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为何规定“非刘氏不得称王”?

史事春秋


刘邦晚年对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起了猜忌之心。韩信最终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也相继被铲除,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曾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身亡。

刘邦为何做这样规定呢?无非是想把全国掌握在刘家手里,让自己的子孙万代统治中国。统治阶级就是特权阶级,能割韭菜,不停的压迫人民,这样的好处当然自己家人最好。

另外,在晚期韩信自恃功高,确实不太听话,在打战期间就多次要挟刘邦,比如要刘邦封他为韩王他才派兵去救刘邦。韩信有没有想谋反,史学家没有定论,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个人认为他是有想过的。韩信的行动让刘邦心惊胆战,韩信死后英布等异姓王被逼谋反,这些更让刘邦下定决心。但归根到底都是刘邦的计谋,除去异姓王才是他到目的,就算没人谋反他也会让别人谋反。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刘姓子孙最后还是发生了八王之乱,自家子孙自相残杀。





珞珈山下话青史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真要细究起来,“非刘氏不得称王”这句话,既不是刘邦临终时说的,它的原话也不是这样说的。刘邦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据《史记》的记载:“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暂且不去管这些小细节,我们姑且来讨论:刘邦为何会颁布这样的规定?

01.刘邦制定这个“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规定的背景:

在楚汉争霸战争时期,刘邦为了最大程度地孤立项羽,拉拢各路诸侯,于是允诺称帝后会对他们,进行封王封侯。

到了西汉建立的初期,还存在的诸侯国有8个。据《史记》的记载:“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

还有一个,是先前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封的临江王共敖。刘邦称帝后不久,这个临江王就叛变西汉,被消灭了。

刘邦分封的这些诸侯王,他们的封国,多则一百多城,少则三四十县,总面积比朝廷直辖郡县还要多。而且各王都拥有军队,行政、财政自专,表面上是西汉的朝臣,实际上是西汉朝廷不能控制的独立军阀,对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果不其然,在西汉建立后不久,各个异姓诸侯王就先后叛变西汉。先是燕王臧荼,后是韩王信,接着是楚王韩信,最后是梁王彭越以及淮南王英布。总之,这些异姓的诸侯王,不是叛变被杀,就是逃离西汉朝廷,投降了匈奴。

在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平叛之后,刘邦得出了一个结论:异姓诸侯王,容易叛变,还是分封自己同姓的刘氏子弟为王。刘邦认为刘氏诸侯王的封国郡县并存制,会比异姓诸侯王的封国郡县并存制,更加有利于西汉朝廷的统治。

所以,刘邦颁布“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的规定,他出于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刘邦认为封刘氏为王,会比封异姓为王,更加有利于西汉朝廷的统治。

02.刘邦希望后世子孙,都能够过得比别人更好。

抛开帝王的身份,刘邦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底层家族中,并不受父亲看重的一员。

但是,现在呢,偏偏就是这个不被父亲看重的刘邦,成了整个刘氏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刘邦身份上的巨大转变,对于他的心境,以及看问题的立场,都有了很大的影响。

换一句说,刘邦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有着炫耀自己权势的意图,有种扬眉吐气的报复快感。这点并不是不可能的,刘邦也是普通人,也有着很多底层人物的心理。

刘邦除了炫耀自己权势的意图之外,也有着为刘氏子孙考虑的因素在内。

刘邦是从底层小人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才登上皇帝位置的。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再过自己以前的生活。

所以,干脆把刘氏子弟封为诸侯王,这样就可以保障他们往后的生活。

03.总结:

刘邦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既是为了巩固自己刘氏一族的统治地位,也是为了刘氏子孙的未来考虑。

刘邦的这个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汉初期异姓诸侯王,独立于西汉朝廷之外的政治问题。给西汉后来的皇帝进行削藩,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但是,刘邦认为封刘氏为王,会比封异姓为王,更加有利于西汉朝廷的统治,其实是错误的。刘邦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诸侯王存在对于西汉朝廷的影响。诸侯王的问题,也给西汉的后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王之乱,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史记》


老爹有话说


都知道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诛杀了很多当年为他打江山的有功之人,主要体现在他册封的那些异姓诸侯王身上!

