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四十岁左右的人辞职换工作,换行业的多呢?

褚逸飞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这样的一个年龄层次来换工作为什么换行业?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换行业啊。

那么换的原因其实叫我们叫四十不惑,这样的一个年龄换首先要考虑的几个条件吧,第一就是个人的喜好跟个人的兴趣,另外就是会考虑个人家庭的平衡,包括这个整体的收入。还有一些人会考虑个人的成就感。等等,之所以每个人转型一定是个人的某一方面的需求,没有满足没有得到,所以才会去转。

这里面要跟大家讲明白的,其实叫有一句老话,隔行如隔山,还有一句话叫隔行不隔理。

也就是我们大部分的职场伙伴在转型的时候,其实不管年龄的是转型,有几个基本原则一定是做熟不做生,即便是你看起来它像是换了一个行业,但是你会发现它所使用的工作的技能能力是没有变化的。

比如说一名销售他换了一个行业,但是他做的岗位还是销售销售他具备的能力是与客户的沟通技巧,沟通能力跟应变能力,谈判能力。

只要他这一个人这些能力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管他是在医药公司做销售,还是房地产公司做销售,还是日用品公司做销售,那它其实本质用的内核的能力没有变化。

反之会有极端,就像大家所说的,可能是换了一个行业,甚至他的岗位也换了,甚至他所用到的核心能力也完全变了。如果是这样的转型跟跨行是我们极力不推崇的,那如果他是这样的做,无非是有更极端的目标或者他个人所需求在里边。

比如说他放弃了原有的行业,放弃了原有的岗位职务,放弃他那原有的擅长的能力。他愿意从零开始,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从0开始,那证明这一份工作对他有另外的极度的吸引力,比如这里的工资是原来的三倍5倍,比如这里有他想要的跟家庭的平衡的大量的自由的时间。

所以我们大家看到的是40岁左右,包括35岁到40 45这之间,大家的换工作,职场转型,看似都换了一个行业,但是其实他所用的内核能力没有变,没有变化。

所以我们看的是表象,不是内核。

希望这样的解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生涯助梦人


为何感觉四十岁左右的人辞职换工作,换行业的多?

我就是70后,去年到今年已经换了第二份工作了,还在试用期。

1.四十岁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很大,在某一个行业呆久了,感觉工作都很安逸了,只要工作还能继续,很少有人去辞职。都是在自我感觉到危机了,多学点自己爱好擅长的知识,各个厂子都会裁员,随着年龄增长,都是被淘汰,或是被迫的万不得已才辞职换工作。

2.换行业是一切都归零,从新滴开始,能有这份自信都是经过自己思虑再三,才能有信心的决定,去面对现实。目前的招聘都是18岁到35周岁的工作,四十多岁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便是找到了都很难坚持下去,毕竟新的工作,隔行如隔山,新的环境都需要去磨合,新的工作环境,工作之间的同事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三个试用期过了都不一定能适应。

3.有点资金都想自己干点实际性的工作,都想自己能够去创业,但是现实很残酷,假如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会更迷茫,一家老小都要面临着经济危机,这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人必须考虑的困境和因素。

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可以评论讨论。



淡出视野3456


哈喽!我是“打工在线”!打工20多年,专注各种打工话题,今天分享话题:为何感觉四十岁左右的辞职换工作,换行业的多呢?

这个问题问对人了的哦!真的适合自己回答,好像就是说自己一样的。近几年,换了几份工作,也经历换行业的,下面说说自己换工作,换行业的经过。

其实在以前,年轻的时候,自己到没怎么换工作的,最开始深圳工作连续干了9年,后来经朋友介绍换到浙江工作,又是连续干了5年的,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换工作,换行业。

第一次投简历找工作(以前工作,都是人介绍的),说一下招工作之前的工作岗位,工厂生产负责人(负责正个工厂生产管理)。是跨行业的,当是只是觉得工作性质自己能够胜任,就简单写了简历,投了应聘,不曾想第二天有人打电话给我去面试,后面竟然成功了,别人看中的是我的经验,是家刚刚满一年的小公司,管理上混乱,需要有管理经验的人员,我丰富的经验,让公司老板很是信服,所以虽然是跨行,也没有关系,自己也有信心,有自信的啊,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结果证明自己真的可以。

