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崛起——第十一回 帝落谁家

功臣和宗室为了权利联合发动了宫廷政变,彻底将吕姓外戚从大汉的权利架构中连根拔起,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自古以来,胜利者制定规则,而失败者只能带着叛乱者的身份遗臭万年。先前功臣、宗室们在起事时说出了他们起事的理由,就是诸吕霸朝,欺君乱政,而如今诸吕已除,那功臣们是不是应该全心全意辅佐少帝刘弘呢?不管怎么说 ,刘弘也是惠帝之子,名正言顺的大汉帝王。然而,此时的大汉天下,根本轮不到刘弘做主。


在剿灭诸吕后不久,陈平、周勃等人便私下谋划,怎样对待现任皇帝刘弘。陈平行事一向滴水不漏,他绝对不会给吕氏东山再起的机会,因为少帝刘弘毕竟是吕氏所立,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吕氏的照料下成长,难保将来不会为吕氏翻案。所以他们私下说道:“吕氏虽然已经灭亡,少帝要是将来掌权,我们就会被斩尽杀绝,不如选宗室中贤能的人立为皇帝。”显然,功臣们的讨论结果就是废除皇帝刘弘,另立别的刘姓宗室为皇帝。


功臣们要废皇帝,那宗室怎么看呢?虽然此时宗室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有发言权的就只有两人,这两人就是齐王刘襄以及他的弟弟刘章。刘襄举双手赞成废帝,他作为刘邦的长孙,早就想当皇帝了,不废刘弘,皇位根本轮不到他。那刘章呢?刘章是一直没将少帝当回事。之前刘章在未央宫外诛杀吕产时,身为皇帝的刘弘让人带着他的符节命刘章退兵,可是刘章不但不搭理刘弘,反而抢符节,通过皇帝的符节诛杀了吕更始。这样看来,刘章、刘襄都想废少帝刘弘,因为这样既不用担心将来皇帝报复,而且自己也有可能当上皇帝,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别的诸侯王,能够说上话的就是楚王和吴王,但他们两人,一个是刘邦的弟弟,一个是刘邦的侄子,都没皇位继承权,谁当皇帝都一样,反正他们照当他们的诸侯王。


功臣和宗室都同意废皇帝,那少帝刘弘只能怨自己命苦。废皇帝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大事情,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让天下臣民信服,不能说废就废。那功臣们找了什么理由来昭告天下废皇帝呢?当然,功臣们绝对不会说是因为担心皇帝将来掌权报复而废皇帝的,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借口。他们对外宣布说道:“少帝刘弘以及济川、淮阳、恒山王都不是惠帝的儿子,吕后用计将他人的儿子冒名顶替为皇子,杀了他们的母亲,养在后宫,让惠帝作为自己的儿子,立为后代,用来加强吕氏的力量。”这样看来,为了废掉皇帝刘弘,大臣不但造谣惠帝无子,还侮辱惠帝的智商,这种骗鬼的话,也就是忽悠忽悠百姓。不管怎样,一封诏书彻底颠覆刘弘以及他几个弟弟的血统,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


成功废掉皇帝后,选择哪个诸侯王来继承皇位,就成为了功臣们讨论的重点,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很多人认为刘章应该被选为皇帝,首先他作为刘邦的孙子,血统肯定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此次剿灭诸吕,他居功至伟,又和功臣们有良好的关系,他当皇帝肯定众望所归。然而,刘章虽然有种种优势,但问题的关键是他的亲哥哥就是齐王刘襄,自然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皇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刘章在一开始就对皇位没想法,他只想将他的哥哥刘襄推上皇帝宝座。在大臣商讨帝位人选时,他当场提出立齐王刘襄为帝的主张。


有刘章的支持,再加上刘襄长子长孙的身份,很快立刘襄为帝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刘襄终究没有当上皇帝,因为有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琅琊王刘泽。先前刘襄欺骗刘泽扣押他,而刘泽也借机忽悠刘襄,说替他去长安奔波,为他争取皇位。只能怨刘襄自己,竟然轻易相信刘泽,如此肤浅之人怎么能当皇帝呢?


