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農業進入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

靖邊“在希望的田野上”

深耕現代農業的“錦繡山河”

走進靖邊的鄉村田野,一派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田肥沃,一座座現代化的蔬菜大棚整齊排列、一個個大型養殖場隨處可見,一幅美麗鄉村的圖畫映入眼簾。

“十三五”以來,靖邊縣深耕希望的田野,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耕細作”織就現代農業的“錦繡山河”,農業現代化建設按下“快捷鍵”,靖邊農業進入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盤點靖邊現代農業的碩果,國字號榮譽更是不勝枚舉: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全國糧食增產模式攻關試點縣、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工作認定試點縣、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被省農業廳確定為陝北白絨山羊養殖示範縣、陝西省肉羊生產基地縣、陝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2019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52.34億元, 增長 3.8%。

事實證明,靖邊已唱響了嘹亮的田野之歌,用實力獲得了“陝西農業看榆林,榆林農業看靖邊”的美譽。

“三變改革”

為現代農業注入鮮活動力

2017年5月,靖邊縣馬季溝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引起了中省市的關注,成為全省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點,被推在了改革的前沿。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馬季溝的‘三變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田坎壁壘,盤活了沉睡的資產,充分釋放了被‘捆綁’制約的農業生產力,有效破解各種制約農村改革發展的‘瓶頸’難題,激發了農村發展新動能”。靖邊縣委書記劉維平面對筆者採訪時反覆強調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兩年多過去了,再訪黃蒿界馬季溝村,這裡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隨著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原有的田坎壁壘打破了,一切也隨之改變。很多有能力、有銷售渠道的種植大戶帶著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紛至沓來。這些對外承包的土地給村民帶來了每畝280元至350元不等的分紅收入,而不管是種蘿蔔、西瓜還是馬鈴薯,每畝地3000元至5000元的純收入,讓馬季溝村的村民分到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紅利“蛋糕”,讓他們找到了如何在土地上拋出更多“金子”的路徑。

一石激起千層浪。馬季溝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就像“春風”一樣點燃了全縣農村改革的燎原之勢。2017年至今,靖邊已經完成了183個村、1個自然村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初步探索總結出張家畔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制、馬季溝村土地股份合作、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蘇家灣村土地託管、東坑鎮伊當灣村產業服務、王渠則鎮以自然風光發展鄉村旅遊等改革模式。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推進,土地零散、地塊浪費、貧瘠撂荒、資源利用率低下、村集體經濟‘空殼’、現代農業規模化、機械化實施,發展新型農業主體、精準扶貧“拔根去本”的難題得以破解,“三變”改革紅利逐漸釋放。

在供給側改革中

推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

靖邊作為陝北糧倉的核心區,全縣有168萬畝耕地,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120萬畝左右。如何經營這塊田野,讓土地“生金髮光”,靖邊先從“種什麼”“怎麼種”入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升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靖邊縣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實施“一減五增”,通過解決“種什麼”來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年來,全縣玉米種植面積累計減少20萬畝,新增水果瓜菜10萬畝,新增中藥材、南瓜、小雜糧等特色產業10萬畝。

2019年的春天,名為“阜美靖邊”的有機小米成為最受歡迎的拜年禮物,它包裝精美,價格走俏,一斤賣到15元還供不應求,因為“有機”二字,大家把這個產品看成是來自大地母親的天然饋贈,倍加喜愛。

思路決定出路。有機小米可不是單單的加了兩個字這麼簡單,五里灣四咀村以土地託管的方式開始了一場新的農業“產業革命”,解決了“怎麼種”的問題。 該村根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將傳統小米進行優化升級,通過精心的培育認證生產出高端有機農產品。有機產品比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要求更嚴、生產難度更高,它從土壤、水源、空氣、種植技術都有嚴格要求,一個有機產品的培育認證轉換至少需要三年,可以說,有機產品的認證過程就是標準化生產的過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結合“三變改革”,以土地託管的形式大量整合零星土地,發展新型農業主體,實施嚴格的標準化種植,成功培育認證了1000畝有機小米,實現了“六統一”,形成了現代農業種、產、銷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讓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1234元。

“發展有機小米為我們白于山區的農民找到了新的出路,沒想到傳統的農產品搖身一變竟然成了致富的‘金豆豆’,每畝小米為我們帶來三至五千元的收益,我去年15畝有機小米就收益了3萬多元。”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四咀村的村民韋興寶興奮地說。

如何讓供給側改革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優勢?靖邊通過打造各類農作物高標準生產示範園,進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引領帶動全產業發展,目前已建成高寒冷涼蔬菜、山地蘋果、中藥材基地、馬鈴薯標準園、優質鮮食葡萄、有機水稻等各類標準示範園12480畝,輻射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標準園3萬畝,全方位地培育了產業體系的“制高點”,從頂層設計上為群眾提供了 “種什麼”,“怎麼種”的有效“方案”,促使全縣農業結構更加趨於合理,農業效益更加凸顯。2019年,僅東坑鎮蔬菜收入就達到6億元,農民收入大幅提高。

