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

冯老五的感动生活


运算能力是数学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计算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之中,子啊任何一份小学数学试卷中,计算题都占据着非常大的分值和比重。


计算题简单吗?很简单,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法则,然后按照规则和方法进行运算即可,一般的题目没有什么技巧,就是严格按照方法和步骤去运算即可。


然而事实上呢?翻开数学试卷,我们总会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在计算题上出错,计算上的错误还是比较普遍,不仅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在计算方面出错,连那些基础非常不错的学生也时常在计算方面出错。


计算这么简单,但为什么学生还总是出错呢?我们来看看,三年级学生在计算方面常出现错误的都有哪些?

  • 把数字或符号看错,是很多学生都曾犯过的错误,这属于读题不认真,前年算的都对着,结果到了后面把数字或得数给抄错了,这都属于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的;

  • 错把加法当减法算,把除法当乘法算,把乘法当加法算,这属于对运算的意义和不符理解不到位和混淆二造成的;

  • 在计算时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和疲劳,开始做的时候还好,越到后面就越容易出错,很多时候的错误时无意识的,即便是检查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

  • 在运算过程中对基本的运算法则不熟悉造成错误,尤其是子啊运算中出现0的时候比较容易出错,这属于对运算法则和方法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 基本的运算能力不过关,小学数学运算的基本功是什么呢?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表,这是在一二年级都学过的,但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一块根本不熟悉,做加减法运算是还需要借助手指来算进退位运算,在做乘法或除法运算是还需要按顺序去背乘法口诀表,还经常出错,这属于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

  • 在混合运算中没有严格按照运算顺序去进行,导致出现错误也很多,比如很多同学子啊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中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去计算,肯定会出错;

  • 口算能力不太好但喜欢用口算也会导致运算出错,随着在运算中涉及到的数字越来越大,在运算时需要列竖式来运算,但很多的同学懒的列式子,喜欢口算,一算就错;

  • 还有一些同学在运算上出错完全属于轻敌,不重视计算,认为太简单了,平时的练习也就潦潦草草,不注重运算的规范度和精确性,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错误。

不同的学生在运算方面出现错误的原因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因为上面的一类或几类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在运算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去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和训练。

简单来谈谈该如何提升运算能力

要提升运算能力,首先必须要夯实基本功,也就是我去前面提到的小学运算的基础,2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表,这些必须要滚瓜烂熟,要做到见到算式就能立即反应出答案,需要平时多加练习。


需要掌握各种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尤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对运算的细节一定要理解哈掌握到位,做到每一步的运算都有理有据;在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建议在做每一题的时候先去观察和思考这属于什么运算,先去回忆其运算方法、规则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思考好了再动笔。


在混合运算中一定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运算,对运算顺序的确定法则一定要熟记于心,还需要做到熟练运用。


在涉及到多步的运算中,一定要做完题后去检查,检查时最好在草稿本上再算一次,而不要在原题上去检查,否则自己的思维很有可能会被错误的答案所误导,很容易造成检查半天也找不到错误的情况。

在思想上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忽视运算,在做运算时需要保持比较高的专注度,保持清醒的头脑。平时多去做一些定时定量训练,子啊训练的过程中不但能提升运算能力,还能提升专注度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在运算出错时一定要认真去对待、改错、总结和反思,去思考错误的原因,不要简简单单地归结为粗心,需要去思考隐藏在粗心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找不到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去把存在的问题给解决掉,在下次还会在这样的问题上栽跟头。


提升运算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强化练习


之前带过一个学生,数学功底很扎实,反应也很快,每次考试的数学成绩都是在98、99分,还算不错的成绩吧,可是翻看试卷去看,基本上错误都是因为计算方面的小失误引起的,因为计算方面的小失误,导致多次与满分无缘。


家长对这件事情也比较头疼,不会了丢分还好,总是在这些问题桑丢分显然是不正常的,家长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于是就给了一个建议,建议在假期每天完成两组计算练习,每组50个并且有时间限制,因为都是基础运算题,所以要求零错误,并且给出了奖惩措施,若出现错题,错一题再增加100道练习题。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不以为然,很快将50题完成了,结果错了3个,家长就硬生生地拿出本子自己给孩子出了300道计算题,硬是陪着孩子去完成,然后再来检查,出错继续加罚,第一次做这个练习题,前前后后做了估计快1000道了,这样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在之后的练习中孩子就格外小心,基本上每次都能保持零错误,一个礼拜之后,无论是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自此之后计算方面的错误真的是越来越少,在之后的一次考试中孩子也如愿的得到了满分。

