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把人逼成“廚神”,這些廚房操作的致癌風險,你可別忽視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老師變成了主播,家長變成了班主任,更讓大家都變成了廚神!吃什麼都只能自己動手,油煙可真沒少吸。祈福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蔡綺純博士提醒,炒菜時產生的油煙含有許多有害物質,可能提升癌症風險。

營養科杜豔平醫生在近期的線上營養諮詢中,也發現患友們日常食材儲存及烹飪等環節存在不少誤區,許多致癌物都被忽視了。

這4個用油誤區你可能經常犯

1、油煙可能導致肺癌

研究顯示,中國女性肺癌的確診相關因素就包括了廚房油煙氣。當籽油、豆油加熱到270℃至280℃時,產生的油霧凝聚物很可能具有致癌性。

疫情把人逼成“厨神”,这些厨房操作的致癌风险,你可别忽视

建議:煎炸時油溫控制在200攝氏度以下,不要超過2分鐘;少用煎炒等容易產生油煙的方式;打開吸油煙機,保證廚房通風。

2、省油、不洗鍋都可能增加致癌物

很多人為了省油,會用炸過東西的油來炒菜,或為了省事,炒完後第一道菜後不洗鍋,直接接著炒下一道。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產物,繼續使用時致癌物更是急劇增加。

建議: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將鍋認真清洗乾淨,再炒下一道,油不要反覆使用。

3、過過油更好吃,但不健康

很多人煮菜時,喜歡先將食材在油裡過一下,覺得這樣色澤明亮、氣味香濃。這種烹調方法十分不健康,攝入過多油脂造成血脂異常或肥胖,也是致癌高危因素。

建議: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血脂異常或肥胖者應減少至20g以下。

4、儲油不當也會產生致癌毒素

植物油中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若放置太久會氧化形成酮、醛等有害物質,在心血管方面危害尤其大,甚至致癌。

建議:買油時挑新鮮日期或小包裝。油壺裡的油儘量在1周內吃完,避光儲存,別放灶臺上。大桶油蓋子要擰緊,同樣避光儲存,開封后 3 個月內吃完。

不想被癌症盯上?自查是否有這4個飲食壞習慣

腫瘤的發生其實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飲食習慣會導致患癌風險增加?天天宅在家裡如如何科學選購和保存食物?

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蔡綺純積累了多年腫瘤內科治療經驗,尤其擅長惡性淋巴瘤、鼻咽癌、肺癌及宮頸癌等常見腫瘤治療。對日常一些容易“招癌”的飲食壞習慣,她提出了以下4點溫馨建議,大家請收好:

1、喜歡吃滾燙的食物,易導致食道癌

調查顯示,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硬食、快食或飲酒。食物溫度超過60度容易燙傷食道粘膜,長時間如此易引起食道病變。進食時,請把食物放涼了再吃,不要狼吞虎嚥。

疫情把人逼成“厨神”,这些厨房操作的致癌风险,你可别忽视

2、常吃隔夜剩菜,吸收不到正常所需營養

剩菜儲存不當易腐敗變質,也可能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建議不要一次性煮大量的菜,葉菜如果短時間吃不完,可先風乾表面水分再用保鮮袋裝好放進冰箱。

3、常吃醃製食物,易中毒易致癌

醃製食物會延長食物的儲存期,但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鹽會轉變成致癌的亞硝酸鹽。一般來說,在醃製幾天到十幾天之內,亞硝酸鹽含量達到高峰,但至2-3周時又會慢慢地減少。因此,喜好吃醃製食物的朋友,可以選擇在醃後的1-2天內或等到20天后再吃,但腫瘤患者最好還是不吃醃製食物。

疫情把人逼成“厨神”,这些厨房操作的致癌风险,你可别忽视

4、食物部分腐爛也不要吃,否則因小失大

有些珍惜食物的朋友,會保留髮黴腐爛食物看起來“還沒壞”的部分繼續食用,但其實我們看到的發黴部分,其實是黴菌菌絲完全發展成型的部分,在其附近,還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黴菌存在。因此,食物部分腐爛發黴時,無論程度多輕,全部丟掉不要吃。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