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時代”已到來:不是錢不好賺,只是賺錢的思維變了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

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

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

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

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

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

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暴利時代”已到來:不是錢不好賺,只是賺錢的思維變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

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


2

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

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交易實際是個很簡單的事, 是我們自己把它弄複雜了!包括那些對大勢誇誇其談,無所不知的“天才們” ,包括那些對做莊內幕瞭如指掌,操盤細節完全掌控的“神秘人”,他們寧願編些故事,胡猜亂蒙,也不肯真正面對市場,來調整自己的行動,就算大機構老總若有這個毛病一樣會死得難看,因為每當你自以為是的時候,市場就會很快讓你明白:誰才是老大!

尊重市場、擺正位置、控制風險、順勢而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水平的確不好,看不懂,不做也罷,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是人,不是神!

一個交易高手一定會同時具備兩種能力:

一是善於把握時機,瞄對目標

二是有堅強良好的自律能力。

把握時機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你是否能夠在市場中賺到錢!但可惜你不能每次都把握對,有時是你在錯誤的價位上進行了交易,有時是市場突然的變化超過你的想象,有時是打矇頭後乾脆進行自殺式衝鋒,這時,唯有自律可以讓你擺脫危險之地。


3

記得有一位交易大師說過:

可憐的輸家呀, 首先是時機掌握不對,被套進了麻煩的交易中, 而後又在缺乏自律情況下,陷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節制和自欺欺人。做交易, 你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這一切,很簡單,但需要把她變為你的習慣。尊重市場,遵守規則 無它!僅此而已!

莊家最怕你不貪婪、不恐懼,因為過度的貪婪和恐懼是莊家戰勝你的武器。

正如每個人的心念均有物理力,若在主力讓你感到恐懼時,你若真的產生了恐懼感,實際它的力量已經到了你的心念裡了,肯定會對你起到不利作用。

反之,你心態平和,先讓他們去廝殺,主力總有累趴下的時候,到那時,你雖然是弱小的代表,但也可毫不費力地戰勝它,使你成為真正的主角。

“暴利時代”已到來:不是錢不好賺,只是賺錢的思維變了


4

我們常常會陷入某種擺脫不掉的窘境,你看好並買進一支股票,希望它馬上飛漲,可是它卻往往不會上漲,並且長期橫盤,甚至下跌,然後擊穿你的止損位,而當你按計劃止損時,它卻又會馬上飛漲。

碰到這種事,我們會說,下次等它回調再買入吧。當你又發現目標的時候,你會對自己說再等等,它可能會回調。

於是你等著,可它卻牛氣十足拒絕回調,於是你又一次感到失落,如此反覆多次,你的信心開始動搖。

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技術水平太差,於是你拼命的學習,結果是使自己原本不多的資金又少了許多,當你學習到了新的交易技巧時,你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之前的操作技巧太差了。

於是你又信心十足地回到市場,可是好景不長,你又一次被套牢,此時主力不僅套牢你,而且還會充分利用市場上大眾的恐懼心理在這麼低的價位逼迫你交出廉價的籌碼。

你20元買入,下跌到15元你賣不賣,再跌倒10元你還不賣、8元、6元……你賬上的市值難道成為零嗎?

此時你真正地感覺到了“地獄”般的痛苦,而且,當人在恐懼的時候,又往往會變得非常愚笨,這時你一定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股市如人生只有經歷震盪才能走向平和,炒股只有經歷盈虧才能步入成熟。

“暴利時代”已到來:不是錢不好賺,只是賺錢的思維變了

實際上,當市場本身出現過度恐懼的時候,正是賺錢機會到來的黃金時候。你本來手握著一支大牛股,但由於市場上不斷的折磨或恐嚇使你始終生存在迷茫中,明明手中持有的股票能得到可觀的收益,卻又在最低位拱手相讓。