看到刘襄即将可能被立为皇帝时,刘泽当即说道:“不可,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很凶暴,是个大老虎。之前吕氏篡权几乎让天下大乱,现在又要立齐王为帝,这不是再扶持一个吕氏集团吗?”刘泽毕竟是刘邦的兄弟,他的话自然分量很重,很快立刘襄为帝的呼声变得微弱起来。


刘襄最终没当上皇帝,难道就是因为刘泽之故,显然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因为在众臣纷纷争论之际,有两个人一直没有表态,这两个人就是陈平和周勃。显然,这两个人才有最终的决定权,只要他们没有点头,谁的呼声高都没用。


陈平、周勃二人作为此时大汉中央最高决策层,他们不轻易发表意见,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领导。自古以来,领导一般在召开讨论会时,都是轻易不发表意见的,直到所有下属将意见全部讨论出来,他们再来决定。如果下属选择的方案和他们相同,他们则顺水推舟,选择同意;如果下属意见和他们的不统一,他们则借口说所选方案还需完善,让大家重新讨论,直至和他们预想的一样。领导们这样做就是用最民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独裁选择,这样既可以包容所有建议,又可以让自己的方案行使起来阻力最小。即使将来有人反对,也可以直接堵住他们的嘴,理由也很正当,直接吼一句:“当初这个方案你是同意的,你现在又有意见,当初怎么不提出来呢?”如此一说,任何反对派都哑口无言。看来领导不轻易发表意见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一直到今天,都百用不爽。

大汉崛起——第十一回 帝落谁家

汉丞相——陈平


陈、周二人不吭声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原因,那就是刘襄并不是他们心中选定的人。为什么呢?刘泽给出了答案,就是说刘襄的母族过于强大,怕成为第二个吕氏。其实刘泽的说法只是说出了皮毛,最关键的一点刘泽没有说出。当然,刘泽就算知道,他也不敢说出来。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从此次政变的原因说起。功臣和宗室发动政变,就是因为吕氏擅权,侵犯了功臣和宗室的利益,违反了刘邦的白马之盟,所以功臣和宗室联合干掉了吕氏。政变成功后,到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功臣和宗室在此次政变中出力差不多,自然是各取一半。所谓的胜利果实就是吕氏倒台后的遗产,主要是朝政掌控权和四个诸侯国。朝政掌控权很好解释,四个诸侯王国就是吕国、梁国、赵国、燕国。按照刘邦的白马之盟,非刘氏不能称王,那这四大诸侯国已经是宗室的囊中之物了,尤其是吕国,已经被刘襄拿下了。按照这样分析,朝廷控制权归功臣,四大诸侯国还给了宗室,刚好使得功臣、宗室各占一半,都不吃亏。


然而,如果刘襄为帝,功臣们别说一半,恐怕都直接回家养老了。原因在于刘襄的实力太过强大,而他本人也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此时刘襄坐拥偌大的齐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行政班子,其中不乏驷钧、魏勃、祝午这样的智谋之士。如果刘襄当上皇帝,恐怕朝廷所有的重要岗位都要被齐国旧臣取代,功臣们即使想反抗都没用。因为刘襄内有一批亲信大臣,外有刘章、刘兴居等人支持,功臣毫无反抗之力。


显然,刘襄不能代表功臣们的利益,那选谁呢?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如果他不满足条件,那刘邦其余的孙子就不用再考虑了,只能从刘邦的儿子中寻找,这样也名正言顺。等等,刘邦还有儿子活着吗?刘邦一生共留下八个儿子,这在开国皇帝中,不算多也不算少。要说这八个儿子,那命运实在太惨了。首先长子齐王刘肥,一直被吕后打压猜忌,最终英年早逝,算是善终了;二子就是惠帝了,他的死吕后肯定要负责;三子赵王刘如意,直接被吕后毒死;四子就是代王刘恒,我们接下来的主角;五子是第三任赵王刘恢,因为被吕后打压,殉情自杀;六子是第二任赵王刘友,被吕后幽禁饿死;七子淮南王刘长还健在;八子就是燕王刘健,刘健算是被吕后给吓死的,他唯一的儿子也被吕后毒死。这样算来,刘邦六个儿子的死因,都和吕后有关,吕后这个后妈真是太恐怖了。