这样的方法家长其实是可以模范和借鉴的,提升运算能力无非就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掌握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然后进行定时定量练习,再进行批改、改错和反思,最关键的是要孩子自己能重视起来,自己想办法在运算练习中提升专注度和准确率,这样的训练才是高效的。


胡老师数学教育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10岁,一个4岁,我的大儿子10岁。去年读三年级。也是数学计算题经常出错,现在是四年级了,他的计算题再也没有出过错了,跟你说说我的做法,非常有效哦。

方法就是多练。

去年三年级期末的时候,他的数学扣了十几分都是因为计算错误造成的。早叫我跟他约法三章,如果他的数学再出现计算错误,暑假里面就要罚做两本计算题。所以暑假里面基本上每天都要做4~5版计算题,计算题,有口算题卡和比较难的计算题。这两个都要做,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但是没有办法,家长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够心软,要要求他做完,并且我每天都会跟他检查,错的一定要更正。错的多了,还要罚做两版。这样日子久了,慢慢的他错的也就少了,正确率高了,一直坚持了一个暑假,整整60天。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粗心是一种能力的缺失,如果需要掌握这种能力,就必须要多实践多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以前我也尝试跟他讲道理,随时提醒他,监督他做作业,但这是完全没有用的,你监督了一时监督不了一世,难道考试的时候你也可以提示他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风哥爱教育vlog


首先,三年级孩子数学容易出错很普遍。在我接触的很多的三年级甚至是高年级的孩子当中,出现了很多的像这种情况,也思考过中间的原因。我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原因。

第一,孩子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样造成孩子在做语文的时候体验不出来弊端,但是在做数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计算上的马虎。在我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马虎就等同于不细心。其实反馈出来的就是孩子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

第二,孩子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平时的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高年级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甚至个别的同学对于乘法口诀仍然不熟练,这样就造成了稍微速度一快就容易出错。

其次,针对孩子出错,我们要找到其原因进行补救。比如孩子是因为基础不好,那我们就要在平时给孩子补补基础。如果孩子是平时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进而造成计算马虎,那我们就要适当的给孩子增加一些计算的题目,让孩子强制性的提升注意力。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嘈杂的环境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做相应的措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跟着张老师学数学


我曾经给一个三年级孩子做过家教。

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半个月回来一次,每次数学作业都有口算出题,每天20道,必须自己出。头几道题我都是稍微容易些,10道难易适中的,5道各种运算都有的。可每次孩子错的都是容易的,不是少写一个0,就是加法算成了减法。

其实孩子有时候他不是不会,而是在心里感到容易就大意了,计算过程中容易粗心。同时他不会做的题,我就多给他出几道,让他练习,这样孩子经过多次练习也就攻克了难关。

数学方法无他,练习练习再练习,细心细心再细心。


风平浪静丶丶丶


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老出错,怎么办?先来看看原因有哪些:

1、孩子的感知不精细。计算题形式简单,没有过多的情景信息,学生在读题、审题、做题、抄写、验算等过程中不慎重,心不在焉,急于求成,导致在计算时看错题中的数字、抄错符号,甚至连抄得数时都会抄错。

2、孩子对计算题所蕴含的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基本技能不熟练。在学习和作业中,学生对于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法则、定律、公式、概念等等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透彻、不熟练,不会灵活运用,导致计算时错误不断。

3、孩子的习惯养成不好。一些孩子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字写的歪歪扭扭。加号写成乘号,除号写成减号,0写的像6,1写的像7,字体潦草,书面也不干净。做完后从来不检查自己算的对不对,敷衍了事,不考虑后果。

那么,在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1、培养孩子精细的感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和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要求孩子看清题目、认真读题、细心审题、专心做题,做完后及时验算或检查。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错一罚三”的方式加强训练,孩子可能一开始会不乐意,家长们不要心软,等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习惯就会养成,坚持下去,错误率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2、加强辅导和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对于在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法则、定义、公式、和概念,我们了要让孩子背诵,还要多给孩子讲几道类似的题,平时的作业中也可以有意识的多练习类似的作业,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牢记运算过程,达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孩子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错,是有原因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错题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做题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稳步前进!

但愿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A阳光下的向日葵


首先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计算时容易出错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计算方法掌握不扎实

三年级数学计算已经涉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比如进、退位加减法不熟,乘法口诀不熟,除法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最难,列竖式时数位对齐,0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也要弄清楚哦。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把课本上的计算方法背熟练,记牢固,才能准确运用!

