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半個月前我收到了好友阿浩發給我的微信消息:

“唉,我還是裸辭了。”

阿浩和我一樣,是做新媒體方面工作的,他之前一直是負責公司的官方媒體平臺的內容更新。

幾個月之前阿浩就已經開始跟我抱怨說,工作強度有些大,每週要更新四篇以上原創內容(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精力分配上十分吃緊了,雖然他十分喜歡這份工作,但是這樣的強度依然使他有些叫苦不迭。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到最後,他也就認為自己繃不住了,所以只好辭職回家休息一段時間。


01 “堅強”與“反脆弱”

也許不瞭解阿浩的人會認為,他實在是太脆弱了。互聯網行業節奏快,工作強度大很正常,他應該堅強一點,勇於應對困難才對。

但是正相反,阿浩比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要更加堅強,要不然也不會硬扛了好幾個月才辭職。

作為他多年的好友,自然想幫他緩解一下工作壓力,想辦法把強度降下來,但是我所能提供的思路,無非就是“你需要跟你上級交流一下,想辦法把一些工作分出去,別自己扛著”,以及“我覺得你可以嘗試把這幾個地方的工作優化一下,提升一點效率”。

這兩個建議阿浩的確也用上了,但是似乎只有短期效果,時間一長,他的工作強度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漲上去。

所以,我感到很納悶——如果一向表現得如此堅強的阿浩都無法承受住高強度工作的衝擊,那我又該如何應對類似的問題呢?

最近看完了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面對這樣的衝擊,我們需要的並不是變得堅強,而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反脆弱性”。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反脆弱”在書中的解釋頗有意思:

有些事物能在衝擊中受益,當暴露在隨機性、波動性、不確定性、混亂和壓力下時,它們反而能夠不斷成長和壯大。

不過,儘管這一現象無處不在,我們還沒有一個詞能夠用來形容脆弱性的對立面。所以,不妨叫它“反脆弱性”吧。反脆弱性超越了復原力或者強韌力。復原力讓事物抵抗衝擊,保持原狀;反脆弱性則讓事物變得更好。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把所有的事物所對應的主要特徵大致分稱三類:

脆弱性,強韌(堅強)性,以及反脆弱性,對這三個定義做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

  • “脆弱性”對應玻璃杯——雖然看似很堅硬,但是禁受不住衝擊,一旦落地,幾乎必然面臨破碎的問題;
  • “強韌(堅強)性”對應塑料杯——材質本身是具備一定韌性的,不會摔碎,但是依然不能抵擋更大形式的衝擊(比如高溫或者重物擠壓)
  • “反脆弱性”對應一種材質奇特的杯子——這種杯子不但不會在衝擊下被破壞,反而會因為遭受了衝擊,變得越來越不容易損壞。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02 職業生涯,應該選擇“反脆弱”結構

簡單來說,某個事物如果具備了“強韌性”,可以抵禦一定程度的衝擊。但是當衝擊一次次變大,依然會體現出事物根屬性中脆弱的一面——就像我的好友阿浩,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並不是他不夠堅強,而是他受到的衝擊力(即工作強度)一次比一次大。

但是如果是某個事物具備“反脆弱性”,就能夠在不斷出現的衝擊和變化之下持續獲得利益,成為一個良性的“衝擊對抗結構”。

衝擊,對於別的結構來說意味著毀滅,但是對於反脆弱結構來說卻不是。相反,反脆弱結構還需要時不時刻意引入衝擊,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

對於職場人來說,這樣的反脆弱結構,實在是太重要了。

(1)“穩定”是職業生涯的一枚定時炸彈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到:

缺乏火災會讓高度易燃物質越積越多。在缺乏危機的情況下,隱藏的風險會逐步累積,因為人們傾向於將越來越多的風險隱藏在統計分佈的“尾部”——事實上,這提高了遭受罕見惡性事件打擊的風險。

這樣的結論同樣適用於職場人身上。

很多人在談論職業規劃、職業生涯的時候,總是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需求點放在“穩定”、“安穩”上,所以與之對應的規劃,則是儘可能在30歲之前進入大公司,成為大廠的一員。