既然大臣们要从刘邦的剩余儿子中选人继位,那只能选四子刘恒或者七子淮南王刘长了。从“立长”的角度看,刘恒有优势,但如果考察别的因素,刘恒甩开刘长不知道几条街。只讲一点,就可以让功臣放弃立刘长的念头。因为刘长是吕后养大的,这就是他能够逃脱吕后毒手的原因,吕后至少养育了刘长十五年,就算是养条狗,也会有感情的。


刘长的母亲是赵国人,当初刘邦经过赵国时,赵王张敖选了一个美女送给了刘邦,这个女子姑且称为赵姬,刘邦笑纳了。或许是因为刘邦害怕吕后,他一直将赵姬放在赵国。一年之后,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阴谋刺杀刘邦,事情败露后,刘邦将赵国君臣全部抓捕归案,其中就有赵姬,此时赵姬已经身怀六甲。


赵姬在狱中对狱吏说:“我曾受到陛下宠幸,已有身孕。”狱吏深知事关重大,如实向上禀报,刘邦正在气头上,没有理会赵姬的申诉。赵姬的亲弟弟赵兼看着姐姐身陷囹圄,便重金拜托审食其,让他通过吕后的关系救救赵姬。吕后当时就因为戚夫人的事一头恼火,如今又听说刘邦在外面又有一个女人,醋意大发,不肯向刘邦为赵姬求情,而审食其就作罢。


赵姬觉得自己很无辜,在生下刘长后,心中怨恨而自杀身亡。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刘长,并在赵姬的老家,赵国的真定县厚葬了赵姬。淮南王英布谋反后,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英布领属的四郡封地。刘长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他对吕后感情至深,但他一直怨恨审食其,恨他当初没有尽力救他的母亲。有一个诸侯王惦记着自己,这也注定了审食其难以安度晚年。


功臣们废少帝刘弘,就是担心他将来反攻倒算,为吕氏复仇,但如果立刘长,那将来还是危险。那只剩下了唯一的选择,那就是代王刘恒。刘恒作为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吕后抚养长大的,但他竟然躲过了吕后时期的大清洗,看来这个诸侯王一定有过人之处,至少对陈平那一套明哲保身之道了如指掌。


刘恒之所以能活下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母亲薄姬。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老婆,刘邦将魏豹打败后,薄姬作为俘虏送到了长安织布坊当女工。魏豹死后,刘邦有一天心血来潮,跑到织布坊去参观,无意中发现了薄姬,便将她收进了自己的后宫。或许是刘邦太忙,自从将薄姬纳入后宫后,一年多都没去看过她,显然,刘邦已经将薄姬彻底遗忘。


眼看着自己即将成为活死人,薄姬决定自己想办法。薄姬年少时有两位好朋友,管夫人和赵子儿,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三个在一起,玩起了和陈胜一样的约定,那就是“苟富贵,勿相忘”。此时,管夫人和赵子儿都被刘邦纳入后宫,而且非常受宠,她们得知薄姬如此遭遇,便将薄姬的状况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怜香惜玉之心顿起,当天便召见了薄姬。薄姬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一年多了,她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薄姬见到刘邦时,说道:“昨天晚上,我梦见一条龙伏在我的胸部。”这句话大获刘邦之心,当晚刘邦就留宿薄姬那,之后薄姬就怀孕了。


