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線 為疫情防控加上 安全鎖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一米線”再次成為了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只要我們留心,走在北京的各大公場所,像藥店、超市、銀行等隨處可見。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大量人員返京的現實狀況,很多企業、食堂也開始自主設置“一米線”,號召人們避免人員聚集,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一米線”雖然只是一條小小的提示線,但卻是一條安全線、文明線,也是道德線。

“一米線”是守護人們健康的安全線。

鍾南山、李蘭娟院士曾多次強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如果人與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飛沫傳染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是防控疫情的關鍵前提。因此,從疫情防控之初,北京各級基層黨組織就加大在社區的宣傳力度,一方面要求各公共場所在原有基礎上,儘快按照要求設置“一米線”,並配以明顯標識、提醒語;另一方面要求居民出門務必戴口罩,少聚集,到公共場所有序排隊,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從理念與意識上給居民不斷強化再強化,真正使居民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切實降低疫情傳染、擴散的可能與風險。

一米線 為疫情防控加上 安全鎖

“一米線”是體現社會進步的文明線。

一米線其實並非新生事物,早已有之。例如銀行櫃檯、取款機前,車站售票窗口前等,一方面是出於公民個人隱私保護,另一方面出於公共秩序維護。疫情防控大形勢下,“一米線”作用更加凸顯,也更加考驗公民的個人素質。對個人負責,就是對他人與整個社會負責。具體到每個人,我想就是必將“一米線”刻在心裡,遵守“一米線”規則,自覺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在他人有意無意越線的時候,既要善意提醒,也要主動避讓。人人退後一小步,積累起來就是防疫工作向前一大步。疫情防控以來,首都市民自覺響應號召,從點滴小事做起,堅持出行戴口罩嚴防護,用餐戴手套不扎堆,排隊守秩序不爭搶,辦公限人數保間距等,充分體現了首都市民在關鍵時刻嚴於律己,顧全大局的首都意識與首都行動,為他們點贊!

一米線 為疫情防控加上 安全鎖

“一米線”更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應有的道德線。疫情對於整個社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大考。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間的冷暖,照出了每個人心底的家國情懷,更是我們審視自身,逐步改正陋習,養成良好習慣的好時機、好契機。疫情當前,我們要自覺遵守“一米線”,維護良好社會公共秩序,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情過後,我們更要尊重規則,敬畏規則,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好習慣延伸到日常工作生活,讓“一米線”成為我們每個人心中不可逾越的道德線。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是全球蔓延趨勢明顯,輸入型病例增多,因此決不能放鬆警惕,安全意識不能丟,防護措施不能少,自覺成為“一米線”的倡導者、守護者與踐行者,真正使“一米線”發揮精準隔離功效,為復產復工,經濟社會有序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