在得知燕王卢馆造反以后,高帝十二年(前195年)春二月,刘邦派遣樊哙领兵攻打卢绾。同时,宣布废黜卢绾的燕王之封,并分封自己最年幼的皇八子刘建为新的燕王。

不久,刘邦按照当时的仪式,杀白马告天盟誓:“不是刘氏家族而做了王的人、没有功劳未经册封而当了侯的人,天下共同诛杀他!”这就是著名的白马之盟。

这道盟誓一共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封王只限于刘氏家族;其二,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没有经过皇帝批准,不能封侯。

白马之盟一方面体现了刘邦对异姓王的彻底失望,就算是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发小,最终也选择了背叛。另一方面,这道誓约也并非只针对卢绾,很有可能也是为了约束对吕氏的膨胀。后来,陈平、周勃发动政变,诛灭吕后的族人,也正是以白马之盟为合法性依据。

最后,刘邦立下白马之盟,本质上是对分封制度的极大限制。刘邦当初之所以要封王、封侯,都是不得已为之,其实他内心还是向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秦朝制度的。为了防止有人在他死后滥行分封,任意削弱中央集权,他必须对天立下盟誓,将封王、封侯的准绳尽量收紧。封王只限于他的子孙后代,封侯只限于对朝廷有大功劳的人。


野史共享


刘邦晚年将刘氏诸侯们叫过来举行家庭聚会时,杀了一匹白马,让大家对着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次起誓,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当时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等到真正需要它时,便忍不住惊叹:哇塞,感谢某某某的先见之明!

白马之盟,便属于这一类。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谈,“非刘氏不得称王”这几个字背后的深意。

一、刘邦认为天下都属于刘家,实施白马之盟可以帮助后代掌握国家

《史记》: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刘邦问父亲的这句话,表明他将天下都看作了自己的产业,这种家天下的观念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刘邦关于分治天下的看法。

刘邦和秦始皇是同时代的人,他亲身体验了周朝分封制带来的弊端,同时,他也亲自见证了六国贵族对于郡县制的抵触情绪。

所以,在刘邦上台后,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郡国并行制。

从白马之盟咱们可以发现刘邦的想法很简单,他告诫自己后代将刘氏任命为某某王,然后再将异姓功臣任命为某某侯,这样一来便可以建立起以刘氏为主干,异姓功臣为枝丫的汉家天下。

二、诸侯王威胁到了皇权

《汉书》: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阶段,他这个汉王和楚王韩信、韩王信等人地位职级上是相等的,这样做造成了两个很尴尬的局面:

1、领导的手下职级上平起平坐;

2、手下们会尝试自己是否也能取代这个和自己平级的人。

对于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而言,手下的大臣们随时都有实力和动机来推翻自己,这无疑不是刘邦想让自己的后代面对的情景。

所以,刘邦在自己为后代做规划的时候,带头示范了一下如何将汉初分封的八个异姓王中的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五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汉书》: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

“非刘氏不得称王”短短几个字,便表现出了刘邦教导后人如何“外收军权”的具体做法。

三、为了防止吕后谋夺汉家天下

刘邦晚年,曾经让周勃他们去杀樊哙,理由是事先有人告诉他,樊哙可能和吕后合谋,夺取汉室基业。

老夫老妻了,刘邦对吕后知根知底,他一方面需要吕后帮助自己刘氏管理天下,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去世后,吕后会夺取汉家天下。

刘邦为了牵制自己老婆,便想借助这种手段来阻止吕氏渗透到朝廷中,他想只要刘氏掌握住了国家的命脉,便可以掌握住国家的走向。

结语

刘邦“非刘氏不可王”的遗训,更多的是他家天下观念的意识集合体,这种依靠契约精神来约束权臣和后代的做法,符合统一王朝发发展需要,却不具备足够的约束力。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1】《史记》

【2】《汉书》


脑洞趣味历史


刘邦48岁起兵(公元前209年),五十五岁做了皇帝,辛苦打下天下,创建的基业,五十五岁在那个年代都是长寿的人了,打下江山来之不易,为了汉朝长治久安和他子孙的后代长久统治,他要吸取秦朝灭亡教训,以及项羽重新分封天下之后,为什么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他要设计一个让汉朝长治久安的政治制度。

历史有个典故“烽火戏诸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旦周王有难,其他诸侯要勤王的,后来其他诸侯吞并其他诸侯领地慢慢做大,危机到周王室,到战国七雄周王室被秦所灭,周王室国祚延续791年。项羽灭秦国之后学周武王分封诸侯王,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领地分配不均,诸侯王之间有矛盾,为了利益诸侯王之间互相攻伐,项羽也不能调和诸侯王之间矛盾,战争不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项羽在对诸侯王征伐中过于残暴,不得人心。导致天下诸侯反对项羽的人越来越多,刘邦趁机出奇兵出汉中,和其他诸侯一起灭了项羽,刘邦刚得到天下之后,不得不学周武王一样,把天下一半领土拿出来不情愿分封给和他一起灭项羽的功臣们,其余地方仍旧照秦朝制度设置郡县,有朝廷派官吏直接管理。

公元前202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联名尊汉王刘邦为皇帝。天下安定,分封的王也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似乎天下太平,但太平之下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刘邦心里也清楚,他活着时候,其他的王畏惧他。他死后,儿子做了皇帝,这些异姓王还听他儿子的吗?这天下还会不会姓刘很难说了,他要提前考虑身后事了。