汉高祖五年,薄姬生下皇子刘恒,但这并没有给薄姬带来什么宠爱,刘邦的所有宠爱几乎都在戚夫人身上。汉高祖十一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立为代王。这并不能说明刘邦有多喜欢这个儿子,反而说明刘邦没将这个儿子当回事。原因很简单,此时刘邦所有皇子都被封为诸侯王,而刘恒的封地最差,居然在代地,和匈奴当邻居,几乎是所有人都看不上的地方。比如当初刘邦将哥哥刘喜封为代王,就是害怕匈奴,弃国逃跑的。这样看来,薄姬是刘邦不喜欢的妃子,而刘恒也是刘邦不怎么在意的儿子,封国又是最差的地方,三者在一起,使得刘恒成为刘邦时期命运最惨的皇子。


然而刘邦死后,刘恒竟然时来运转。因为吕后掌权后,对皇位有威胁的皇子就大力压制,甚至直接毒死了刘如意。而刘邦的那些宠妃呢?一个个都被吕后幽禁起来,不让这些命妇跟随儿子回到封国,只有薄姬除外。吕后心里还是比较同情薄姬的,作为女人,深知独处深宫中的那种凄惨,于是将薄姬放回了代国。薄姬和刘邦的其它夫人相比,那日子过的叫一个舒适,因为不管怎么说,她是代国的太后。

大汉崛起——第十一回 帝落谁家

汉高祖刘邦——长陵


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作为刘邦所有存活儿子中最大的一个,刘恒肯定成为了吕后要防范的目标。刘恒给当时所有人的感觉就是,这个王爷是一个弱智。虽然刘恒已经成年,但在吕后眼中,她是瞧不上刘恒的。既然吕后瞧不上刘恒,自然认为他毫无威胁。刘恒的代国也没有齐国、赵国那样富庶,不但在北边极寒之地,黄沙漫天,连水都缺,而且还有一个不友好的邻居——匈奴。要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是因为代地条件如此之差,以至于吕后都看不上,就没有对刘恒下手。


作为阴谋家的鼻祖,一般人是很难逃过吕后的眼睛的,即使这样,吕后还时不时的试探一下刘恒。刘恢死后,吕后就派人对刘恒说:“代国条件太差,又有匈奴威胁,要么将你封为赵王?”连续三任赵王都惨死,明摆着吕后看上了赵国,如果刘恒说,“好,我就去赵国当国王。”那可能真的会导致刘邦的五个儿子在一年之内死光的惨剧。刘恒不知道是故意的地还是真的比较傻,他对使者说:“代国我住习惯了,我就帮助朝廷防守边疆。”这样的回答,吕后非常开心,一开心就放过了刘恒。


也就是说,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刘恒是一个平庸之辈,那他有没有什么闪光点,或者说优点呢?如果翻遍刘恒的履历,是比较难找,但也不是没有,至少有一个,那就是刘恒是一个孝子。刘邦施行以孝治天下,刘恒作为刘邦的儿子,孝顺也很正常。但刘恒的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的母亲薄姬卧病在床三年,身为代国国君的他,目不交睫,衣不解带的服侍母亲。俗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刘恒并没有这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薄太后喝的所有药,他都亲自尝后,确定没有问题后,才放心的让母亲喝下去。他可是一个诸侯王,为母亲以身试药,所以他的亲偿汤药被选入弘扬孝道的故事集——《二十四孝》。


不管是吕后还是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刘恒是一个平庸甚至愚笨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一个大孝子,仅此而已。显然,此时的刘恒和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根本沾不上边,甚至连常人都不如,如此脓包的人,连吕后都看不上眼的人,功臣们会立他为君吗?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在否决了刘襄为帝的主张后,立即有人说道:“代王是高帝在世诸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人仁孝宽厚,太后薄氏一家谨慎温良。立长原本就名正言顺,更何况代王又以仁孝而闻名于天下呢?”这个主张刚一提出,立即得到陈平、周勃等人的认同,随即大家决定立代王刘恒为帝。


陈平、周勃等人同意,说明他们原本就想立代王刘恒为帝,而大臣们也措辞婉转,将刘恒的愚笨说成仁厚,终将刘恒推上帝位。然而大臣立刘恒为帝这件事,逻辑上有一个很大的矛盾,他们选皇帝,不选能力强的刘襄,反而选择能力弱,甚至呆板的刘恒,难道大臣们不想选一位明主吗?