這樣的發展訴求其實非常好理解,畢竟最近幾年的工作環境、市場競爭越來越不友好,為了順利躲避大環境的衝擊,選擇一家可靠、穩定的大公司似乎是上上策。

這麼思考很合理,但是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大自然中有一個叫做的“螞蟻抱團”的現象:遭遇火海時,螞蟻為了族群留存,會抱成一團“滾”出火海,外層的螞蟻被犧牲,換來了整個族群的存活。

而利用《反脆弱》的理論,其實對這樣的現象刻意有另一種解讀:

抱成一團的螞蟻中,更強壯、跑得快的螞蟻往往能夠率先進入內部避免灼燒,而較為弱小的螞蟻只能留在外圍,成為族群留存的犧牲品——因為遭受火災的並不只是單個螞蟻,而是一整個族群。

而在眾多人為了避免激烈的市場競爭危機、出於安穩考慮,而最終選擇了大公司,但是卻忽略了一點:需要承受危機的不只是個人,企業也需要承受危機。

更重要的是,因為企業無法尋求“庇護”、躲避危機,只能夠讓自己處於“危機”之中,所以只能怪啟動自身的“反脆弱結構”——正如書中所言:系統的反脆弱性是通過犧牲個體為代價取得的。

數據統計學科中有一個經典的“火雞理論”:

一隻火雞被屠夫餵養了將近一千天,每天這隻火雞都會向數據分析師證實,屠夫對火雞的愛的“統計置信度”與日俱增——這隻火雞隻看到了屠夫每天帶來的飼料越來越豐盛,認為自己的生活平靜如水、前途一片光明,但卻並沒有考慮到復活節的到來。

“穩定”並不能夠成為職場人在嚴峻市場環境下的避難所;相反,平靜的假象背後,隱藏著極具破壞力的定時炸彈。

(2)衝擊和改變之下,帶來的是創新與機遇

有些職場人人追求安穩,卻沒有看到“穩定”的職業生涯最終搭建出的抗壓結構不堪一擊;職場人不願暴露在衝擊和變化之中,卻沒有料到“反脆弱”結構在動盪的環境下產生積極的改觀。

在劉慈欣的短篇小說《鏡子》中,描述了一個沒有任何衝突與改變的世界:

氣象局的軟件工程師意外地使用超弦計算機開發了一款模擬軟件,能夠模擬一個宇宙的誕生演變過程。在不斷試驗下,工程師成功模擬出了和我們所處環境完全一致的宇宙,這意味著所有人類的所有行為,在一定的推演計算後都能夠被完全重現。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這個發現的問世,意味著“鏡像時代”的到來——全人類將面對著一面鏡子,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能在鏡像中精確查找,每一個有罪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最後的審判。那是一個沒有黑暗的時代,人類社會將會變得水晶般純潔。

但是這同樣意味著人類社會走向了滅亡,因為沒有衝突、變化、種種偏離道德主線的衝動和慾望為基礎的社會,不會產生任何值得描述的文化、藝術,也將最終導致創新和科技的停滯。

這個故事所傳達出的認知是與大部分人的固有認知相違背的:我們都認為,創新和機遇是在穩定的環境下隨機產生的,但是卻萬萬沒想到,推動我們進步的,正是將自己暴露在危機之中所遭遇衝突和變化。

亞馬遜中國區副總裁張思宏曾在一次講座培訓中問在場的人:下面三種職業發展曲線,你最為期望的是哪一種?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橫座標是【年齡】,縱座標是【職業成就】

幾乎在場所有的職場小白和中生代都選擇A——他們渴望自己成為永遠向上、一往無前的“職場精英”;而極少數人選擇C,他們大部分都是職場高手、創業者、經驗豐富的職場老人——因為他們知道,A軌跡是無法出現在任何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的。

選擇A的人,職業軌跡最終變成了B的模樣——沒有人期望、卻是大多數人最後的結局。

我們來看C曲線。

在不同年齡階段,C曲線總能找到頂點和低谷。每一個完整的起伏,其實都代表著這位職場人主動選擇了變化、引入了“衝突”。

這使得他在新的環境和衝突下,發展勢頭會暫時降低,但是卻換來了更高的“天花板”和職場機遇——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反脆弱模型”軌跡。


