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每一個父母都期待孩子茁壯成長,然而成長的道路卻免不了風吹雨打。有些時候,我們會突然發現孩子似乎有無盡的煩惱,他們任性、易怒,當我們想要靠近給予幫助時,他們卻無比牴觸,唯恐避之不及,這往往讓家長們陷入焦慮,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

被孩子遠遠推開,父母無可奈何,孩子也感覺很受傷。那麼,是什麼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築了起一道無法逾越的垣牆呢?怎樣才能實現和孩子順暢的溝通呢?

《如何擁抱一隻刺蝟》這本書告訴我們: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孩子,就像是一隻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豎起全身棘刺的刺蝟。我們只有用無條件的愛和耐心,才能讓孩子放下戒備,接受我們的幫助,從而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作者布拉德·威爾考克斯是楊百翰大學教授,有著多年家庭教育研究經驗。另一位作者傑裡克·羅賓斯,則在家庭成員融洽相處方面有豐富的實戰經歷。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案例豐富,語言通俗易懂,沒有過多專業性知識的闡述,非常實用。我想也正是這個原因,讓這本書能暢銷全美,並受到美國著名管理大師肖恩·科維和知名企業家裡奇·諾頓的極力推薦。

為什麼和孩子有隔閡

也許你會發現,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不再願意親暱地和你交流,如果你靠得太近,他們甚至會用各種方式告訴你,不要干涉他!也許你會想,孩子是不是在排斥我呢?

不是的!孩子其實是缺乏安全感,他需要得到父母的接納、理解與支持。只是他不會把這種需求直接說出口,而是要你去做出各種嘗試和猜測,並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和感知他埋藏在心底的獨白。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小的時候,什麼都和我說,有事情第一時間找我,可是現在長大了,和孩子之間卻好似隔著一道牆,為什麼他不願意和我說話了呢?

其實你並不孤獨,有這種挫敗感的父母不在少數。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他們對自己周圍的事物感到懷疑和恐懼,或者存在某種誤解,於是為了保護自己,會在自己的周圍築起一道道隱形的牆。

當然,這堵牆並非密不透風,我們只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就能找到突破口。就像孩子在嬰兒階段,會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會想盡各種辦法找到他們需要什麼,哄好他們。同樣地,隨著成長,孩子依然會希望父母能感知到他們的需求,只是他們改變了方式,他們會通過異於平常的語言、動作、行為、外表等方式,來間接地表達他們的需要。

我們要能夠通過孩子外在的種種表現,識別出孩子沒有說出口的需要。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透過表象識別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哪些表現是在向你發出信號,尋求你的幫助呢?

首先,如果孩子刻意地迴避你,和你保持距離,比如說話的時候不敢直視你的眼睛、沉默寡言或者經常閃爍其詞,這些都是一種無聲的“哭泣”。此時孩子需要你去主動溝通,千萬不要因為生氣,而採用同樣的方式反擊他。

另外,如果孩子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異常安靜,或者公開場合大聲吵鬧、穿奇裝異服等,都是對自身不自信,尋求關注的表現。此時孩子需要的是得到誇讚和認可。

此外,孩子還有可能通過肢體、語音語調等非語言的方式,來傳達他的信息。這就需要你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注意通過他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動作、音量等信息,去感受孩子的心聲,發掘他的需要。

最後,如果孩子突然有一

些反常的行為,比如你的孩子一向積極向上,最近卻突然開始磨蹭,那麼他很可能遇到了困惑,需要得到你的幫助。

總之,當我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們要通過種種異常的表象,去找到他們沒有說出口的話和缺失的安全感,讀懂他們無聲的“哭泣”。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消除和孩子間的隔閡

當我們知道了孩子的問題,又該如何拆掉他們為自己築起的保護牆,走進孩子的內心呢?答案是:用愛、信任和尊重,消除和孩子間的隔閡。

首先,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對他的愛沒有附加條件。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對孩子說:

“你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表現好,我才喜歡你,給你買玩具”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讓壞人把你抓走”

類似的話,我想你可能並不陌生,家長總是在給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你只有表現好、聽話,我才會愛你。

孩子接收到這樣的信息,會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你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一旦他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就會被拋棄。我想沒有父母會真正有這種想法,但我們卻總將這樣的信息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自己認為沒有做好的事情,自然不敢告訴你,隔閡也就產生了。

我想不管孩子表現如何,是否做錯了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不會因此而改變,那麼不妨給孩子一個擁抱,並且如實告訴他:

“不管怎樣,我都同樣愛你,不會改變!”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此外,我們還需要獲得孩子的信任,從而給予孩子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信任是人與人溝通的基礎,其實親子關係也是如此。怎麼能讓孩子信任我們呢?為孩子保守秘密就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很多人喜歡當眾討論孩子的缺點,甚至當著其他孩子的面,指責自己的孩子,這樣做非常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當孩子遇到困惑,自然也會選擇對你保持沉默。

書中為我們列舉了一個高中男孩兒傑裡克的例子。傑裡克每次和爸爸媽媽聊天,都會無話不談,他會聊學校的課程,也會告訴爸媽自己心底的自卑,和來自同學的壓力。而他的爸爸媽媽從不把這些話告訴其他任何人,也正因如此,傑裡克越來越信賴父母,也更願意把心事說給他們聽。

孩子對父母吐露心聲,需要莫大的勇氣,而我們只有信守和孩子的約定,才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並贏得他們的信任。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最後,我們還要用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避免先入為主。

很多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對孩子的行為,用自己主觀的想法來評判,而孩子卻沒有機會來表達出他們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位媽媽拿給孩子兩個蘋果,她讓孩子選擇一個,另外一個給自己。孩子拿起兩個蘋果,就在上面分別咬了一口。媽媽自己認為孩子是想獨自佔有兩個蘋果,覺得孩子自私,於是破口大罵。孩子委屈地哭了,原來,她只是想嘗一下哪一個更甜,然後把甜的那個給媽媽吃。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個小女孩的媽媽,用我們的邏輯,先入為主地評判孩子的想法,從而造成親子之間的誤會。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做的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只有付出足夠的耐心,才能聽到孩子內心真正的聲音。只有對孩子給予足夠的尊重,才能和諧地和孩子溝通與交流。

漸行漸遠的親子關係:消除親子隔閡,需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感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他們渴望得到愛和尊重。我們要放下對孩子掌控的慾望,像欣賞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那樣,去欣賞他們的成長。給予他們需要的陪伴和支持,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一盞明燈,然後靜待花開。

如果你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無法順暢地溝通,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當然,也建議你去讀一讀《如何擁抱一隻刺蝟》這本書,相信你也會有不小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