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就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對他使用這個暴力

文|中醫李知行

小孩子天性敏感,家長一個無心的舉動、一句隨意說的話語,也許就會深深地傷到孩子。有一些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說出一些諷刺孩子的話,然而你不知道,孩子會把這些當真,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他便更質疑自己了。

其實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就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對他使用這個暴力

玲玲是一個性格很急躁的人,對孩子沒有耐心,卻一心希望孩子成才,所作所為一次次地傷害了孩子。她女兒君君上小學二年級,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平均分沒到90,這讓表姐非常生氣,她覺得孩子在小學就跟不上,以後的成績也不會好,真是乾著急使不上勁。

接著,玲玲一連串傷害孩子的話都脫口而出:“你就不是學習的料,以後也沒出息,不知道一天天都在想啥,一點也不往學習上悟……”只見君君傷心地低下了頭,眼淚嘩嘩地往下流,整個人都沒有精神頭。

類似的話語是不是也曾出現在你的口中,用這樣的話傷害自己的孩子,真的會起到激勵作用嗎?不!它只會讓孩子更沒有自信,諷刺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失敗,也會沒有面子,以後更沒有動力往好的方向努力。當孩子聽慣了這樣的話,他們便真的這樣以為了,覺得自己就不是學習的料,努力也是白費,爸爸媽媽不認可自己,內心的傷痕越來越大,以後就難以補救了。其實這是父母一時的氣話,不及時改掉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其實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就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對他使用這個暴力

很多時候,孩子做了一些讓家長不滿意的事情,家長第一件事就是訓斥孩子,不光是態度不好,說一些讓孩子接受不了的話,甚至說出諷刺孩子的話。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孩子做了一件很幼稚的事情,他們並不懂,本來是需要家長給予指導,幫助孩子更好地去了解此事,以後不再有類似的錯誤,但是家長的做法讓人費解。他們和會其他人一起談論,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時不時地拿孩子開一句玩笑,只是覺得這並沒有什麼,說的是自己的孩子,又不會礙到別人什麼事,他們便認為這並沒有不妥。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的,小孩子比較敏感,他們可能不能完全懂家長在說什麼,不過孩子可以感知到這是不好的話,會傷到孩子。別把你的“恨鐵不成鋼”當成諷刺孩子的藉口。

看到了這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相信你會覺得很受啟發。這兩位媽媽的女兒是舞蹈班的同學,她一起去參加公益演出,結果小小和希希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誤,兩位媽媽的說法卻截然不同。

小小媽媽說:“你怎麼回事?這個舞蹈在家都練多少遍了?這樣都能出錯,真是服了。”結果,小小垂頭喪氣地走了,以後的舞蹈課她都不太愛上。

其實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就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對他使用這個暴力

希希媽媽說:“沒事寶貝,我們之前耽誤過幾節課,你年齡又偏小,這次已經很棒了,媽媽相信下一次的演出你一定可以完成好。”希希很快釋懷了,學得越來越好。

提到不諷刺孩子,家長應該抓住問題的核心,我們要接受孩子失敗,允許孩子犯錯,家長們要怎樣做呢?

1.心態放平和

問問自己的內心,我們是不想讓孩子犯錯,還是顧及自己的面子呢?這是很多家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任何人都一樣,犯錯誤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能要求完美,只要找到問題所在,幫孩子解決問題就好了。

2.批評孩子講究方法

就事論事地和孩子說,嚴厲地跟孩子指明哪些行為是錯的,以後應該做哪些改變,讓孩子知道就行,並不需要加其他指責的話語。比如挖苦、諷刺、嘲笑孩子,孩子有了心理陰影,以後做事就沒有信心。

其實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就是不管何時何地,都對他使用這個暴力

​3.肯定孩子的優點。

如果媽媽們總是能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及時加以肯定,這比對孩子說諷刺的話好多了。就拿成績不好來說,一次兩次考不好不能代表什麼,但是孩子肯定會有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作文、閱讀、英語題、基礎知識,都要給孩子肯定。

任何情況都好,不諷刺孩子是原則,別對孩子說這些傷害的話語。否則的話,這些陰影會像一個大的牢籠,一直罩在孩子的生活裡,想想就可怕,家長別傷害孩子,先從語言上入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