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離場”是個偽命題

最近,一篇網文稱“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提出民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等觀點,在網上引起輿論譁然。

此文引起的熱議中,批駁的聲音是主流。實際上,所謂民營經濟離場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屬於無中生有,既非現在和將來的政策,不符合國家的法律制度原則,更非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事實。

支撐民營經濟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這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得很明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40年來改革開放邏輯與實踐的必然結果。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十五大強調,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十七大進一步明確了公私經濟地位平等、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政策基調。與此同時,平等保護公私產權的法律體系也建立和完善起來。

今天,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確立。我國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0%以上,並且為城鄉居民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貢獻了稅收的50%以上。作用確立地位,貢獻決定地位,可以說民營經濟的地位已經牢不可破。

有人說,這篇網文的要害不在於“私營經濟離場”論本身,而在於它引發的社會情緒。的確,近幾年,社會上一直存在對中小企業的擔憂,中小民營企業在貸款、盈利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難,於是社會心理上出現杯弓蛇影的情況。但是,公私經濟地位平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平等保護公私產權,這三大原則已在我國政治上、法律上牢固地確立起來。這三大原則相輔相成,必須從它們的整體關係上來理解,不可有任何偏頗。那種將公有制經濟與民營經濟置於對立面的想法,那種見不得公有制經濟好的情緒,那種否定或輕視民營經濟的觀念,都是錯誤而有害的。

從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的實際觀察,現在不是要不要讓民營經濟離場的問題,而是如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發展壯大的問題。長期以來,各級政府都在研究部署推進民營經濟大發展。需要弄清楚的是,阻礙民營經濟大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民營企業的痛點到底是什麼?如何破解“旋轉門”“玻璃門”?必須直面並認真研究這些問題,拿出有效解決方案。

對於民營經濟的發展,還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民營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民營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政府也不可能拔苗助長。公有經濟、民營經濟是平等的市場主體,都要參與市場競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有優勢、各有所長,某些領域國企不可替代,某些領域民企更顯優勢。

民營經濟效率高、有活力,在我國並不缺發展空間,關鍵在培育核心競爭力。在中國經濟提檔升級的背景下,一部分民營企業出現經營上的困難、不乏一些企業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如果缺乏核心競爭力,如果無心做大做強,這樣的企業遲早會被市場淘汰。市場競爭無情,民營經濟當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