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不再是那个“池子”,疫情之后才是对房企最大的考验

世界同此凉热。恐慌!沮丧!焦虑!是上个星期人类社会的标签。

但中国的防疫形势胜利在望,当下复工复产才是主流。生活还要继续,作为头条的一个房产创作者,还是回归到主业,谈谈房地产的危与机。

房地产不再是那个“池子”,疫情之后才是对房企最大的考验


1、又是惊心动魄的一周,连巴(菲特)老爷子都被吓了一跳。

毫无疑问,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世界正在改变。由美股传导的这轮上窜下跳行情,无不透露出两个字:恐慌!对病毒的恐慌,对经济下行的恐慌!

2、各类资产都在跌,股市(尽管周五绝地反击,但刚刚过去这一周,道指累计跌去10%)、石油、黄金等等。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还好,中国人最爱的房地产似乎暂时还没加入到这个行列。

3、 那么,房地产会不会跌呢?

今天看到很有趣的一句话: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不是某啤酒的广告)。但记得还有一句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4、设置一个前提,这里只就中国房地产展开讨论。

这么多年来,你会发现,拿西方的经济发展规律来套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完全失灵,股市如是,楼市如是。

5、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易居总裁丁祖昱反复强调过,认同。

但房地产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因此,房地产不会“熔断”,房地产也不能“熔断”,别想多了,压舱石起的就是一个平衡的作用。

6、中国房地产的上半场是亢奋的,把不动产卖成了快消品,这心得有多大?

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大家要共同呵护它。所以,当新冠袭来,经济下行,这也就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开始坐不住,意图将房地产这把“尿壶”再拿出来却纷纷被叫停的原因。

7、房地产到了换一种活法的时候。

从过去的“抢钱”向当下的“抢人”转变,那些主打“抢人”的城市,曲线达到了救市的目的,均安然无恙。

8、疫情之后才是对房地产商最大的考验。

现在的网上卖房只是餐前小菜,疫情结束之后,才是近身肉博的时候。新冠对经济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说没影响,不是蠢而是坏,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损失的“春节档”,可能是他们一年的利润,失业和降薪这两个词,今年一定会让不少人寝食难安。

9、积极的财经政策也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好,不可能雨露均沾,买得起房的人一样买得起房,买不起房的人还是买不起房。

今年房企要做好抢人、抢钱、抢地盘的准备。抢人,投资客仍将是打击对象,不要低估高层决心,而自住和改善型客户有限;抢钱,同上一条,有钱人都很挑剔,品牌力和产品力决胜;抢地盘,更看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拖后腿了,是个X因素,长三角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表现出色,城市治理能力优异的城市在未来的竞争中将领跑。

10、房地产不再是那个行长口中的“池子”了,A 股才是。

都注册制了,不管涨跌,新股一直在发,没有疑问。只要新股发得出去,它就是“池子”,从此,股市第一,楼市第二。

房地产不再是那个“池子”,疫情之后才是对房企最大的考验


11、楼市“股市化”愈演愈烈。

股市3000点,买到茅台的赚到了6000点都不曾赚到的利润,未来楼市也一样,行情个别发展,好房子不败。但近年新房市场创新力下降,市场太好造就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垃圾产品混淆其中,因此买房子要睁大眼睛,二手房里,2005至2015这一时间段,是中国房地产创新力最强的时间段,出了不少好产品。

12、楼市“股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业界涌出来一大批“网红”导师。

他们把握住了这波互联网红利,同股市上的股评家一样,作为一个老股民,分享一个经验,听股评家炒股最终赚到了钱的是小概率事件,只能”兼听“。

13、房地产的”牛市思维“仍在惯性的往前冲。

但很少人关心现在是快牛还是慢牛,这很要命,对自住决策没影响,对投资决策影响大了,认同”过去十年涨十倍,未来十年涨一倍“。

14、过去20年,搭上了房地产这艘船的,日子都过得不错。

中介混得最好,但未来这个行业可能受的冲击最大,以后这个行业可能分裂出二种业态,一个叫顾问,一个叫渠道。广告和媒体也混得不错,但如果媒体仍停留在吹鼓手和打手之间摇摆,路可能越走越窄。这次武汉新冠抗疫给房地产媒体和自媒体一个警醒,只会唱歌的媒体和自媒体没有未来(教训太深了,一家报社居然不敌一个奶奶作家),追寻真相的媒体或自媒体才能赢得尊重。

15、压垮房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会是病毒,也不会是高房价,甚至不会是将来还未来的房产税,而会是“过剩”。

这些年,主流的观点一直认为钱都跑到房地产来了,实业不振。那么想问问,淘宝京东拼多多上应有尽有的商品从哪来的?这次“新冠”,全国人民关在家里吃了一个多月,市场依然物资丰富,物价平稳(个例除外),实业不振能做到?我们现在绝对处在一个盛世中,过去一段时间不少企业反应经营困难,都是“过剩”惹的祸。以前世界都是我们的,跑的太快了,大家一窝蜂上,现在有的市场要关门,需求少了,自然就有企业扛不住,这是许许多多的中国公司的宿命,房地产也逃不掉。


房地产不再是那个“池子”,疫情之后才是对房企最大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