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民俗文化是流動的、發展的、它在社會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變異,並在變異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當中國社會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民眾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然表現為民俗文化的變化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

尋找民俗文物,留下民眾生活的歷史,已成為一個嚴肅的課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國,民俗文化不僅是歷史的延續,而且還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正是這種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中華民俗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揚中國民俗文化傳統,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釋義:

⑴人民的風俗習慣。清朝薛福成《創開中國鐵路議疏》:“民俗既變,然後招商承辦……可以漸推漸廣,漸續漸遠。”

⑵民眾的生活、生產、風尚習俗等情況。《管子·正世》:“古之慾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傳統民俗再經過五千年文化積澱與社會變遷,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和百姓為了躲避戰爭而隱居於某地繁衍生息,諸多原因造成了民俗習慣得地域化,正式由於民俗的地域化,當今社會才會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百舸爭流,下面看看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風貌:

舞龍舞獅

舞龍又稱耍龍燈、 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

南獅以廣東為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舞龍

舞龍同舞一樣,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1]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早在漢代(公元前205——公元219),就有雜記記載了這樣的壯觀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龍。漸漸地,舞“龍”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願、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裡,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洩著歡快的情緒。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全國的舞龍有上百種,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和發展,表現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舞龍能受到如此的喜愛,與它的群眾性、娛樂性是分不開的,民間傳說:“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歲耍小龍,青年壯年舞大龍”。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耍龍的時候,少則一兩個人,多則上百人舞一條大龍。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裡舞,所以“火龍”又有一個名稱叫“龍燈”。

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著巨龍在雲燈裡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好不熱鬧

這種氣勢雄偉的場面,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情緒,振奮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龍”成為了維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樂章,也體現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無往不勝的豪邁氣概。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罵社火

“罵社火”,河南省靈寶縣陽平鄉的節日社火,也是中原漢族地區民間傳統遊藝活動的高潮,又稱為“耍社火”。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好生活“罵”出來

這裡所說的“罵”和普通意義上的罵已有很大區別,有一定的社會積極性。每年農曆正月十一到十六是約定俗成的耍社火時間。2007年還被評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民間多以村為單位,從村民挑選數名、數十名村民組成罵陣(俗稱後場子),然後敲鑼打鼓,點響土炮,到對方村莊去挑罵。常常交替前往對方村子裡指名道姓地挑罵。

罵家反穿皮襖,表示自己是畜生野獸,不是人,說的不是人能說的話,不能見怪。罵虛不罵實,專罵對方的社火頭子,極盡捏造謾罵之能事,目的是激怒對方村答應耍社火。如西村上陣罵東村:“東村七個隊,為耍社火開了會,有的往前拉,有的往後退,七嘴八舌不配對,真真一村窩囊廢!”。

這樣來來往往,從正月初二開始天天挑罵。燈光之下,鑼鼓之後,幾個村民一個接一個反穿皮襖跳上大鼓罵賭博、罵陋習、罵懶惰、罵不孝不敬、罵對方村幹部不作為等等。

這種罵,當然不是汙衊非謗之罵。而是一種控訴,一種批評指責諷刺,罵中貫穿鬥文、鬥武、鬥巧、鬥富、鬥醜全過程。被罵到的人呵呵笑,被罵得越狠越歡喜。在這裡辱罵成為一種敬重,辱之愈甚敬之愈甚。為外地社火所不具備,所以這種大俗大雅完美結合的社火被譽為“天下奇俗罵社火”。

“罵社火”代代相傳,是因為它起到了鄉規民約的作用。通過罵這種遊戲形式,大雅大俗美醜盡顯,起到互相批評,互相警示,互相監督作用,村幹部們清政廉潔,村民們也自覺律己,少犯錯誤,怕被對方抓住把柄,到時受罵,揭短亮醜。並且群眾也寓教於樂,歡度新年,所以,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靈寶市陽平鎮東西常罵社火,由來已久,聞名遐邇。罵社火,原來叫“社合”。相傳堯舜時期,人們為紀念軒轅黃帝和嫫母的公德,每年春季都要大舉祭祀活動,用唱歌、跳舞祈禱吉祥,消除糾紛,合作向前。在後來自發活動中,有了好差之別,差的不服氣好的,挑剔好的毛病,好的也不等閒視之,這就出現了罵的成份,罵的成份越多,村社越“合”不來,社合由此演變為“罵社火”。

罵社火,民間謂之,大抵以滑稽取笑為旨。范成大在“三十二韻”中說,“輕薄行歌過,顛狂社舞呈”,章顯罵社火的含義。

盛唐時期,百姓安居樂業。一入正月,都願喜慶一番,但當時賭博成風,社會不管,爹孃攔擋不住,村民都欲以社火沖垮賭博,當時兩村都規定,敲起鑼鼓罵開社火,誰也不準參與賭博。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哭嫁

