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肖戰和 AO3 事件會發展成這樣?

肖戰事件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不過它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要接受它還是要有些思想準備的。

我們從 “飯圈 暗語”裡的秘密開始說起

比如這些縮寫 XZ、SCP、YYS、你看得懂嗎?


為什麼肖戰和 AO3 事件會發展成這樣?


正文

追星也是有門檻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一小部分文史類的書籍是買不到簡體豎版的,只有繁體橫板,對於一般讀者很不友好,讀一本小書也像大部頭一樣難懂(強調:只是一小部分)。

與之相似的就是飯圈的“暗語密文”。他們喜歡用縮寫、諧音、代稱。圈外人很難短時間內搞清楚他們說的什麼。

其實“暗語密文”和“繁體豎版”是一個套路,都是准入門檻、權力壁壘。

你只有啃下了這些繁體書,才能做深入研究(強調:不是說繁體豎版不好,只是說部分客觀效果)。這樣小圈子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壟斷學術權力。

其實我之前寫的《比“青年大院”更可怕的是方可成的俄羅斯套娃》講的也是權力壟斷。那篇文章裡的門道,更精彩。我在本文末附連接。

但是和學術圈不同的是,飯圈創造了准入門檻,但是沒有創造真正的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原因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他們太低幼了。

學術圈壁壘再高,還是有人願意啃,還是會收穫很多尊重。飯圈就不一樣了,沒有價值,大多數人並不在意他們。

而舉報正是他們創造價值的方式,就像沒長大的孩子一樣,你不關注我,我就強詞奪理的砸爛身邊的一切。雖然這是負價值。

這和追不星追星其實沒有關係,現在的偶像明星其實是消費主義塑造的快消品。粉絲通過偶像這一抽象概念,形成了一個想象的飯圈共同體。追星變成了一種社交,粉絲成了自我的標識。

這其實是消費主義對人的規訓,他們以為自己在追星,實際上是尋找自我定義與群體關係。

如果說中產精英的關鍵詞是焦慮,那麼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的關鍵詞就是迷茫,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是誰,給自我下個定義,給自己在社會群體找個位置。

而消費主義鑽了這個空子,告訴他們自己是誰,比如你買了蘋果你就跟用安卓的不一樣,你穿了耐克就跟穿安踏的不一樣,你追的哪個明星,都是對自己的定義。

在定義自己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對自己在社會群體中的定位,融入了集體。

至於為什麼消費主義有這個空子可鑽,你仔細想想是什麼的缺位。


危險的偶像明星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飯圈其實是一個高效率的自組織系統。有“站姐”負責公關,有“產糧”負責製作物料,什麼控評、反黑等等內部機構分工明確,層級清晰,甚至還有審查財務的“審計組”。

其效率之高,有些都比不了,並且廣闊的中國好像除了,也只有飯圈有這樣的組織了。

我剛瞭解到這些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大材小用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70多年前,民國的時候,這種自組織系統是用來鬧革命的啊。不信,你可以翻翻黨史,不同的是,如今的飯圈組織實在是低幼化的讓人尷尬。

這套自組織系統為什麼只在飯圈產生呢?很簡單,你在別的領域搞一個試試,分分鐘請你。

所以呢,飯圈的領袖,明星其實是處在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本身實力一般,紅的快,去的也快,只能靠臉吃飯,還被資本把控,想賺錢又不想擔責任。

最重要的是他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到底駕馭著一股什麼樣的力量,如古人所言:“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當這群幼稚的人掌握瞭如此高效的組織,又沒有強大的、領袖把控,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早晚會出事。

今天你不讓他們舉報,明天他們還會用其他的方式砸爛這個世界,比如之前的“為國出征”,只不過那次砸對了,沒捱罵。

追星只不過是消費主義給他們套上的馬甲,權力壁壘和價值舉報才是這套低幼系統組織系統的核心。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被迫

沒見過世面的他們只有這樣才能感覺到自己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啊。

最後,一個彩蛋,

哦,本來是有的。不過因為技術原因發不出來,就這樣吧。可以去公眾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