弟弟和儿子多数都在朝廷为官,张家本身就是名门望族,而与张家世代联姻的姚家也是为官者居多,这样自然就势力庞大,再加上张廷玉与鄂尔泰的不合,更令乾隆戒心十足。

其实张廷玉与乾隆本身并无什么恩怨,乾隆剪除两方羽翼后更是处处打击张廷玉,收了爵位收了赏赐,还取消他死后享太庙的资格,连张廷玉多次请辞都被责骂,告老还乡之后还时不时的敲打他。张廷玉一生谨小慎微,对于乾隆的敲打真的是诚惶诚恐。

张廷玉死后,乾隆仍然让他配享太庙,只是生前视这份荣誉为生命的张廷玉死后若有知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皇帝的出尔反尔就像是一出闹剧,张廷玉也不过是皇权统治者手中的棋子,乾隆怎能容许自己的地位和威严受到影响!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张廷玉不受乾隆根本原因还有乾隆这个人是比较自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举两个例子。

第一,乾隆号称“十全老人”。意思就是自己什么都厉害,都行。既然他什么都行,自然不会听大臣的谏言。他可不是历史上唐太宗似的察纳雅言的人,他是自行布置工作,让大臣们执行就是了。

第二,乾隆曾经对大臣说,当年他爷爷康熙皇帝之所以选中他爹雍正,是因为康熙看上了他,还把他带到宫里亲自抚养。正是因为康熙觉得皇位将来会传到他头上,才选择了他爹的。他这个话,显然是在说他自己比他爹还厉害。我们知道中国是老人政治,都是祖先很厉害,咱们得听祖先的话。既然他比他爹还厉害,自然他爹安排的那些事,就不会执行了。而张廷玉身上有个“顾命大臣”的标签,这是雍正留下来的。中国古代有个怪现象,老皇帝临死前,都喜欢给儿子选顾命大臣。但是,选的这个顾命大臣,十有八九不成功。不是顾命大臣弄权专政,就是儿子想方设法把顾命大臣杀死,突围出来。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这样。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顾命大臣总会站在先帝的立场来对待新皇帝,要求新皇帝各方面都要向先帝看齐。新皇帝当然不愿意这样,所以和顾命大臣的矛盾往往非常突出。张廷玉是雍正给乾隆配的顾命大臣。另外两个顾命大臣是鄂尔泰和允禄。鄂尔泰死得快,乾隆只在口头上威胁他:“朕从前能用你,今日能宽你,难道将来独不能重治你的罪么?”来不及收拾他,他就死了。允禄就很惨,乾隆说他和自己的竞争对象弘晳眉来眼去,把他“双开”。张廷玉最谨慎,但谨慎,他也是顾命大臣。

张廷玉历经三朝,为何始终得不到乾隆中用?


第三,乾隆要体现自己对大臣们绝对的恩宠。这个恩宠不是他爹给的,而是他给的。所以我们看到,雍正说,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乾隆偏偏想方设法抓他的不是,给他取缔。但是,取缔以后,等张廷玉死后,他又恢复。他的意思是说,看看,张廷玉这么糟糕,我居然还让他配享太庙,我这是给他多么大的恩宠啊!

所以乾隆的性格决定了张廷玉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