品牌及示範創建

為現代農業帶來“蝶變”效應

如何提高農產品“身價”,讓農產品“叫響又叫賣”?靖邊縣加快農業品牌創建。

2017年,靖邊的胡蘿蔔“遠嫁”海外13個國家,成為異國他鄉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盛產胡蘿蔔的伊當灣村民也因此一夜暴富,該村村民戶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胡蘿蔔成為當地響噹噹的致富品牌產業。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目前,靖邊共打造了35個知名農業品牌,整合農產品11項49類,共同使用“阜美靖邊”區域品牌和“靖原康”農業公共母品牌,擴大了品牌市場競爭力;全面發展綠色無公害產品,為農業品牌注入品質內涵,累計認證無公害產品24個、良好農業規範(GAP)認證31家、有機認證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7個,馬鈴薯、胡蘿蔔、蕎麥分別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靖邊縣獲得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稱號;以“舌尖上”的安全為出發點,靖邊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控制技術體系,納入追溯體系企業149多家,年檢農產品3500份以上,並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確認為“全國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為品牌創建提供了基礎保障。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為了讓農業品牌走向更大的舞臺,靖邊註冊成立了靖邊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組建了果蔬、馬鈴薯、小雜糧產業協會,實現從田間到市場的有效連接,全力助推農產品銷售。截至目前,靖邊縣已建成農產品專業交易市場12處,並在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建立了農產品直銷中心,靖邊成為陝西首家農產品供應保障進京的縣;同時,靖邊縣還建成了榆林市首家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開闢了農產品直銷新渠道,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與阿里巴巴陝西服務中心簽訂農村電子商務戰略合作協議,全縣電子商務戶註冊達180多家。2019年共簽訂農業種植訂單銷售額1117萬元,助銷大宗農產品1.786億元。到今天,靖邊馬鈴薯等農產品已飄洋過海遠銷13個國家和地區,農業品牌帶來的“蝶變”效益正在凸顯。

“樣板農業”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示範引領的作用。走在靖邊的鄉間田野,到處是星羅棋佈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在示範引領、品種引進、技術推廣、產品營銷方面發揮了“四量拔千斤”的作用,讓全縣農業實現“同頻共振”。目前全縣共建成各類農業園區35個。

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靖邊建成各類示範村鎮,示範聯合體、休閒農業示範點共140個。正是這些“樣板農業”和示範村鎮成了引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排頭兵”,引領全縣農業進入現代化發展軌道。

培育新型農業主體

發揮“主力軍”的“頭雁”效應

2019年雙“十一”期間,靖邊黃土之戀農產品有限公司在網上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完美地演繹了創業史上的銷售傳奇。該公司是一家從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年銷售額達500萬。

靖边农业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

發展現代化農業,離不開新型農業主體。靖邊縣以家庭經營為主體,著力培育龍頭企業、職業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大眾創客等新型經營主體,使農業生產和經營逐步向多元化發展,實現了從傳統農業一家一戶單打獨鬥到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的歷史性轉折。目前已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800人,職業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萬元左右,靖邊被認定為“全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和“全國農村實用人才認定試點縣”;註冊合作社近1389家,培育示範合作社44家,培育家庭農場184個,年培訓農民2萬人次以上,培育省市龍頭企業27家。發展電商企業180多家,從業人員1萬餘人,目前累計線上售額總額達5.2億元。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靖邊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助推靖邊農業不斷走向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生產軌道。

注入科技元素

為現代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盤點靖邊農業的諸多變化,科技是催化農業蛻變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靖邊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研發轉化農業技術成果27項,其中19項技術獲得省政府科學技術和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靖邊縣馬鈴薯、玉米、小雜糧等作物累創15項全國單產紀錄。已完成旱作農業推廣項目12萬畝,屬全市推廣面積最大、農戶接受程度最高的縣區。正在全力打造10萬畝旱作農業基地、10萬畝標準化馬鈴薯種植基地、1萬畝富硒蕎麥種植基地和10個千畝特色產業種植基地。累計推廣高產集成技術百畝示範試驗田24個、千畝示範片28個、萬畝示範方8個。推廣夏菠蒂馬鈴薯、紅金川胡蘿蔔、鄭單958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42個,推廣全覆膜、水肥一體化、無人機噴灑農藥等新技術18項。生豬、羊子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業機械化率達到74%,全省第二。年指導推廣測土配方技術面積95萬畝左右,配方施肥面積85萬畝左右。隨著標準化生產、節水灌溉、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三沼”綜合利用等綠色生產方式的大力推進,靖邊農業科技生產體系逐漸形成。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靖邊現代農業之路越走越寬,打造榆林現代農業示範縣的號角已然吹響!全縣上下現已形成合力,力爭用3至5年時間將靖邊打造成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全省現代農業先行區、鄉村振興示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良好農業規範示範縣和知名優質農產品輸出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