这些王里刘邦最畏惧楚王韩信,所以除掉韩信,其他诸侯王不足为虑了。韩信、彭越引诱长安被杀,其他王造反被刘邦灭。各国的王被灭之后,这些王的领地如何处置,摆在刘邦面前,如果把这些土地也依照秦朝制度设置郡县,有朝廷派官吏直接管理。假如汉朝和秦朝一样,国家发生动乱,刘邦认为汉朝很可能和秦朝一样很快灭亡,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刘邦还不能完全相信郡县制,他更相信血缘纽带,最后还是选择把这些土地分封给刘氏宗亲,共分封八个宗亲为王,八个王都有自己军队,他们职责平时管理好自己的封地。如果国家动荡,皇帝有难了,这些宗室亲王派军队勤王。

这就是刘邦设想汉初政治制度。




话地理谈历史


刘邦在“楚汉战争”时,为了笼络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激励将士用命嬴得战争胜利,采取了“裂土封王”的策略。韩信、黥布等多人被封为王,因获封为王的众人非与刘邦同姓,史称为“异姓王”。

刘邦在攻灭项羽建立汉朝后,多位“异姓王”谋反或涉嫌谋反而被刘邦剪除。由此,刘邦认为异姓封王权势过大极易反叛,所以大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因是刘姓皇族自应维护朝廷、拱卫中央。

也加之,在刘邦晚年皇后吕稚和吕氏子弟权势越来越大,刘邦也担心自己死后吕氏篡位。所以,刘邦召集众臣,杀白马盟誓:只有刘姓皇族子弟可以封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但刘邦死后,吕稚马上破坏了“白马之盟"大封吕氏子弟为王。吕后死后,忠于刘邦的众臣剿灭了谋反的“诸吕”。后来,刘邦所封的刘姓诸王也为自保和争夺皇位,爆发了“七国之乱”。


林城布衣10001


是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永远稳固,刘邦临终前,他创立的汉朝面临的是如何巩固皇权,如何巩固中央集权,经过秦末的战争,刘邦集团涌现出一大批功臣,这些人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猛将,特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张敖等异姓王,他们都有自己的封国,有自己的军队和行政体系,连封国的人口和税赋国家都无法染指,其权势地位“去皇位仅一阶耳”,其他的功臣猛将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封国,在自己的小国里,他们就是主子,就是君,所以,他处心积虑的消灭了几个功勋卓著的异姓王,同时,他又吸取了秦朝不封建王国而在天下叛乱时没有藩王拱卫的教训,大封同姓藩王,以达到宗室的力量可以抗衡功臣集团的目的。

刘邦在临时之前,已经充分意识到太子刘盈孱弱,不足以驾驭那些百战沙场的功臣猛将,所以,刘邦只能寄希望于由吕后以及她的外戚集团来抗衡功臣集团的骄兵悍将,但是他又深知从自己起自微末,在战争中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吕雉,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和狠辣果决的手段,从她处死韩信,彭越的霹雳手段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太子刘盈虽然孱弱,但是有了吕后的撑腰,皇位必然能够稳定,同时,刘邦也担心吕后过于强势,导致外戚专权,危机刘盈的地位,所以,他特意在临死之前设“白马之盟”,把“非刘氏不王,非功不候”作为整个汉朝的国策和政治遗嘱,以此来限制外戚和功臣集团的坐大,使双方能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互相制约。


狼的影子716


白马之盟不是刘邦临终前约定,应该是在平定英布前后发生的事,盟约内容是非刘氏不得为王,非军功不得为侯,违约者,天下共击之,并有一条“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记自《汉书》,就是说功臣子孙永受特权。从内容看,真实性可疑,有人认为是功臣诛诸吕后捏造出来的,也有认为是真的,说它是汉初天下格局的定海神针。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白马之盟的核心内容,最先见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可看作它是皇室与诸侯瓜分天下的誓言。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保障功臣的利益,来使他们拱卫皇家,拱卫皇家的重要方式是“非刘氏不得为王”,皇家在功臣的保护下,也受到约束,就是非军功不得侯。不是皇帝想封谁为侯爷就能封的,后来世事变迁,局势多变,但汉朝初,国家的稳固,危而不颠,与这个盟约大有关系。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齐心协力打倒危害王朝的捣乱者。

刘邦以项羽分封下的诸侯王,逆袭打倒霸王,夺取天下,得天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大力相助,又沿袭分封的呼声,立国初先后分封了韩信、韩王信,卢绾,英布,韩信,臧荼,彭越等异姓王,随着天下安定,皇权独尊的意念和天下急需统一方针施政恢复元气的需要,刘邦开始逐步铲除诸侯王,最后只剩长沙王吴芮因实力弱和张良保护,以及近境有南越等原因等得以保存。在此过程,对铲除的诸侯王封地,刘邦以儿子等至亲分封填好各地的空缺,大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加了一把锁,就是白马之盟,在平定英布的过程,与诸位同行打天下的功臣约定。这也是后来陈平周勃诛诸吕的上方宝剑。

