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公司接受機構調研 納思達:站在“國產替代”風口上

中國財富網訊(徐丹寧)恆生聚源數據顯示,3月13日,滬深兩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公佈機構調研情況,共接受529家機構調研。

21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纳思达:站在“国产替代”风口上

東南網架:基建投入不斷增加有益行業發展

東南網架在3月11日接受106家機構調研,主要介紹了公司復工復產整體情況及未來發展。

東南網架已發佈了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受到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影響,公司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但受益於商業模式由專業分包向總承包的轉型升級,以及國家對裝配式建築尤其是裝配式鋼結構建築的大力推廣和基礎建設的不斷投入,預測2020年一季度業績淨利潤增長0%至30%。

東南網架計劃未來憑藉商業模式、技術製造、人才團隊優勢繼續保持空間鋼結構龍頭地位。目前已經打造了中國新型裝配式醫院、學校的第一品牌,未來將繼續在學校EPC總承包,展館、場館EPC總承包領域深耕細作,進一步奠定龍頭企業的地位。

我國將迎來醫院建設潮,裝配式鋼結構憑藉綜合造價低、工期短、綠色環保等綜合優勢將成為主要的建造方式。傳統混凝土醫院的建設需要4-5年,而採用裝配式鋼結構醫院將建設週期縮短2.5年。近年來工人工資、混凝土、地方建材(砂、石)等價格連續上漲,鋼結構價格趨勢卻與之相反,呈現區間波動下降趨勢。

從行業發展、宏觀政策、總承包模式的特點以及公司的競爭優勢來說,東南網架整體發展趨勢向好。

英唐智控:技術沉澱利於向半導體上游領域延伸

英唐智控3月12日接受57家機構調研,主要介紹目前公司運營情況。

英唐智控指出,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發展,先鋒微技術現已形成了包括光電集成電路、光學傳感器、顯示屏驅動IC、車載IC以及MEMS鏡在內的主要產品,並提供MBE以及晶圓代工服務。在光電集成電路領域,先鋒微技術擁有遠超其他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

在光電數字信號轉換傳輸、芯片設計等領域長期沉澱下來的技術團隊、知識產權、產品設備及行業經驗,是公司尤為看重的閃光點。公司將其在光電集成電路、光學傳感器、車載IC領域的技術應用快速轉換至當前快速發展的光通信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通過與國內的光通信及新能源汽車行業客戶資源結合,有望迅速打開國內相關領域芯片設計開發市場,實現公司向半導體上游領域延伸的戰略目標。

英唐智控表示,雖然近期全球經濟波動較大,春節假期及疫情的影響對消費業造成較大影響,但這僅是特殊時期的階段性現象。從另一方面來看,疫情的爆發影響了線下各行業向線上的轉移發展,極大刺激了線上雲服務市場發展;尤其在“新基建”倡導提出後,乘風而起的雲服務及5G基礎設施建設將刺激公司所代理的電子產業核心器件、內存與主控芯片的市場需求。例如,DRAM的需求會得到擴增,而DRAM的價格在去年第四季度已開始慢慢回溫反彈,並有繼續回溫的跡象,在價和量都將得到提升的預期下,對英唐智控的未來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因此,從長期及整體的角度看,產業需求的增長趨勢依舊存在。

納思達:站在“國產替代”的強勁風口上

納思達於3月13日接受26家機構調研,主要介紹2019年度公司業績及運營狀況。

納思達表示,2019年公司利潤總額增長52%,達到預期目標,經營性利潤增幅巨大,公司經營狀況非常良好。

芯片業務方面,芯片的總體出貨及通用MCU增長良好,同比增長約15%。但在2019年四季度考慮到行業競爭因素,加大了銷售返點力度,故耗材芯片在四季度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同時利盟經營情況向好,經營業績增長超出公司預期,利盟打印機銷量同比增長7%,該增長率居全球市場前列;利盟耗材收入同比增長4%,該增長率居全球市場前列。利潤經營狀況回到預期水平。

納思達的芯片業務與打印機業務處於國內“國產替代”強勁風口上,預計今年開始放量,國家新的刺激計劃實施,會為納思達未來幾年的高速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納思達的專利技術優勢、設備生產優勢、供應鏈優勢,將會使公司在通用耗材業務競爭中獲勝的良好局面。

同時納思達芯片模塊引入國家級戰略投資者的工作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爭取在4月份落地公告。屆時會給芯片模塊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

【聲明】文章內容部分來自機構研報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