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家長們,你們會主動給自己的孩子閱讀《道德經》和《論語》嗎?為什麼?

幽幽雲中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舉個歷子。我曾經讀過《道德經》,還有《論語》《道德經》我讀了有100多遍。《論語》讀得有個三四十遍,當然我指的是全文閱讀。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是我目前還沒有孩子。如果我以後有了孩子,我一定會讓他讀《道德經》,或者是《論語》包括《大學》《孟子》《中庸》等等。

為什麼我會支持讀這些經典?接下來我來說一下讀這些經典的好處。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能留下來的一定都是精華,否則它一定會被歷史長河所淘汰。

一、讀經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識字能力

這些經典裡邊有大量的可能是孩子小學用不到的字,甚至是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字,我們在讀的時候,會讓孩子認識很多很多的字,孩子只有認識字了,他才能去閱讀,所以讀經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是非常好的。

二、學習先賢們文化

我們現在的社會可能一個人一生會出好多本書,甚至一本書只需要半年至一年兩三年。但是古代的先賢們,他們一生可能只有一本書,甚至好幾個人才能完成一本著作。所以一本書裡面容納了很多人的思想,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

三、瞭解我國曆史

為在讀這些書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講一下關於這本書歷史背後的故事。比如說論語這本書,您可以給孩子講一下孔子,他曾收了很多很多的學生,包括他學生的一些故事。

四、為初高中的文言文閱讀打下基礎

要說現在學生最頭痛,什麼是英語嗎?其實不是。更多的是對於我國文言文的理解。孩子小的時候已經把一本幾千字甚至幾萬字的文言文讀過,那些初高中的文言文只有短短的數幾百字,對於孩子來說簡直太簡單了。

五、腹有詩書氣自華

孩子小的時候你給他什麼就是什麼,你給他一個手機,他可能整天說的就是打遊戲等等。你給他一本書,他可能講的就是書裡邊的故事。那你給他一本我們的國學經典,孩子們說的也就是我們的國學經典。在閱讀國學經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所以我很支持孩子,從小開始讀國學經典。感謝您的閱讀,我是舉個歷子。更多關於孩子怎麼有興趣的讀國學經典,歡迎給我留言。


圍棋啟蒙舉個歷子


既然是給孩子“閱讀”,說明孩子還沒到識字的年齡,我在孩子5歲之前也嘗試過給他讀經典,實際上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改變了自己的計劃

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經典

經典的東西本身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且不論學習經典對文化繼承有什麼作用,經典著作以及傳統文化確實對一個人的涵養和舉止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孩子的成長需要在幼童時期去樹立人生底色,我們普通的家庭能給他帶來什麼呢?不若用老祖宗的智慧幫助他成長。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讓一個人未識字先讀書,在沒有成人之前就已經飽讀了詩書,熟讀四書五經,人在成年以後必然不會讓家長擔心,因為他已經明確了做人的根本,幼童打下的經典基礎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成為人生的底色,在他關鍵的時候都將成為他人生的指引,所以這些很關鍵。總之,我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學經典,簡而言之一句話:我是個普通人,教出來的孩子必然也是普通的孩子,所以我不教,讓老祖宗來教,希望他能秉承祖宗的智慧培養自己的心胸和涵養。

我為什麼改變策略了

孩子在5歲之前認知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在給他讀了一段最簡單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後,雖然他能頌出很多,但是還要給他講,讀書不講如同種地不耪,因為他認知有限,實際吸收非常少,到最後孩子母親倒是滿腹經綸了,全篇背過了很多經典名著,孩子呢,雖然記住了一些,但是在理解上收效甚微。

後來讀過很多幼兒教育的書才明白了,我們現代人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思維方式進行的,在幼童時期,孩子正處於想象力,思維力蓬勃發展的時期,最好不能用固化的內容對其進行限定,所以,我決定對於傳統文化的教化先放一放。

後來的計劃怎樣呢

  • 畫冊啟智

既然孩子在上小學前不能再接收太多的固定化教育,那我就按照他的發展方向進行培養,所以,後來我把注意力放在了畫冊和寓言故事上,家裡專門給他準備了一個書櫃,放的全部是他的書,現在最多的當然就是畫冊,窮期待著他能在繪聲繪色的圖畫和故事講解中培養他豐富的想象力和直觀的認知力,所以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在孩子睡前給他講,給他養成習慣,以至於現代孩子不聽故事睡不著覺。選擇畫冊當然很重要,我選擇的基本上都是獲得過凱迪克獎項的畫冊,世界公認的書不管從思想上還是從價值導向上都是比較正的,書絕對不能選偏。

  • 語言引導

畫冊過後還要給他多去形象的圖片,只給他留下乾巴巴的故事,現在培養的就是純想象了,要讓他自己去締造空間、場景和情節,所以,我選擇用中國傳統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來進行這項工作,當然也買了很多相關的小冊子。