约定虽然对拱卫汉朝朝廷有了明显的作用,但它的反作用也在后来逐渐出现,比如分封同姓王,有刘邦的盟约保障,以致诸王尾大不掉,形成地方势力,吴王刘濞甚至可以自铸钱币,权倾天下。经过文景武三代努力,也经历了七国之乱和中央地方的多次角力,分封之祸到武帝时才消除,事物有正反二面,凡事有弊必有利,能到什么作用,要看如何善用,和后来者怎么取舍弥补了。


南方鹏


所谓的“非刘氏不得称王”并非刘邦临终前提出来的。《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历史上刘邦在登上皇位后和群臣以斩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白马之盟的核心就是确保只有刘姓可以成为天下的王。通俗来讲就是,白马之盟是刘邦和群臣约定,共诛心怀不轨者的誓言。白马之盟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必须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约的意思。

白马之盟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的歃血为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它们的大义都是泛指结盟。刘邦的白马之盟可以说好处多多,以一条盟约可以实现三个目的,堪称一石三鸟之计。

一、为自己铲除异姓王找到合理的借口

历史上起义军覆灭秦朝后,又短暂的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楚汉争霸时,刘邦借着手下众多将领与背叛项羽的诸侯王而打败项羽取得天下。所以在战后刘邦不得不对功劳最大的将领们封赏为王。但之后刘邦又对诸侯王们心存疑虑。刘邦认为诸侯王们都是不稳定因素,他害怕他们危及到自己的江山。所以刘邦开始着手翦除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韩信、其后彭越、英布、韩信、臧荼、卢绾等王皆一一被其贬杀。本身刘邦这种鸟尽弓藏的做法让人十分的鄙夷。但刘邦有了白马之盟后,起码表面上刘邦不至于那么难堪,起码他给了自己一个借口。

二、对宗族分封做铺垫

刘邦建立汉朝后,虽然沿用了秦朝的一切体系。但在行政体系方面,刘邦虽然同样沿用了郡县制。但与此同时刘邦也照搬了分封制。因为刘邦把所有的异姓王都铲除之后,他发现汉朝对于天下的控制力还是太薄弱,除了关中地区外,汉朝影响力实在低的很。在边疆地区则更显得鞭长莫及。所以刘邦为了加强汉朝对于天下的掌控力度,因此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制,以保刘氏江山稳固。

三、给汉朝添加了一道保险

白马之盟的内容有两条。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有一句话叫做“封王列土”。又叫裂土封候,裂土,指的是分割出一块土地,封王,则便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合在一起就是割据一方而为主。在秦朝以前各诸侯王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秦始皇平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整个天下重新归一。刘邦既然继承了秦朝的疆土,那么他就绝对不允许汉朝的疆土再度分裂,整个天下的主人只有刘氏一族,所以刘邦才规定“非刘氏不得称王”。因为刘氏封王那天下依旧还是刘氏的天下”。但异姓封王那么他的领土就永久不属于刘氏了,更危险的很可能还导致天下再度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那种诸侯王割据的纷乱局面。所以刘邦的白马之盟对于汉朝来说是一道坚不可摧的保险。这才是白马之盟最关键的原因。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刘邦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在剪除各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的殒命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征讨英布的过程中受了伤。可以说,在这种时刻刘邦深刻体会到了异姓诸侯王反叛的隐患。毕竟之前的韩信、彭越、张敖、卢绾等人基本上多有一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英布真实的起兵作乱,也让刘邦意识到他的担心是正确的。异姓诸侯王作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有很大程度会非常剧烈。如果不是他早早地解决了韩信和彭越,几家诸侯王一旦联手,那么可能以他的兵力也很难压制。所以,他在最后的时刻规定‘非刘氏不得称王’,这是为了防止后来的君王滥封诸王,引发祸患。

第二,从政坛的角度看来。其实,刘邦立下的这项规定也有私心。作为开国之君,刘姓皇族的创始者,后世如果不立异姓王,那么江山就会一直在刘姓家族中传承。其实刘邦也意识到了同姓王也有可能作乱。比如在分封吴王刘濞时说“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无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邦认为天下同姓一家,可以从宗法血缘的角度限制诸侯王的造反。而且,就算是同姓诸侯王造反,江山也会在刘氏手中。从他的角度看来,这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看出刘濞有反相后也没有即刻诛杀,防患于未然。所以,可见刘邦的这种安排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