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离北京放罢了炮三声,凉纱轿坐着我一品卿。我的名讳叫三刘墉,外人送号闯祸的精。我的家可不在北京地,那千里遥远住到山东。家住山东青州府,刘家大院有门庭。老爹爹名讳刘统勋,他一人保过三个朝廷。一保康熙和雍正,又保万岁名乾隆。老母亲她本是郭门女,她受过皇王的亲口封。

这一段呢,是豫东红脸王张枝茂老师《刘墉二下南京》里的一段表家唱段。《刘墉下南京》是豫剧传统剧目。多以豫东调为主,相信很多戏迷朋友都听过吧。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曾记得少时麦收时节,老家来了一班唱戏的。在村东头搭起来了戏台。那时候小,喜欢热闹,便和几个小伙伴跑到戏台底下一通乱闹,唱的啥咱也听不懂。只知道咿咿呀呀老半天……

关于《刘公案》

《刘公案》也叫《刘墉下南京》是一部经典的豫剧作品。这部戏在农村演出较多,可以说任何一部戏曲的演出频率都无法与之相比。它分为:《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怒铡许翠屏》等多个片段。刘墉系列的戏曲作品,在豫东一带以及苏鲁豫皖交界处传播量极为广泛。在这一带剧团演出刘墉戏是必唱的。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关于《怒铡许翠屏》

《怒铡许翠屏》是刘墉被贬到南京处理的第一件大案。为什么会被贬呢?我们都知道刘墉是出了名的清官“白面包公”。铡太师,铡西宫惹怒皇上这才贬到南京做个江宁府。出任江宁府,头一件事点卯,大皇庙降香。降香是什么呢?大体上是祈祷神灵保佑一方平安。降香回来的时候,偏偏遇到了许翠屏,许翠屏干嘛呢?丈夫去世,送殡。我们都知道古代迷信,白茬棺挡道居官不幸。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于是刘墉停轿细问分明。这一问不容小觑,哪知是太后的干女儿,这下了得,碰到钉子。我们知道刘墉也不是省油的灯,太后干儿子,出京来太后又特意带了几件宝贝。得知原委,刘墉大街抢棺材。经过一系列的走访摸排终于调查清楚,原来是许翠屏和表哥杨洪有染,俩人合伙毒死了丈夫张禄,而这一幕恰好被义士刘青看到。结果可想而知,许翠屏被刘墉怒铡。

刘墉戏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说到刘墉戏为什么受欢迎?大体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刘墉系列戏曲作品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观赏性十足。咱们先说仝三峰仗着老太师关系,强抢民女。老太师护短庇护,按道理来说,太师没有杀人,罪不至死,可是刘墉联想到平日里太师仗着女儿受宠,在朝里上欺天子,下压文武卿一怒铡了太师。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再来说刘墉下南京会总督的事。刘墉更衣换装带着孟义高升大摆銮驾前去会总督。在此之前呢,总督府提牌官前来江宁府,不给银子不开封。到了总督府,高俊成让刘墉一步三叩首前来拜见。我们知道旧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同时呢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象。这些都容易与老百姓产生共鸣。我们看整个刘墉系列,刘墉所铡之人多是达官贵人,狗仗人势,位高权重的。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刘墉不畏强权,铁面无私。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2.唱腔设计规范,行当齐全。我们都知道刘墉是生角。而这部戏重点就是生角,刘墉在演唱时,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刚柔相济,高低声相衔接接,浑厚朴实,耐人寻味,对观众有种别样的吸引力,给人一种听不够的惑觉。板式腔调变化丰富,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唱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家放,又细腻人方,唱腔大气,唱词朴实,高亢激扬,荡气回肠,听起来很过瘾。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3.刘墉人设清官白面包公。而三千岁刘墉正是清官代表。历史上的刘墉真真切切是个清官,先后担任过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和江宁知府等职。为官期间,刘墉基本秉承了父亲刘统勋的正直干练与雷厉风行,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顿,为百姓做了实事。就像《血溅乌纱》里的严天民以及《包青天》里的包拯……被后人赞扬!

浅谈豫东调《刘公案》,豫剧永恒的经典,为何如此受欢迎?

4.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有了深厚的观众感情,刘墉系列作品不火也不行。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结婚唢呐班演出,都会吹奏刘墉系列唱段。值得注意的是梨园春金奖擂主孙祥雨《刘公案》一唱走火之后,好多戏迷爱好者争相模仿。

小豫说

个人觉得豫东调《刘公案》尤以张枝茂,刘新民老师唱的经典。张枝茂老师的《刘墉二下南京 尤其是表家一折更是唱出了豫东红脸的精髓。刘新民老师的《刘墉会督》《刘墉下南京》等都是不可逾越的经典。谢庆军老师《刘墉回北京》洪先礼老师的《刘墉会督》以及《刘墉审鬼》索文化老师的《刘墉抢棺材》以及《铡西宫 等,都是坊间老百姓口耳相传的经典。

总结

纵观《刘公案》这部戏主题立足于“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忠孝爱民”。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是传统就不会过时。加大豫东调《刘公案》 传播力度,在尊重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我相信这部戏会越来越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