后一次又是朋友介绍,相当于挖墙脚一样, 是自己以前的老本行,也是刚起步的小公司,大家以前也都认识,都是行业圈子里面的 。还是和以前一样,负责整个生产(包括除业务以外所有方面工作)。这家公司请我去,主要是圈子内,知道自己做过什么工作,靠行业口碑好,有能力的

再一次找工作是别人网上看到我的简历,邀请我过去面试的,这次换工作岗位了,改为行政工作岗位,刚开始我没有同意(前面公司因为生意不好搬走了,自己没有去),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考虑几天后,自己还是答应去工作了。这次自己能够成功入职,是自己的工作经历,有外资军事化管理模式的经历,也有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的工作阅历,才能够吸引公司招聘的。

还有一次找工作,是自己网上找的,是跨行业,岗位到是不陌生,但是后来实际上与自己认为的相差很多,几乎可以说是陌生的 当然自己后面也是很快就熟悉了的。当时应聘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工作技能(每一次新工作 ,会让自己不忘学习),得以应聘成功的。

以上是个人经历,总结一下,有几点:

1:工作经历是招牌。

2:行业圈内口碑是广告。

3:经验、技能是标配。

4: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能力是硬核。

四十岁左右的人,多数人,要么掌握专业技能,要么积累很多经验,要么打造个人影响能力,有一定个人的品牌效益。这样的人,属于最抢手的,而且大部分属于挖墙脚的方式挖走(高薪),通过猎头,还有拖熟人介绍,这种类型的较多,成功率也高。一般挖墙脚,都会提高很多薪水的,不少人就是这样换工作的。

四十岁左右的人,绝大部分打工已经10年以上,工作经验,阅历丰富,掌握一部分资源,利用工作的平台,建立打造好自己的人脉圈。时机一到,就是可以立即换工作。

四十左右的人,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也提高了自己能力,把握机会能力,合理利用工作平台学习深造,拥有更多知识和人际关系。工作关系接触广,看到的东西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要觉得哪个行业有发展,有潜力,机会来临就会立即换工作,换行业的(虽然是换行业,其实之前都有接触和了解的)。

四十岁左右的人,就算是一般打工的,已经太熟悉打工环境了,为了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水平,不得一次又一次更换工作,甚至更换行业,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这个年龄段的人,是压力最大的人群,上有老,下有小,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现实情况。不得以,

用最简单的方法,换工作,换行业,哪里钱多就往哪里去。

四十岁左右的人,多少会有自己品牌宣传,多少会有自己能力沉淀,有自己的成熟的社交圈子,一方面有大量市场对他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在寻找机会突破,所以看到四十岁左右的人换工作,换行业比较多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或者对你有一点的启发。还在打工的各位,欢迎分享更多的打工话题,同为打工人,“打工在线,一直在线”!欢迎加入打工在线,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发哥打工在线


我今年32了,从事建筑行业,公司属于国企,职位如果没有大的机遇很难再往上走了。现在也挺迷茫,常年在外,不能照顾家里,老婆辞职在家带两个孩子,家庭矛盾其实挺大的,我不能陪伴我两个闺女的成长,但由于这份工作收入尚可也不能冒然辞职,我也一直在想我再干几年后是不是还要从事这个行业。如果我到了40岁我肯定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工作,可以照顾家庭,行业尽量能干自己熟悉的,如果没有的话只能换或者自己干点小买卖啥的。当然这些前提是我40岁或者我36、7岁之前所挣的钱能够把孩子养大才行,如果不够,啥都别说继续搬砖吧。


小粉小嫩的爸爸


其实40岁的年纪在中国是一个尴尬的岁数。但是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年纪,稳重成熟也有眼光了,这个年纪在国外是正创业的年纪,而在国内很多年轻人创业,说实话都是被成功学大师忽悠的。

武汉名小吃一面窝,一个人可以操作。 本人专业从事面窝小吃七年多,算是改进面窝原创人。说实话真正好吃的面窝是有独家配方的,市面上很多炸制的面窝根本上不了台面。前几年做单一面窝一个摊位基本月入万元,请人帮忙的话,管理五六个摊位还是很轻松的。这两年做小吃的多了,收入减少了,但是味道还是在线的。 要做好吃的面窝,有很多注意的细节: 原材料的选择,米、黄豆、调料、油;独家配方比例;磨浆机的选择与调试;根据气温调节磨浆米浆; 炸制火候控制; 当然了,这是商业用的技术,家用就太麻烦了,如果你想做正宗面窝,可以了解一下。以上纯手工打字,原创,希望可以帮到那些小吃创业的朋友。关注我主页视频。





