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学习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人总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进步。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带回来一本书《人生第一课》。这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课,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第一课。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的一篇《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更是让我获益良多。

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时光从来没有驻足等待过谁。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走进学校,我总是感慨良多,时时会想起当年寒窗苦读的自己。而自己的身份也从孩子变成了家长,做的事也从读书变成了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使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很短,有时候还倚着劳累,需要休息,让孩子自己玩耍。孩子的起居生活靠着家里的老人帮忙照应。以为孩子上学了,有老师教育,就没我们家长的事了。其实我们都错了。孩子的成长是立体的,既需要老师的教育,也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

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俗话说,三年一个代沟。何况父母与孩子之间差着二十多年,那何止是一个代沟。有时候,孩子会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们总是噗嗤一笑,觉得好玩,也用成年人的思维,时而不理他,时而敷衍回答。自从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更多耐心,去倾听,去理解孩子。应该放低自己,让自己的心理回到跟孩子一般大的时候,返老还童似的,用同理心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同理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打个比方,没有哪个成年人不知道一加一是等于二的,但在孩子心里,他可能就不理解为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生硬的告诉他:一加一就是等于二,记住就行了。

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成年人的世界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总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尽量少走弯路,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匆匆来到这个花花世界,不是为了最后的离开,而是享受人生这个过程,要活的精彩。我们大人也要向孩子学习,保持一颗童心,发现生活的美好,在有限的时间里,陪伴孩子成长。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灵魂伴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