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何“天时”排最后,为何“人和”最重要?

A一路向北A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次序排例,还是很有道理的。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人的因素,才是主导事物走向的关键因素,事物因人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原因,而地利与否,天时顺应,都只能居于次要因素。

毛主席讲过“人定胜天”,实际上就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与地利,与天时的关系。

人的问题解决了,人的思想统一了,人的意志坚定了,人的队伍团结了。那么,人就可以克服不利的地利环境和天时影响,同时巧妙地利用地利,天时提供的有条件和时机,就会去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最终的胜利。

当然人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不能去跟地利的不和,天时的不顺去蛮干,而是运用智慧去利用它的优点,克服和消减自然环境中的缺点,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人的意识和人的意志,决定事物的成败,天时和地利只是可利用的外部条件。





云中一击


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开的,同时,也是与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要对老百姓实行仁政,掌握大义,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则四方之负其子而至矣。”(《 论语·孟路》各国人士都来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现今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财呢?

★拓展: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证,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 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追梦小卒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备受人们关注,但是三者到底哪个更重要,也是众说风云。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述过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他的观点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是出自孟子思想,他是根据军事方面来分析的。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从军事角度对三者进行了分析,明确的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起决定性因素,是最重要的。次之是地利,最后是天时。这句话其实间接地又指向孟子的另一理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包括劝解君王要行“仁政”这些老生常谈的观点。

按照孟子的说法,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封锁的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地势险峻就可以长盛不衰的,而老天爷的想法,我们更是琢磨不透,命运也不会随你的想法改变,只有行“仁政”,获得百姓拥戴,才能万古长存。

从这里就能看出孟子的思想,首先天时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排第三,地利并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排第二,而民心所向,方可成就万代基业,所以人和排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天时、地利、人和只说,因《三国演义》才被人熟知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概念,正是因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才广为流传。书中观点,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

为什么这么说呢,书中曹操起步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红极一时,他获得了天时的帮助。而孙权呢,出生在江浙地区,那里土地肥沃,民众安居乐业。而刘备就很好解释了,虽然在地域和时间上没什么优势,但是他占了“人和”这个特点,我们都知道桃园三结义,这正是刘备拥有“人和”的体现。

按道理说,刘备不过一届布衣,卖草鞋的,他和曹操孙权等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阶级的,但是最后形成三国鼎立,可想而知“人和”的重要性。

而最后吴蜀两国的失败,也在于他们失去了“人和”。

当然不是说曹操等就没有“人和”的帮助,想反,曹操手下谋士武将众多,个个对其忠心耿耿,只是他们三个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侧重点不同。

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可以看出人和的重要性,是高于其它两个因素的。

这三个因素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没错,这三个因素也常常被我们赋予现代意义。现代企业如果想要成功,缺少这三个因素也是不行的。

天时、地利是一个企业创业初期所需要具备的,这很好理解,创业机遇,选址,等等都是这两个因素决定。

人和,则是决定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这里凸显人和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过很多企业,一开始顺风顺水迅速扩张,这就是占了天时和地利的优势。但是当企业庞大到一定程度,其中开始出现浑水摸鱼之辈,贪得无厌之人,慢慢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是“人和”的重要性。

从这点可以看出,“人和”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特别高的。


我们不管做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都缺一不可,尤其是“人和”,这个因素决定了我们最后的失败成功与否。这也是为什么孟子主张“人和”为第一位,告诉我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闻香书坊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听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反之则会陷入孤立,孟子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层层推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我觉得与《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前者内部团结为重,后者侧重团结外部。两位圣人是以军事为前提提出这种观点,那到底这三者哪方面最重要,后世人也争议纷多,只能说要想成功三者缺一不可,但团结还是最重要的。

就是在现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和"也是成功的要素,试想谁不想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工作呢,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正义感的人或领导,总是不由自主的令人敬佩和向往。有这样的人在总是充满凝聚力,成功是肯定的。


听风轩主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两者之所以一起出现是因为歇后语: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释义】王八的眼睛只有绿豆大小,一只绿豆放在它的眼前,它只能直盯盯的看向对面才能看清楚,所以就出现“对眼”的情况。

【用法】用来形容两个人互相看上对方,但是带有贬义,不会用来形容好事。


龙泉坊笑笑


我用简单的话语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天时?天时就是我们所说的好日子,也就是我们现实当中,做生意开业所选的“黄道吉日”,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选一个吉祥的日子开业,希望自己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什么是地利?地利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位置,我们大家做生意都想选择一个好的位置,人流量大的位置,例如:火车站,飞机场,市中心等等。这就是地利。

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呢?选择再好的开业日子都不如一个好的地理位置,这说明了位置很重要。

为什么又说地利不如人和呢?好位置大家都想要,并不是所有的好位置都会带来好生意,也有不好的位置生意红红火火,也有好位置生意冷淡,这又说明了事在人为,经商之人一定要和颜悦色,与顾客就像朋友一般,不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服务做好了,利益才会长久。

有句话:和气生财。这就是说经商之人把自己经营好了,生意才会兴隆,财源才能滚滚。

我是张祖林,文化爱好者,学者,关注我,一起交流学习和成长。





张祖林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实际上,以上两句话是相辅相成的,理解这两句话需要逆向思维。

天时比地利重要,地利比人和重要。

但天时是改变不了的,地利相对来说可以改变,人和的主动性就完全由自己掌控。

所以,从主观能动性性上来讲,我们要更多的发挥人和的因素,其次发挥地利(空间)的因素,最后才是考虑人是天时(时间)的因素。

当我们充分的考虑了“时间”、“空间”的因素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宇宙观。因为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当我们再加上“人”的因素的时候,就做到了“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孟子说的这句话原意为:打仗的时候,有利的天气比不上有利的地形,但是有利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孟子并不是军事家,而是儒学家。孟子说这句话是要借此来表达他的政治主张:人心向背很重要,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为什么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而“天时”是最次的呢?那是因为——同在一片天空下,天时相当,且人力难以改变;民心相差,且易变。

天时人难变

天时说白了就是天气、时令。天时靠人力是难以改变的,夏季就是夏季,冬天就是冬天。虽然不同的两地天时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你无法改变天时,他也无法改变天时。人力无法改变天时,但天时自己却会改变。今年你这儿天时好,收成不错,但保不齐明年就闹蝗灾。因此,在天时面前,人人平等,靠的是运气!

地利人选择

地理优势其实也是难以改变的,但为什么地利比天时更重要一些呢?那是因为,我们对地形地势有一定的选择权。两军交战时,一方可以通过选择在险要的地势处设防,而另一方也可以避其锋芒,绕道而行。但地利仍要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是不如“人和”重要。

民心易变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群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天时人难变,民心却是容易改变的。统治者若施行仁政,天下顺之,若施行暴政,则亲戚畔(通“叛”)之。

总结

天时我们无法改变,地利虽能够选择,但还是要受制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唯独人心易变。在客观条件(天时、地利)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人心向背就是决胜的关键。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追寻远方的诗


孟子曰:天时不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成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旨在说明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人心的向背,强调“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这里“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上下齐心协力之意。


壹读易读


天时为天道,自有其永恒不变之定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人和为灵动和祥,人为因素为关键,天机已定,成事在人!人和事事顺,人和业业兴,人和家家福,人和人人乐!人和四海升平!敬天爱人,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三元相生相助相敬,方可乾坤万古长青,太平永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