“哭嫁”,亦稱“哭出嫁”、“哭嫁囡”、“哭轎”等。是漢、土家、藏、彝、壯、撒拉等民族的傳統婚姻習俗,即新娘出嫁時履行的哭唱儀式活動。

哭嫁一般從新娘出嫁的前半個月、一個月開始,有的甚至前三個月就已揭開了哭唱的序幕。不過,開始時都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可以自由地哭。親族鄉鄰前來送禮看望,誰來就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歌詞”既有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們即興創作的。內容主要是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的是傾洩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哭嫁的風俗,不知道起源於什麼時候。戰國時期,趙國的公主嫁到燕國去作王后,她的母親趙太后在臨別時"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約就是後來長盛不衰的哭嫁風俗的濫觴了。

這種風俗,直至清末還盛行四川農村中,上世紀80年代末期四川北部山區漢族聚居地還殘留哭嫁習俗。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紅棺葬

在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各族人民對亡者的安葬十分講究,舉行的儀式非常隆重,禮儀繁瑣,內容多而複雜,並舉行較多的祭祀儀式。舉行喪葬儀式均需請陰陽先生為亡者超度亡靈、選擇安葬日期和風水地理等。陰陽先生從事的技藝是伴隨喪葬習俗的存在而存在,在全縣各鄉鎮皆有從事喪葬禮儀的先生,並有自已的師承脈絡。長期的葬俗理念在人們的頭腦中已根深蒂固,將亡者入土為安,引導其亡魂進入極樂世界,並極早得到超生,最後達到陰安陽樂的境界。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紅棺葬習俗流傳於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印江歷來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相處並受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的影響,其經濟、文化交往密切,因此,紅棺葬習俗是少數民族地區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產物。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喪葬習俗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喪葬習俗 [1] 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準備及喪葬程序不斷減化,但是主要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並且流傳至今,家家躲不開,離不了。喪葬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蓋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況看,喪葬習俗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儀行當的人卻不少。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樹葬

喪葬過程中的儀式:

  1. 停屍儀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2. 報喪儀式: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它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3. 招魂、送魂儀式: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4. 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5. 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6. 入斂儀式: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7. 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8. 出喪擇日儀式: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 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10. 下葬儀式: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民俗婚禮

民俗婚禮,即是按照民族的傳統婚禮習俗,按照各個規範流程進行的婚禮。這種婚禮的程序比較複雜,講究也頗多,但是卻充分體現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蒙古訂婚送禮多

如果蒙古小夥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訂婚前,要託媒人帶著象徵和諧、甜蜜、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則可以進行。隨後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帶著哈達、奶酒、糖塊之類禮品求婚,一般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訂婚禮後,男方還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將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這件婚事便確定下來。當接近婚期,男方要給女方送一次禮,一般是煮整羊一隻,還有酒、茶、哈達。女方對送禮者熱情招待,雙方祝酒,口頌吉祥語句,對歌慶賀。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新郎手掰羊脖考驗

鄂爾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後,總會被女方家當作上賓熱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熱鬧,這時,男方祝頌人會悄悄地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裡。待他倆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們就會端上來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以試新郎的力氣大小。為了戲弄新郎,陪娘們早就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子巧妙地插進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點,他就會識破其中奧妙,取出柳棍或鐵棍,很容易地將羊脖子掰斷。有的新郎則不識其中秘密,因而費盡力氣,弄得滿頭大汗,像狗咬烏龜一樣,又著急,又羞愧。而陪娘們則趁機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懷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譏笑得滿臉通紅的新郎,此時恨不得腳底下突然有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洞。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娶親路上巧爭先

娶親路上,依照習俗,彼此都想搶先到家,男女雙方互相追逐戲逗。有時,女方的送親人搶去新郎的帽子,挑在馬鞭上,或扔在地上,新郎沒法,只好下馬揀帽,這樣就耽誤了時間。有時,聰明的男方也有辦法,在離新郎家不遠的地方設一桌酒席,款待送親人,女方盛情難卻,只好下馬喝酒,男方趁機搶先到家。一路上這樣縱馬奔騰,你追我趕,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不拜天地拜爐火

娶親的日子,由男方殺雞占卜選定。當天,由女方父母與介紹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準備酒、肉招待。新娘到後與新郎一起握刀殺一隻雞,看雞肝紋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則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殺一隻,待殺到雞肝出現吉象紋路為止。接著,新娘新郎舉行喝酒儀式,每人面前放一碗酒,碗邊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喝完交杯酒,還共同招待介紹人和所有客人。然後雙方客人以及來賀喜的親戚朋友一起不斷地飲酒、唱歌和跳舞,直至通宵達旦。

“國風計劃”,傳統文化之「民俗」

《中華民俗大觀》

《365個最古怪的風俗》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識》

《民間禁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