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再親密無間的人也不要幫寶寶做

這件事,再親密無間的人也不要幫寶寶做

“中國式”的口對口餵養在我們上一輩的養育中很常見,到了我們這一代,隨著衛生意識的加強和輔食設備的便利性,這種現象已經瀕臨“絕跡”。但很多家庭中,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尤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老人,依然會習慣性地堅持這一做法,相信也因此引發不少矛盾。

我家寶寶一歲之前一直是純母乳餵養,過去這段時間,我覺得母乳不僅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更是媽媽“哄娃”的最佳利器,餓了、困了、鬧小脾氣了……沒有什麼是一口奶解決不了的。而且隨需隨取,24小時恆溫,還省去了挑奶粉、試水溫、衝奶粉、洗奶瓶、消毒等各種繁瑣的操作,一個人就可以掌控全盤。但自從寶寶添加輔食到母乳的退出,餵養方面的問題也就越來越難掌控了……

其一是營養問題,可能是上一代人經歷過物質匱乏時代,對於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維生素之類的沒什麼概念,所以婆婆往往會覺得孩子能吃、多吃就是福,哪怕是大米飯也能喂得津津有味兒。這個時候雖然會有分歧,但畢竟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寶寶吃好,只要我們自己肯費心捯飭、寶寶也剛好賞臉,婆婆多半也是樂於配合的。但衛生方面,從觀念的不同到習慣的養成,就不是一時半兒可以妥協的,至少我們家到現在還在磨合期。

這件事,再親密無間的人也不要幫寶寶做

記得第一次用奶瓶給寶寶餵奶粉,我拿著奶瓶又是清洗又是消毒,忙活半天,準備欣慰地看著急不可耐的寶寶將新出爐的“無菌口糧”消滅掉,不料婆婆一把接過,在我沒有半點防備的狀況下,“好心”吸了一口,一句不燙了就秒速塞進寶寶嘴裡……等我反應過來,寶寶已開始抱瓶暢飲,瞬間感覺自己有種前功盡棄的無奈加無助。

從那以後,為防止這種事情再度發生,又不傷到老人家的面子,我一方面開始處處自己以身作則,一方面委婉懇請家人不要與寶寶的口糧直接接觸,寶寶的餐具儘量與大人分開等等。好在家人都還算開明,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也有了明顯的轉變,偶爾“不合格”的地方,無傷大雅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地過去了。

隨著寶寶徹底斷奶後,對食物的好奇心和嚐鮮感空前爆棚。看到寶寶食慾好,一家人自是欣喜不已,巴不得儘自己一切所能去滿足這個小胃口。為此,我會盡量在家備一些寶寶這個階段適合吃的小零食,並多次叮囑家人讓寶寶飲食有度,注意衛生。本以為一切安排妥當,讓我大跌眼鏡的是,今天下班回來,竟看到婆婆正在將嚼爛的花生豆,口對口送進寶寶嘴裡,正當我以為自己可能看錯了的時候,婆婆主動跟我“炫耀”她給寶寶餵了好多花生,怕卡住都是嚼爛了喂的,寶寶超愛吃的……此刻看到寶寶傻乎乎正吃的一臉滿足的樣子,瞬間又心疼又生氣。

這件事,再親密無間的人也不要幫寶寶做

在這種情況下,帶著情緒跟老人家講道理多數是行不通的,他們會認為我們假乾淨真矯情,會翻出“舊賬”云云我們小時候也是這麼餵過來的,不也長得好好的之類的,更有甚者還會委屈巴巴地覺得,孩子大了翅膀硬了開始嫌棄起他們了,一個不小心我們還成了白眼狼。

孩子的健康耽誤不起,有些話還是要找個恰當的時機,或者找個方便溝通的人把問題的嚴重性講清楚,相信真正疼兒孫的,還是會識大體的。

說不衛生、不講究,聽到這些很多人會覺得被傷了自尊,容易誤以為是一種有針對性的嫌棄,但其實問題的嚴重性遠不止於此。口對口餵養的過程中,大人要將食物嚼碎,勢必要分泌大量唾液,即使是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口中也會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中的部分有害病菌對已有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成人來說影響不大,但對免疫力還未健全的幼兒來說,長期潛伏存在感染的風險。如果家人不巧是患有能通過唾液傳播的疾病,後果就更不堪設想。

更何況,這種看似是對寶寶進食的援助,還很不利於寶寶的咀嚼能力的鍛鍊,而且被咀嚼過的食物,嚼得越碎,營養成分流失越多。讓寶寶吃了營養成分已流失又攜帶細菌的食物,真的有點得不償失。

過去可能是缺乏輔食利器和科學餵養指導,養成了不好的餵養習慣可以理解,但當下早已今非昔比,一些不好的傳統帶娃經驗也有必要與時俱進了。

拋開大道理不說,相信誰都不願意吃別人咀嚼過的食物,哪怕時過境遷。每次聽到大人提起我們曾經也是這麼過來的,心裡依然會有些膈應,更何況還要冒著疾病傳染的風險。所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請停止欺負沒有是非分辨能力、不懂拒絕的小寶寶,真正的愛都是有安全距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