相反,在股價處於高位時,主力又會充分調動市場人士的貪婪心理,打開他們的想象空間。

選股票好比馴馬,當你一旦騎上它,開始的時候是不會聽你話的,它一路狂跑,忽快忽慢,時上時下,甚至折騰得你非常沮喪時方可罷休。

但你只要不為之所動,它便不攻自破,當你要割肉賣出或沒有賺到錢準備更換又一熱點股票時,請你再等上三天,只要你能靜心,一切干擾你的因素往往又會煙消雲散。

因“肉身”之人再加上超過其它動物的思維想像力,而且往往容易陷入不利的處境中,更易出現錯誤的思想關聯,並將表象引入與事實相悖的歧途。因為大多數人們的貪婪欲始終難以滿足,而且得到的越多其慾望的級別越高、範圍也越廣。


5

散戶弱市生存法則

弱市生存法則第一條:忘記成本,不要怕割肉

我相信散戶在日常操作中最重要的一個考量標準就是成本,主要表現在只賣賺錢了的股票,10%以內的虧損很少會割肉。

沒有止損止盈線,即使有止損和止盈線也是圍繞成本線上下百分之多少展開。對於成本的重視就構成了散戶最大的弱點,因為實際上買賣股票有且只有一個因素,就是未來看漲還是看跌,漲有多少空間,跌有多少空間,而不是說根據成本計算因為這票賺錢了就賣,虧錢了就拿著。

就好比對機構來說,成本就是昨天的淨值,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他們比的是跑贏指數和跑贏同行,他們做買賣的唯一參考因素就是這票後面的空間有多少,並且他們對投資組合的理解絕對是散戶比不了的,基金經理是對組合負責而不是個股負責,所以割肉對機構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你沒有看錯,機構也經常割肉)


弱市生存法則第二條:股票恆久遠,價值永流傳

但和散戶交流,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也不知道未來會漲還是會跌,就放著咯,反正總會回來的。”

這種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鴕鳥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把頭埋進沙子,以為自己看不到了就是安全的。但其實鴕鳥的身子還是露在外面,危險該來的還是會來。

所以這邊就涉及到了被套之後的另一個問題,這個票的價值是多少,值不值得你這樣拿著,千萬不要學鴕鳥把頭埋進沙子不看以為就會安全了。

有些公司行業在衰落,市場在萎縮,業績在下降,之前大牛市估計就是靠著一個故事炒上去的。

這種票我估計要想回到高點這輩子可能都沒希望了,比如48塊的中石油,60多塊的中國遠洋。這個時候如果不肯割肉離場的話,正確的做法是換股,換些在弱市裡也可以靠公司業績慢慢漲回來的股票。


弱市生存法則第三條:知道自己買了什麼

可是散戶又會問了:“我怎麼知道這公司有沒有價值?”

我一個朋友,拿出幾倍於自己一年工資收入的錢去買一個股票,然後買了被套之後問我這公司怎麼樣。

我說當年你買個車看著看那比這比那,結果買個股票連這公司是幹嘛的都不知道就下這麼重的手。所以說,買股票要對自己的錢負責,對自己買的東西要了解。

其實簡單的瞭解一家公司都用不了一個小時,下個最近的年報看下管理層討論,去百度找份券商的研究報告,不要看他給的目標價和財務預測,就看研報中講公司基本面,行業基本面和最後那幾句風險提示的那幾部分。

這樣你就對公司有個比較清晰的瞭解了,然後拿張小紙,簡單列出你決定買這家公司的原因,列的出來就買,列不出來就不買(千萬別光用腦子想,懶得寫說給老婆或老公聽也可以)。

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工作,對該領域非常瞭解,並且認為這個領域是不錯的,那恭喜你,你已經把很多散戶踩在腳底下了。你只要把對自己工作領域及其周圍相關領域吃透,少玩自己沒把握的,那你在選股上甚至都不輸於專業的研究員。


弱市生存法則第四條:謹慎買入,謹慎抄底

大多數的散戶,尤其是大媽們,喜歡看盤面和熱點炒,整天就在不同股票之間的k線切來切去,這在牛市是可以賺到錢的,但在弱市,熱點切換很緩慢,很多時間都沒有熱點,熱點來了也小漲一波就過去了,所以這個時候追熱點要極其小心,稍有不慎就幫別人站崗了。