  • 強制閱讀、背誦

前面的東西只是在他特定階段的特殊手段,孩子終歸是要學習經典的,所以我計劃在孩子上小學開始進行,一方面孩子的認知已然開始轉向文字,另一方面孩子也初入理性環境,可以藉助周邊的人際關係進行所學內容的消化,所以務必在這個時候強制他一定去記憶必要的典章。那究竟學什麼呢?個人認為從淺入深記就好,至於我前面說的什麼叫三字經,哪又叫千字文都只是傳統經典的“提綱”,沒必要再學了,要想直抓根本就從先秦著作開始,所以推薦以下順序學習:

一、《素書》黃石公作,據說黃石公三試張良才把這本書傳給他,張良也憑這本書助劉邦定江山,如果你認為是一本兵書那就錯了,裡面講的其實都是仁義道德,他把這些內容概括的比論語還要精闢,所以首推,最好背過。

二、四書,當然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不用多說了,熟讀便是。

三、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也不用多說,熟讀。

四、《道德經》,為什麼把道德經放在後面呢?因為此書不能隨隨便便去看,與前面說的書不可同日而語,道德經在中國人眼裡的地位應該類似於西方的聖經,他是對傳統思想的總括,應該認真的對待,同時也只能在對經典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入門,意會。

五、剩餘的憑興趣自助選讀即可


水清樸一


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接觸《論語》和《道德經》的過程。

80後的小孩普遍不愛聽憶苦思甜的話題。而我們小時候“憶苦思甜”是經常化的階級教育課。通過憶苦思甜,感受新中國來之不易,經過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新中國的人民當家作主,擺脫了舊中國受屈辱被壓迫的命運。舊社會窮苦人被壓迫受屈辱是舊中國舊文化舊觀念思想控制下的舊封建專制統治下所致的。由此我們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50年代出生的人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成長,我們是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去讀《論語》和《道德經》的。

後來發生文化大革命;後來發生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後來批判資產階級自由化;後來倡導繼承和傳承傳統文化;後來的後來,我才接觸了《論語》和《道德經》,有這樣一個經歷的人,是不會給孩子們講解《論語》和《道德經》的,也沒有水平能夠給孩子講解《論語》和《道德經》的。況且他們本身小時候受過的教育的影響,對《論語》和《道德經》持批判態度的時候。他們自己能夠接受,也是需要思想轉變過程的。

再說兩句,即便是《論語》和《道德經》含有極深刻的哲理,也不適合給孩子去閱讀。這是因為孩子們對於世界是建立感性認識階段,也沒有絲毫的社會經驗,閱讀這樣理性認識階段的知識,不容易被孩子們理解。灌輸儒家思想來影響他們建立自己的世界觀,是不理智的。

再說兩句。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們學習古代經典文化,有助於孩子們的道德培養。但我還是覺得這是教育方向問題。孩子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智力、體育、美學各方哪一樣都不能忽略。小學到初中階段掌握基礎課知識,非常重要,是奠定孩子們現代科學素質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孩子們到了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階段,教學內容結合歷史課、語文課中的古文課部分加重古典哲理哲學內容非常必要。但在幼兒和少年時代過早地進入倫理道德教育,會影響孩子們的天性發展。可以以“成語故事”為主形式,瞭解《論語》、《道德經》中淺顯內容是可以的。


淡淡一掬水



慈音1


會的

看慣了黃河的水是黃的,就忘了黃河水是清的,家長有責任幫孩子找到“母親河”源頭的那股清泉。

《道德經》和《論語》一天道,一人道,聖人聖典,是中華文化智慧源頭,靠代代薪火相傳,我們有責任接棒傳承。

對孩子終身影響,小到對己對事的修為、堪當,大到對家對國的責任、情懷,於己於人,與公與私,《道德經》和《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文化基因與元素符號,對孩子影響都是無處不在而終身的。

隨著高考制度改革,以及教材內容、形式設置帶來的改變,文言文閱讀容量勢必加大,《語文》教學承擔立德樹人、文化傳承的使命勢不可擋,家長主動給孩子閱讀有助於孩子早期對文言文的興趣培養。

當然,孩子不一定懂,但從《道德經》和《論語》整體內容來看,前者重認知,後者重實踐,無論是對孩子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來說都與其精華息息相關,家長先不要有心理預設和暗示,大膽給孩子推薦。


花木年華


這個題目,歸根結蒂,是學習傳統文化有沒有好處?因為,若無好處,家長是斷然不肯讓孩子讀的。

慮及於此,深感非同小可。小處看,是家長肯不肯讓孩子讀道德經、論語等傳統經文的問題;大處著眼,就是傳統文化能不能復興。

事關重大,怎樣表達才準確、貼切,既不負人,又不負孔老。

苦思冥想,搜索枯腸,忽而豁朗,憨山大師之語從心頭湧出:"近始讀大制曹溪通志,及觀老莊影響論等書,深為歎服。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頓時釋然,這不就是最好的現成答案。