豫乡村阿亮


你应该去夜市走一走。当你以为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在好好休息的时候,还有人在为了赚钱而奔波。要不是为了赚钱,谁愿意深更半夜在街上赚钱。有人推着板车在夜市边上叫卖,一个糍粑、一碗米粉,能够赚几毛钱,一天能够赚一百块钱收入,都需要很“拼命”。

你应该去车站走一走,那里总是人来人往,夜里 还有人在候车。很多人都有向往远方的梦想,可是远方真的有那么好吗?多少人,漂泊他乡,天天思念家乡。你羡慕那些大城市里的人,他们也许还在羡慕你的生活。钱多钱少,每一样工作,都有好处,也有坏处,做久了,都很烦恼。

你还可以去菜市场看看社会底层的人,去桥洞里看看乞丐的生活,去和父母聊一聊未来的打算,去了解穷苦家庭的生活......不一样的生活场景,会让你改变自己的心态,会尝试着去理解这个社会。




AndyInfernal


感觉四十岁找工作换行业的多,我觉得这个需要分析一下他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里有个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论,包含了人一生的完整发展过程,他将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期(出生至14岁)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2、探索期(15岁至24岁)

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3、建立期(25岁至44岁)。

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4、维持期(45岁至65岁)。

个体已经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职位、工作和单位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个人主要应巩固已有的地位并力争有所提升。

5、衰退期(65岁以后)。

该阶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闲转移。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退休和开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寻求新的满足点。

所以40岁的时候,处理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很重要,无论换什么职业都需要自己做出合理的思考规划,也有可能侧重好好陪陪家人,对人生的后半段会很重要哦。


奔跑吧小杨


我正面临这个问题,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2002年始,进入服装行业已经19个年头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至2014年,职业经理人阶段,共13年;

这期间,完成了原始积累,买房,买车,结婚,两个孩子,均在这个阶段完成,换过工作,整体上讲精力充沛,一切皆有可能的。

第二阶段2015年至2016年,创业阶段;共2年

创业迟了些,但还是高举高打,投资数百万做男装,在行情下行的局面下,血本无归,及时刹车止损。行业有话,职业经理人创业十创九败,另一个刚进门。

2017年2019年,职业经理人阶段;共2.5年

转身回来,抹掉面子和里子,继续上班,这次回归市场,也可总结自已失败的原因,做的有声有色,似乎一切回来了……

2019年2020.3,创业阶段1.5年

识人不慎,被逼到再次创业的路上,这次比前几年稳当了些,觉得还不错,计划2020年再开几个店,慢慢小规模可以做起……一场疫情改变一切,改变了一切。

痛定思痛,改行。因为折腾不起了。折腾不起了。

未来将迈入职业经理人阶段(即将上班,未来如何,待定)


嘉俊成


四十岁是人生的中转阶段,适合决定今后的人生价值

一是四十岁,孩子已经到了高考阶段 决定了孩子是否成才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父母也进入60岁以上的老年阶段,该到孝敬老人的时候了。这个阶段是家庭角色最为关键时期。二是事业也到了瞻前顾后阶段。如果这个时期不管是体制内的,打工的,个体的都该是大阶段总结。如果是体制内你还是个小科级干部,就该转行,因为肯定以后不可能有再高升机会。如果是打工的,还月薪3000.就得考虑是技术不行还是企业待遇太差,应该转行转企。如果是个体户,这个年龄已经干十几二十年,还是不尴不尬年入几万 就得考虑转行或者开公司找能人。三是这个阶段人的性格,爱好,社交圈都进入成熟阶段,婚姻更是进入成熟期了。家庭的单子实际更重了,孩子,配偶,老人对你的依赖是最重的;事业也是到了可以下结论是否成功的拐点。如果你是成熟的人,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你自身的条件,一定会决定,改转就转,该上就上,错过了一生都会错。


绅士宝贝


40多岁的人换行业的话,很多原因可能是压力大。最大的可能是原来的行业赚不到钱。也不排除。在一个行业做久了。想换一换工作方式。但是绝大多数是因为压力大。在原来的行业没有赚到钱。40多岁。小孩也长大了。各种开支很大。加上这个年纪的人,大部分买的房。又有房贷车贷。40多岁的人,父母也有六七十岁了吧?如果父母双全的话,还需要养父母。生老病死都需要花钱。反正各种原因会导致一部分40多岁的人想换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