用句傳統名言就是:多看少動。甚至對於你研究的很仔細的股票也是如此。

如果你又從股市外面拿了另外一筆錢準備抄底,那我只能勸你謹慎謹慎再謹慎。

散戶大多死在山頂,高手大多死在抄底,你又能知道自己比高手更厲害?抄底如何避免不抄在山腰上是所有炒股中最難把握的。

世界上有數不完的大佬最後就死在抄底上,而且抄底是屬於左側交易,即使你判斷正確不久後會反彈也必須忍受一段最後的黑暗,這個時候對心理的折磨沒有在證券市場摸爬滾打幾年我覺得是很難忍受的。做一個趨勢中中間的一段是最明智的選擇。


弱市生存法則第五條:勿聽大師,獨立判斷

市場上不管什麼時候,總有所謂的大師。

但是股票市場沒有永遠的大師,只有永遠的贏家和輸家,而即使那些贏家也不可能每隻股票都賺錢,每次市場判斷都正確。

真正的大師都在忙著賺錢,並且知道自己不可能每隻股票都會漲,不可能每次判斷都對,所以也不會給你亂推薦。

如果真有大師,我們要請教的是分析的方法和買入的原因,而不是買什麼,什麼時候賣這些的。

歸根結底,唯一會對我們錢負責的人只有我們自己,只有基於自己的判斷去操作,錯誤之後回顧才能學到些東西。那些剛入股市聽大師炒股虧了之後安慰自己當交學費的還不如捐給希望小學呢,除了知道這個大師靠不住還能學到什麼呢?

如果在弱市裡,散戶能堅持這5條,那麼我覺得你已經跑贏很多散戶了。而事實上,不僅在弱市裡,在牛市裡也是應該堅持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炒股方法,股市沒有捷徑,有的只是勤勞的汗水。


弱市生存法則第六條:緊緊抓住高人的手

高人是指那些久經沙場,百戰成精的股市英雄。而“抓手”的意思,講得就是:誠心誠意地長期追隨這些英雄中,你最認可的那位佼佼者。

至於如何追隨,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潛心學習他們的理論,研究他們操作的原則,關注他們的看法,然後付諸實踐,並不斷總結,隨時校正。接受這樣高人的指點,相信你一定會受益非淺的。最近,我就是因為聽從一位高人的集結號,避免了此次暴跌的血洗。


弱市生存法則第七條:時時管住自己的手

頻繁操作,隨意買賣,是我等散戶常犯的通病﹑頑症。多少次虧錢,就是因為手閒愛動。究其原因,多為衝動之過也。須知“衝動是魔鬼”,衝動的結果,基本是被動。這個道理,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但就是改不了。

為此,我曾經嘗試,每次下單前先深吸一口氣,然後靜思十秒鐘,冷靜冷靜再作決定,對克服自己的多動症,多少還是有點效果。當然,更有效的辦法,據說還是在大勢不好﹑趨向不明時,乾脆關了電腦,乾點別的什麼事。因為常在河邊轉難免會溼鞋。不妨一試,或許,會有驚喜。

弱市生存法則第八條:須斷臂時果斷下手

有句成語叫壯士斷臂,聽起來挺悲壯的。股市風雲陰晴難料,撲朔迷離。儘管有高人的智慧之光導航,儘管我們小心小心再小心,有時也難免看走眼,在向目標發起攻擊時,很有可能把老虎看成病貓,把鱷魚誤作壁虎。

萬一不幸被這些兇殘之獸咬住,作為散戶要有壯士斷臂的勇氣,果斷止損。

記住:這時千萬別和它們較勁。我有幾次重大損失,都是因為心存僥倖,先淺套﹑後深套,終至大虧。俗語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中國股市,活的久要比賺得多,更難﹑更重要。

“暴利時代”已到來:不是錢不好賺,只是賺錢的思維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