涉世,是指融入社會與治理社會兩大人生問題。論語是孔子的言傳、身教,透過其生活、教育、遊歷中的點點滴滴,讓人了知如何應對人生的各種問題,是高度的教學藝術。宋代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誠然不謬。

忘世,讀道德經,何以能忘世?我們可從道德經中找答案。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指真常之道。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真常之道。道本無名,但為了宣說的方便,強說為道,凡可名者,都是假名,所以不是常名。這二句,是說道之體,無相無名,其體至虛,天地皆從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然而,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都是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這就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這二句,是說道之用。接下來二句,是說入道功夫。老子說,我尋常日用安心於無,以觀道之妙處。我尋常日用安心於有,以觀道之徼處。徼,猶如邊際。意思是說全虛無之道體,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所以,物物無不是道之全體所在,所謂一物一太極。所以,道就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謂無往而非道之所在。老子說觀無觀有,又怕學人把有無看作兩邊,又解釋說,此兩者同。意思是說,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是觀虛無體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是觀萬物象上,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所以說,此兩者同。老子恐人又有疑惑,兩者既同,怎麼又立有無之名,所以解釋說,出而異名。意思是說,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但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這是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所以說出而異名。說到這裡,又怕人疑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怎麼能說是妙道?因此,解釋說同謂之玄。也就是說,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但老子又擔心學人功夫到了這裡,不能滌除玄覽,因而將玄一併掃蕩,說道,玄之又玄。意思是說,雖然有無同觀,但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大道體中,不僅絕有無之名,而且還離玄妙之跡,所以說,玄之又玄。功夫到這裡,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所以說,眾妙之門。至此,修道功夫至極。

為了說明忘世,不得不費些筆黑解釋。

言歸正傳,用論語、道德經培育出來的人,是什麼樣子呢?簡而言之,具有如下特質: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這樣的心理素質,不能不說強大與高尚。

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種人,無私而常存利人之心,絕不因窘困而自卑,也不以富貴而傲人。

奉行格至誠正修齊治平之價值觀,顯達則無私為公,貧寒則安分守己,有擔當,不苟且。

心靈寧靜快樂。有忘世之德,心地無私,與人與世無爭,時時方便與人,因而快樂。

以上粗略所說,的為實情,決非矯情造作。當然,那是對有真信仰者而言。

有這樣一些好處,該不該讓孩子學?


慧光2787


現在國家提倡國學教育。我們文化幾千年,有豐富豐厚的文化底蘊。

國家引導學習傳統文化,國學文化,首先作為國人應該主動去學習自己的文化。

我們現在為何要學習國學歷史等等呢,因為大家不難發現,我們是缺失的在某些方面。我們以前人家問我們長大了做什麼,當科學家,當醫生,當兵等等,現在呢,孩子的回答是掙錢或者答不上來。現在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再次喚醒讓孩子從小有文化底蘊,國人特色,學習做人做事,這是非常好的。而且我們家長如果不是老師,根本不瞭解或者對這些不感興趣,因為不懂裡面的內涵和成長意義。


小墨花開


中華傳統優秀經典,可以根據家長和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去閱讀學習。畢竟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像儒家的四書五經、十三經、諸子百家,如果讀完那恐怕要幾年十幾年吧?另外還有道家、佛家的一些優秀的經典。所以一定要有所選擇。

有選擇的去適合自己的經典,前提是選擇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道德經》是道家優秀經典、《論語》是儒家優秀的經典,都非常好,值得孩子閱讀學習。

有一套適合於孩子們閱讀的經典系列——《聖學根之根》,是經過作者精心組織彙集而成的中華傳統優秀經典集合,專門為孩子們量峰打造而成。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們,可以為孩子選擇學習,挺好的。


書香居


會,也應該!家長不但要主動給孩子讀,自己也可以好好學。《道德經》、《論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名著,蘊含在其中的精華,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文化符號,沉澱在我們的基因裡,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對中華文明的影響源遠流長。

可能你從沒直接讀過《道德經》和《論語》,但你不知道的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你已經不自覺的在運用它告訴我們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它融化在社會的公良秩序、道德觀念、價值理念當中,潤微無聲的在影響著我們。

《道德經》和《論語》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寓意深遠,原文又是文言文,所用典故離現在年代久遠。所以,在給孩子讀的時候,要有所選擇,可以從那些積極向上、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流傳廣泛的文章讀起,慢慢培養興趣。


發現教育之美


我家寶寶已經兩歲半了,閱讀一些兒歌,古詩詞和三字經,道德經和論語還沒有讀過。未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接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寶寶們只有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續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