03 構建“反脆弱”性,職場人應該怎麼做?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構建反脆弱性”,依然是一件摸不著頭腦、沒有任何思路的事情。畢竟,無論是“引入衝突”,還是在“不確定性”中獲益,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

那麼以下幾個小建議,或許能夠給你一些指導。

(1)打破平衡,引入衝突,並從中獲取利益

文章很大一部分篇幅講述的是職場人的職業生涯與反脆弱之間的關係,那麼文章開頭的阿浩所面臨的實際工作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請教了老闆,他給我的指導和《反脆弱》中的“主動引入衝突”思路居然不謀而合。

阿浩在面對繁重的輸出內容工作上,採取的應對措施是提升自身的輸出能力,以及與上級協調(降低)工作量。

但是這兩點的做法,其實只是讓阿浩的“自身產出能力”與“實際工作量”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平衡。但是這種平衡非常不穩定,一旦出現新的業務增長或者產品變動,整個公司的工作量馬上就會呈現整體性增加,平衡馬上就被打破了。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主動打破這種平衡:阿浩需要考慮的,是組建一個內容團隊(可以是由用戶群體組成,也可以由專業的約稿作者組成),自己成為內容的策劃、組建者,而非一味的成為優秀的內容輸出者。

打破這種平衡的代價是,組建內容團隊所涉及到的工作量遠比寫幾篇原創稿件大得多,但是打破平衡後卻能夠建立起新的內容輸出機制——一個優秀的反脆弱結構。阿浩的時間精力得以解放,卻依然能夠收穫源源不斷的原創稿件。

同樣的“打破平衡,引入衝突”也出現在特斯拉身上。

2014年6月,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宣佈將特斯拉研發的電動汽車技術全部開源:

特斯拉的創立為的是促進可持續交通時代的來臨。如果我們突破了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卻在身後利用知識產權障礙阻止其他公司,我們其實就背離了初衷。我們承諾,將不對技術使用者啟動專利訴訟,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

這令人費解的開源之舉,將原先特斯拉在技術上遙遙領先的平衡局面直接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所有電動汽車廠商回到同一起跑線,形成了電動汽車行業的新競爭局勢(新衝突)。

馬斯克打破平衡的目的,是為了讓技術的普及促進行業的整體進步,以此來對抗傳統汽車行業的競爭,並通過這樣的反脆弱結構使得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上獲益。

所以,當形勢陷入一種走向脆弱的平衡結構時,嘗試主動打破平衡,建立新的結構才能從中獲益。

(2)跳出目前的工作狀態,審視自我

咋一看,這一點又是很“反認知”的行為。

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人在一直埋頭苦幹的情況下,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一種“穩定”的狀態——機械地幹活,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是什麼,並且偏離了自身的方向。

在這樣的穩定狀態下,人的思維就被瑣碎的日常工作充斥地滿滿當當的。

行為經濟學家塞德西爾·穆來納森在《稀缺》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

人們的大腦就像是一條有一定“帶寬”的道路,當這條道路被一些東西完全佔據的時候,他們大腦中的認知資源也因此被耗盡,從而陷入一種“完全負荷”的狀態,無暇思考其他的東西。

為什麼一些人長期陷入“每天都很忙,但是不知道在忙什麼”的“脆弱狀態”?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就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被“我怎樣才能把今天的工作給做完”這樣的想法所佔據了,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思考“如何才能以始為終地對待工作”。

比如,在最初做新媒體工作的時候,繁重的工作讓我開始機械重複地想選題-寫稿-推送-看數據,這是非常“小編”的一個狀態。

看不到工作的成長性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一直保持這個狀態,也許寫文章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你本身的反脆弱性會越來越弱——回過頭來你將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此時需要的就是,提醒自己跳脫出目前的工作狀況,問自己幾個問題:

  • 你現在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嗎?
  • 這樣下去做半年,你能學會什麼?
  • 準備跳槽前,你的簡歷上能夠多添加一些什麼內容?
  • ……

然後也許你就會發現自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只是在完成老闆下達的工作量,除了領取一份心安理得的死工資外,你的職業發展沒有任何起色。

審視自我之後,你會思考接下來的問題:我的目的是為了一份工資,還是為了看到自己更大程度的成長?