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粗心:很多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粗心,比如出现漏写,漏抄,错抄这些情况。

懒惰:不想动笔,不列竖式,计算题一律口算,更不会验算,检查。

书写习惯:省略步骤,书写潦草。

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孩子缺乏自律性,这个习惯必须家长配合共同完成,让孩子认真审题,书写规范,独立解决,自己检查,有错必改,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根源,把问题一个一个突破,有进步时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坚持一段时间,孩子一定会有很大改进,变得很优秀,以后的学习也会很轻松,加油吧![拳头]


数学帮小雨老师


我是教数学的小鱼老师,这种问题在教学中也会发生。这个问题要重视,因为小学阶段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计算出错不要简单说是孩子粗心,每一道错误题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归纳,之后逐一克服。

原因1:学习习惯没养成,心态不好。会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原因2:巧算简算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计算中还是使用原先的一步一步计算的方式,对于一些大数或者难度较高的习题,就容易出现错误。

原因3: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耐性,观察时间短,有效注意力时间短。因此在解答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时,就会出现错误。

原因4: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原因5:练习少不熟练。对于小学阶段的计算来说,所谓熟能生巧,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小鱼老师讲数学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做题规范和解题经验,如果计算经常出错,我们就应该帮助他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首先,找到错题的类型和出错的原因。

  • 1.对易错题型的算理还是算法不理解,还是都不理解。
  • 2.是否做题粗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检查的好习惯?
  • 3.练习题量过少,学生找不到做题技巧?
  • 4.对于易错题和重点题,是否进行整理过?

其次,老师或家长帮孩子一起解决此类问题

  • 1.归纳总结是哪类题型,进行重新讲解学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笔画一画,涂一涂,课件演示等方法对算理进行理解,并讲透做题方法。
  • 2.大量进行此类题型的练习。可借住口算天天练,每日3分钟30道题,卡时间,卡准确率,然后对出错题进行再次讲解。
  • 3.家庭作业可分为两部分:常规的计算题和新授课内容。计算题的选题一定要精而少,要有针对性。
  • 4.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书写工整,学会检查。
  • 5.联系家长做好配合,让家长监督好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不要出现为了学生,老师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让他进步,而家长不管不问,在家连作业都不完成,这样效果就不明显了。
  • 6.善于用鼓励性需要,发现孩子点滴进步,一定及时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长期坚持口算练习。
  • 7.鼓励孩子争当小老师,向大家说出自己的做题过程。
  • 8.正确使用错题本,将易错题,重点题进行归纳整理,并经常翻看。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不成熟的做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馨悦丰硕


我家小孩也上三年级,数学学习成绩尚可,基本都是前几名,我分享下个人经验吧:

一、现在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只是比较粗心而已,所以首先要纠正孩子的粗心。这个没有太好的办法,要家长多花心思去纠正和鼓励。

二、如果孩子基础运算薄弱的话,还是需要加强平时的做题量,计算多了才有题感。数学除了掌握基本原理,还是需要通过不同题型去加强的。

三、三年级可以说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知识逐渐发散内容相对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不能让孩子害怕学习。

以上拙见,希望能对您和孩子有帮助。





根土学林


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我是张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

1.正视问题,分析原因。孩子已经三年级了,他已经有了基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数学计算题老出错,这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三年级毕竟还是小学的基础阶段,计算题无非是加减乘除等,他经常出错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不会做。

也许你可能不想承认,说他是粗心、马虎等,其实你自己也明白那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2.对症下药,专项训练。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他出错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到他经常出错的题型,并进行专项训练。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只要是遇到1000-425=?这类计算题,就必错无疑,因为她不会计算0的连续借位问题。后来我教他一个方法,那就是把1000变为999+1.然后,我们把刚才的算式就变成了计算999-425+1=?的问题,教会她这个方法之后,从此她的这类问题再也不会算错了。

3.教会孩子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我当老师以来,在无数次的监考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做完试题后,根本就不检查,即便检查,他们也是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看,不再动手验算。其实自己给自己检查错误,一般都查不出来。

在这里,我教你一个检查试卷的方法,那就是盖住答案、在草稿纸上重做。如果重新做了之后,答案还是一样的,那我们就可以再试下第三种方法。比如刚才是计算234+542=?现在我们就可以计算542+234=?或者用验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是否正确。如果这时答案依然是一致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4.整理错题集。也许你认为这有点小题大作了,他才是小学生又不是高中生,其实不然。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受益终生。整理错题集,就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全部写到本子上,有时间了随时翻看,如果你把自己的错误之处都记住了,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那么你已经进步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你有用,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探讨,我必定知无不言、耐心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