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MS能不能打敗谷歌GMS?

2月24日,華為在巴塞羅那召開了一場純線上的發佈會,除了發佈多款硬件產品,華為HMS生態也終於在海外亮相。從去年全球市場受阻之後,業內便一直傳言華為要做自己的應用生態,以應對安卓手機在海外市場對GMS的依賴。那麼華為在海外的HMS究竟有什麼目標,又能不能夠達成呢?

從2019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華為在海外銷售的新機就無法再預裝谷歌的GMS服務,也就是海外用戶再華為手機的時候,不能在使用包括搜索、應用商店、地圖、郵箱、視頻等在內的谷歌服務。消息確認之後,華為手機海外銷量受到巨大影響。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再當時就預計,2019年華為手機在國際市場出貨量將下降40%。而按照2018年的情況粗略估算,2019年華為海外市場出貨量預計下降4000萬至6000萬部,這樣的數據量會影響到華為手機在海外的整體生存。

華為HMS能不能打敗谷歌GMS?

事件發生之後,華為在內部緊急成立了HMS生態項目組,發起了HMS會戰。這個項目組從不同部門徵集人員參與到HMS服務的開發。有媒體報道,這個項目組的加班程度比其他部門還高一個檔次,任正非經常親自到場瞭解項目的進度。

2019年8月華為在東莞舉辦開發者大會,首次提出了HMS生態。我們先來簡單嗯瞭解一下HMS。HMS生態採取的是自有應用+開放能力+開發者生態同步推進的策略。所謂自有應用,包括瀏覽器、雲空間、智能助手、華為音樂、華為視頻等,這些應用的月活都是過億級的,另外還有華為錢包、華為主題、華為閱讀等,月活也都在幾千萬。

HMS Core簡單說就是華為向開發者提供的能力接口,為開發者做底層服務的。比如說Map Kit,並不是華為自己做了一個地圖應用,而是把底層的地圖能力開放給開發者,從而節省他們的開發時間。在2月份開放的HMS Core 4.0,除原來的14項能力之外,還增加了機器學習服務等能力。目前接入HMS Core加入華為生態的應用已經超過5.5萬款。

而HMS生態的最後一部分就是廣大的第三方應用,也是HMS能不能在海外成功的最關鍵因素。用戶在移動終端上要消費內容和服務,最終就是靠應用來實現的,應用的數量越多越全那麼用戶的體驗就越好。目前華為海外市場的應用分發主要靠應用市場AppGallery實現。由於華為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再加上早早在170多個國家上線,AppGallery在全球擁有4億活躍用戶,僅次於GooglePlay和AppStore,有了世界第三大應用商店的資本。


可是要建設一個應用生態的難度可想而知,之前就有三星、黑莓等試圖挑戰谷歌的統治地位,都沒有成功。當一個Wentel體系成熟的時候,其中的開發者作為既得利益者,就會本能的去維護這個系統的穩定。

雖然全球眾多知名應用像Facebook、Twitter、Ins等都宣佈要入住AppGallery,但這並不意味著HMS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應用只是不想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從全球開發者數量上來看,華為HMS生態有130萬,蘋果的開發者數量超過2000萬,安卓的開發者數量比蘋果還多。很顯然,生態建設不會一蹴而就。海外手機預裝華為移動服務,只是HMS生態萬里長征中的第一步。

如果分析HMS和GMS誰更能打,首先得明確華為HMS的使命究竟是什麼。是要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上打敗谷歌,還是為了手機全球出貨同時保障用戶使用體驗,目前來看肯定是後者。

HMS是華為在不可抗力下被逼無奈的選擇,是GMS無法使用後的救火隊長。華為必須面對用戶使用需求,但在任何國際合作夥伴都可能受到影響的前提下,華為只能自己站出來發展一套各方面都齊全的服務,HMS是為了自保採取的防禦性政策。作為一家在硬件領域有巨大優勢的廠商,再做自己的系統應用並不是最佳商業戰略。

華為HMS能不能打敗谷歌GMS?

華為和谷歌進入到零和博弈的競爭。每在海外銷售一臺華為手機,就會多一個HMS用戶,同時可能少一個谷歌用戶。2019年華為手機海外出貨約1億臺,同時在這一年華為正式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並在全球市場中保持增長。谷歌能不能承受這一損失是個很大問號。用戶購買並不是由應用服務唯一決定的,還是對華為手機和其他安卓手機之間的選擇。特別是作為5G元年的2020年,用戶很可能優先選擇5G體驗更好的華為。

華為推出HMS讓行業看到了獨立服務體系的甜頭,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關上。事實上,早就有多個國內手機廠商在佈局面向國際市場的移動服務生態。如果三星和OV米這些手機廠商,不願意再把服務收入向谷歌拱手相讓,移動應用的版圖恐怕更加難以預料。

華為HMS能不能打敗谷歌GMS?

2019年8月,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如果美國不能開放安卓系統,我們只能自己承擔生態的建設,生態建設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估計要兩、三年時間才能完成。這預示著競爭將存在相當長時間。不過搭載HMS的5G版榮耀V30已在歐洲上市,疫情過後的手機銷量佔比,或許能讓我們看出一些端倪。

我曾經講過對華為鴻蒙系統的看法,關注微信公眾號“真像大白”,回覆“鴻蒙”就可以看到。我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又回來了。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只要有大家在,我會一直說下去。我們下次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