这么说吧,仁弱的汉惠帝和雄武的汉武帝,大臣们想侍奉哪位皇帝?如果让中国历史上所有臣子选择,他们其中的九成以上都会选择汉惠帝,原因就在于惠帝仁弱,利于控制,而汉武帝呢?汉武帝当政近五十五年中,任用了十三位丞相,其中三人被他处斩,三人被逼自杀,还有多人因罪罢免,连百官之首的丞相都如此,更何况别人呢?简直是官不聊生啊!


说到底,如果皇帝由官员推举,他们肯定会选择仁厚的,甚至笨蛋都没事,因为这样的皇帝好控制,朝政由大臣们说了算,至于皇帝本人,只要负责装门面和繁衍子孙就可以了。按照这个逻辑,那一切疑惑迎刃而解,相比于刘襄,刘恒显然就是最合适人选,后台薄,能力弱,又仁厚,还孝顺,简直是上天给功臣们安排这样的皇帝的。


功臣以这样的标准选择皇帝,谈不上道德问题,只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刘恒恰好就是所有方面的交集。此时,作为百官之首的陈平,大汉帝国的临时当家人,他选择立刘恒,除了方便控制外,他更想达到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千百年来,所有名相都想要创建的制度——虚君实相。


何为虚君实相?皇帝是名义上国家元首,负责祭祀、传代、宗族内部问题处理等事情,而丞相是政府首脑,掌管国家行政大权。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有一个问题,皇帝任用丞相去统领百官,处理朝政,但是也担心丞相权力过重,架空君主。这就是为什么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出现了丞相取君主而代之的情况。因为丞相既管人事,又管监察,还管军事。秦始皇掌权后,认为丞相权利过大,压过皇权,便设立副丞相一职,又叫御史大夫,专门负责纠察官员不法行为。御史大夫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升为丞相,这样一来,丞相只能小心谨慎,奉公守法,防止被御史大夫检举;而御史大夫为了能当上丞相,也会努力工作,去挑丞相的毛病,这样就达到了相互制衡。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秦始皇又设置了太尉一职,专门管理军事,不问政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就是“三公”,这样将当初丞相之权一分为三,三者相互制衡,实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平衡。


刘邦建立大汉朝时,完全采用了秦始皇创建的这个制度,他在外征战时,朝政都是交给萧何负责。汉初实行五日一朝,丞相将一些国家大事在朝堂向皇帝禀报,而别的时间,丞相都在自己的相府办公,百官有任何事情,都找丞相处理。显然,汉初的制度就是典型的虚君实相。然而,吕后登基后,对刘邦留下的那些规则擅自破坏,人事任命擅自更改,完全架空了丞相陈平。陈平赋闲之时,一直在想,吕氏之乱究竟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皇权太过强大,相权已经难以制衡。有此想法后,作为大汉的顶级政治家,他认为国家要想稳定发展,必须使皇权和相权相互制衡,这就是陈平在吕氏族灭后的感叹。


从来都是皇帝选择臣子,如今却轮到了功臣们选择皇帝,作为丞相制度代言人的陈平,必须保证相权稳固,不能成为皇权的奴隶,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陈平的想法非常好,他的确也做到了。然而,一个能在吕后手下存活十五年的诸侯王,一个让所有智谋之士都看低的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刘恒,吕后看不起他,陈平看低他,这只能说明刘恒的权谋胜过陈平、吕后。真正聪明的人,是别人发现不了他的聪明,外表憨厚,内心坚韧,刘恒就是这样的人。


既然众臣都同意立代王刘恒为帝,陈平便派人秘密前往代国都城晋阳通知刘恒。那刘襄怎么办呢?人家可是率领二十万大军在齐国边境等消息,如果刘襄什么都没得到,说不定他直接派兵来抢。同时,一向谨慎的刘恒,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皇位,他会怎么办呢?请看下回——代王入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