大部分職場人,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埋頭苦幹”的階段。此時需要的,是時不時跳出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審視自己:現在做的工作對自己來說有意義嗎?是為了達到我的最終目的而努力嗎?

如果是,請繼續保持努力的狀態;如果不是,就需要思考怎麼才能達到目的。

(3)擁抱變化,把“不確定性”當朋友

“學會擁抱變化”曾是我上級送給我的一句話。

當時還在試用期內的我表現令上級感到滿意。正因如此,我得以提前轉正,並且委以新任務,而新的任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看似有些難度,我的本能讓我遲疑了一下,沒有馬上接下新活,而是詢問:“能不能給我一週時間準備一下。”

但是上級馬上看穿了,直接了當問一句:“一週時間,你想準備什麼呢?”

我答不上來,因為我潛意識裡認為,手中的任務發生變化,是需要時間來平穩過渡的。但是至於哪裡要過渡,我根本不知道。

這其實是我想求追穩定的本能,在阻礙我構建自己的“反脆弱性”;而那句“學會擁抱變化”,則是在潛意識裡與本能所對抗的引導。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企業生命週期》的作者埃蒂斯也對“擁抱變化”表達過資自己的看法:

這個世界時刻都在發生變化,所有的變化都意味著新事物的出生,與之而來的是無盡的不確定性。人類對於不確定性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因此這種本能讓大部分人拒絕變化。

拒絕變化,並不意味著降低不確定性,而是在刻意忽略不穩定性背後隱藏的風險。風險會如期而至,無法擁抱變化,則無法把握機遇。

面對新事物,謹慎是應該的。但如果你在抗拒改變,那麼請隨時敲打自己的意識,提醒自己要“擁抱變化”。

(4)槓鈴策略,培養副業

槓鈴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準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應對時常出現的衝擊和不確定性。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成為“堅強”的人?職場上,更需要“反脆弱”

槓鈴的兩頭可以隨意增加重量,不必對稱

用《普通金融學》中的例子來解釋:

如果你將手中90%的資金以“保值貨幣”的形式儲存起來,將剩下10%的資金用於投資風險很高的證券,那麼你的最大損失不會超過10%,但是你的受益卻是沒有上限的;

如果你將100%的資金都用於投入一個風險等級為中等的證券,那麼你很有可能因為計算失誤而需要承受損失所有資金的後果。

槓鈴策略可以指任何由截然不同的兩類方案組成,並且摒棄了模稜兩可的中間路線的策略,它往往會形成一種有利的不對稱性。

這一點與當下非常火的“培養副業”完美契合,其本質都是利用不同方法將風險降至最低。

以法國的文學作家群體為例:法國的作家都有“謀求一份閒職”的傳統,這份閒職也許是無業績壓力的公務員,不需要動腦太多的郵遞員,或者是保險公司的財務。就算是在經濟狀況糟糕、寫作無法掙錢的情況下,這些熱衷於創作的作家依然可以享有經濟上的獨立性。

張輝的《人生護城河》一書中也提到:

當代職場人不能僅僅依靠一份收入維持生活,而應該儘量保持著三份不同來源的收入。

第一份收入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掙得的收入,用於滿足自己(家庭)生活的正常開銷;第二份收入以自己的一技之長獲得,收入可以用於滿足自己的獨特愛好、興趣;第三份收入是金融投資產生的收入,通過對資金的管理獲取長期的利益。

槓鈴思維的本質,就是指我們應該在除職場專業領域之外,再尋找另一個支點、嘗試拓寬自己的職業維度,搭建屬於自己的反脆弱結構。


04 結語

我們對於“反脆弱”的態度,應該從理解到認可,再到審視(自我),最後是應對。

首先是意識和觀念上的轉變,即職場人追求的不應該是“穩定”,而是“擁抱變化”;再是行為的落實和認知上的不斷加深,也就是反脆弱結構的搭建過程。

整個過程很漫長,足夠幸運的話,它將貫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

以上思考和方法的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