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不再是那個“池子”,疫情之後才是對房企最大的考驗

世界同此涼熱。恐慌!沮喪!焦慮!是上個星期人類社會的標籤。

但中國的防疫形勢勝利在望,當下復工復產才是主流。生活還要繼續,作為頭條的一個房產創作者,還是迴歸到主業,談談房地產的危與機。

房地產不再是那個“池子”,疫情之後才是對房企最大的考驗


1、又是驚心動魄的一週,連巴(菲特)老爺子都被嚇了一跳。

毫無疑問,那個我們曾經熟悉的世界正在改變。由美股傳導的這輪上竄下跳行情,無不透露出兩個字:恐慌!對病毒的恐慌,對經濟下行的恐慌!

2、各類資產都在跌,股市(儘管週五絕地反擊,但剛剛過去這一週,道指累計跌去10%)、石油、黃金等等。

從媒體的報道來看,還好,中國人最愛的房地產似乎暫時還沒加入到這個行列。

3、 那麼,房地產會不會跌呢?

今天看到很有趣的一句話: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不是某啤酒的廣告)。但記得還有一句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4、設置一個前提,這裡只就中國房地產展開討論。

這麼多年來,你會發現,拿西方的經濟發展規律來套中國的經濟發展規律完全失靈,股市如是,樓市如是。

5、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易居總裁丁祖昱反覆強調過,認同。

但房地產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因此,房地產不會“熔斷”,房地產也不能“熔斷”,別想多了,壓艙石起的就是一個平衡的作用。

6、中國房地產的上半場是亢奮的,把不動產賣成了快消品,這心得有多大?

好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大家要共同呵護它。所以,當新冠襲來,經濟下行,這也就是一些三四線城市開始坐不住,意圖將房地產這把“尿壺”再拿出來卻紛紛被叫停的原因。

7、房地產到了換一種活法的時候。

從過去的“搶錢”向當下的“搶人”轉變,那些主打“搶人”的城市,曲線達到了救市的目的,均安然無恙。

8、疫情之後才是對房地產商最大的考驗。

現在的網上賣房只是餐前小菜,疫情結束之後,才是近身肉博的時候。新冠對經濟得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說沒影響,不是蠢而是壞,餐飲、旅遊等第三產業損失的“春節檔”,可能是他們一年的利潤,失業和降薪這兩個詞,今年一定會讓不少人寢食難安。

9、積極的財經政策也好,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好,不可能雨露均霑,買得起房的人一樣買得起房,買不起房的人還是買不起房。

今年房企要做好搶人、搶錢、搶地盤的準備。搶人,投資客仍將是打擊對象,不要低估高層決心,而自住和改善型客戶有限;搶錢,同上一條,有錢人都很挑剔,品牌力和產品力決勝;搶地盤,更看好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拖後腿了,是個X因素,長三角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表現出色,城市治理能力優異的城市在未來的競爭中將領跑。

10、房地產不再是那個行長口中的“池子”了,A 股才是。

都註冊制了,不管漲跌,新股一直在發,沒有疑問。只要新股發得出去,它就是“池子”,從此,股市第一,樓市第二。

房地產不再是那個“池子”,疫情之後才是對房企最大的考驗


11、樓市“股市化”愈演愈烈。

股市3000點,買到茅臺的賺到了6000點都不曾賺到的利潤,未來樓市也一樣,行情個別發展,好房子不敗。但近年新房市場創新力下降,市場太好造就了急功近利的心態,垃圾產品混淆其中,因此買房子要睜大眼睛,二手房裡,2005至2015這一時間段,是中國房地產創新力最強的時間段,出了不少好產品。

12、樓市“股市化”的另一個表現,是業界湧出來一大批“網紅”導師。

他們把握住了這波互聯網紅利,同股市上的股評家一樣,作為一個老股民,分享一個經驗,聽股評家炒股最終賺到了錢的是小概率事件,只能”兼聽“。

13、房地產的”牛市思維“仍在慣性的往前衝。

但很少人關心現在是快牛還是慢牛,這很要命,對自住決策沒影響,對投資決策影響大了,認同”過去十年漲十倍,未來十年漲一倍“。

14、過去20年,搭上了房地產這艘船的,日子都過得不錯。

中介混得最好,但未來這個行業可能受的衝擊最大,以後這個行業可能分裂出二種業態,一個叫顧問,一個叫渠道。廣告和媒體也混得不錯,但如果媒體仍停留在吹鼓手和打手之間搖擺,路可能越走越窄。這次武漢新冠抗疫給房地產媒體和自媒體一個警醒,只會唱歌的媒體和自媒體沒有未來(教訓太深了,一家報社居然不敵一個奶奶作家),追尋真相的媒體或自媒體才能贏得尊重。

15、壓垮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會是病毒,也不會是高房價,甚至不會是將來還未來的房產稅,而會是“過剩”。

這些年,主流的觀點一直認為錢都跑到房地產來了,實業不振。那麼想問問,淘寶京東拼多多上應有盡有的商品從哪來的?這次“新冠”,全國人民關在家裡吃了一個多月,市場依然物資豐富,物價平穩(個例除外),實業不振能做到?我們現在絕對處在一個盛世中,過去一段時間不少企業反應經營困難,都是“過剩”惹的禍。以前世界都是我們的,跑的太快了,大家一窩蜂上,現在有的市場要關門,需求少了,自然就有企業扛不住,這是許許多多的中國公司的宿命,房地產也逃不掉。


房地產不再是那個“池子”,疫情之後才是對房企最大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