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潮汕文化歷史源遠流長

  而潮汕民俗文化作為它的支流

  是潮汕文化最具有特色的部分

  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漫畫

  是否可以勾起你對家鄉的回憶

  01

  看 紙 影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潮汕地區的紙影戲,本是由南宋時期從福建地區傳入的紙影演變而來,後來逐步演化,從紙影到木偶,從平面到“圓身”,演變出著名的鐵枝木偶戲。是我國四大木偶品種——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之一。

  02

  做 南 糖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南糖是潮汕地區名點之一,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普寧南糖。南糖選料精闢,工藝獨特,貨真價實,別有風味。

  其主要用料是:精選花生米、新鮮豬油、優質麥芽糖和白砂糖。製作時把花生用豬油煎炸熟扣,鋪平放在盤上,再把豬油、麥芽糖、白砂糖(按一定比例配料)混和,下鍋加熱,使熔化一體,變成膠狀,稱為“苷”,然後把“苷”澆灌在炸花生上面,均勻地滲透在炸花生周圍即凝成南糖。

  03

  草 粿 豆 花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相信潮汕的小夥伴小時候都有吃過,只是現在似乎正慢慢地淡出我們的視野!

  “夏日豆腐遍街頭,串巷叫賣四方行。清口解渴適時令,呼賣聲調如潮樂。”這是潮汕民間曾經流行的一句民謠,形象地道出了潮汕城鄉夏日民俗的風情一景:潮汕的夏日,暑氣逼人,潮汕人在村頭巷尾納涼時總會聽到叫賣豆花(即豆腐花)之聲,在暑氣的“壓迫”下,趕緊掏錢買一碗清香滑潤的豆花打牙祭。

  與豆花齊名的另外一種小吃是草粿,同屬潮人世代相傳的夏日清涼解渴傳統小吃,為“姐妹品種”。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草粿、豆花這兩種食品是許多人兒時記憶裡的美味。草粿色澤黑亮,豆花則白淨無暇,一黑一白,構成潮汕人夏日解暑小吃的主色調。

  04

  水 池 洗 浴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小時候不懂事真的天不怕地不怕,約上三五個熊孩子就到水池游泳,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怕,覺得還是有家人照看,併到正規泳池游水比較好!

  05

  出 花 園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特的漢族傳統民俗,屬於成人禮習俗,年滿15週歲(也有地方定為虛歲15週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出花園的時日一般在農曆七月初七(俗稱公婆母生),也有另擇月、日進行的。

  在這一天,“出花園”的你可以自己獨自吃一隻雞,以前會是很幸福的,現在吃的好的,不像以前一年也沒幾點肉腥見到。全天你也不用幹一點兒活,你玩就行了,還有親朋好友送的禮金或禮品。但過了七夕,你就是大人了,該為家庭和父母分擔一些責任了。現在這種習俗在潮汕已逐漸淡化。

  06

  食 腸 粉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腸粉是早餐宵夜皆宜的選擇,算得上是潮汕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畢竟幾塊錢就能解決一頓飯,好吃又不貴。經常聽到在外的遊子說:最想念家鄉的美食就是一條簡簡單單的腸粉,雖然每家店的製作用料不同,各有特色,但重要的是家鄉的味道!

  07

  英 歌 舞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英歌舞是流行於潮汕地區的一種舞蹈形式,可追溯到明代。演員造型為梁山好漢形象,舞蹈動作健壯有力,節奏感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潮汕地區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方。

  08

  拜 祖 先

這些獨特潮汕民俗做成文化漫畫,你一定不陌生

  潮汕人除了逢年過節,拜神拜祖之外,還要“拜忌”。即每年於祖先逝世之日,在自家廳堂上設壇拜祭,以表紀念。但潮汕人卻把“忌”說為“欺7”,這可能是因“忌”字有多個義項,取其中之一而變音;或者是古漢語“忌”是個多種讀法的異音字。潮汕人自古就是這麼說,代代相傳至今。供桌後會擺放一張長凳,聽老人家說這一天祖先會過來看望子孫,並且會坐在那張凳子上吃飯,年幼的我真的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