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鴉片是怎樣流入中國的?


在歐洲人中,葡萄牙人最先利用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的成果,打破了阿拉伯人對印度洋的控制。他們於1498年進入印度,1510年佔領果阿(Goa,一譯臥亞),翌年佔領馬六甲,還先後進佔了科倫坡、爪哇、加里曼丹等地。葡萄牙人在果阿設置駐印度總督,在馬六甲、斯里蘭卡等地設省督,進行殖民統治與貿易管理。

葡萄牙人來到印度洋地區後,馬上對當地的鴉片買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發現這營生賺錢快。冒險家麥哲倫的堂兄弟巴伯沙已注意到,在印度,從統治者到貧民階層,均食用鴉片。對於統治者來說,鴉片不僅是種奢侈品,而且還可用於政治目的,如毒死政敵。對於百姓而言,鴉片也是家庭必備的藥品。有些婦女還服用鴉片煙來反抗沉重的男權:她們將鴉片溶在一些油中喝下,在睡眠中死去。

巴伯沙非常敏感地注意到,當時的明朝已開始從東南亞進口鴉片。他寫道,在馬六甲,各國商人云集於此,他們運來了各種各樣的貨物,其中包括鴉片、玫瑰水、銀子……所有這些,在爪哇都是非常珍貴的。在這些商人中,自然有中國人,“他們回程時,裝上產自坎貝德的多種藥材,主要有afiam(即我們所說的鴉片opium)等。”

1513年,葡萄牙商人首次抵達中國沿海,接著駐馬六甲的省督又兩次派人來到中國,謀求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l517年,安來乃德率領葡船和馬來船來到廣東屯頭、南頭等處。1553年葡萄牙人進入了澳門,到1557年,葡萄牙人收買明朝官員,蓋屋賃地,將澳門竊取為居留地。

《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的作者馬士研究後指出:“開始流入中國的外國鴉片是葡萄牙人從果阿和達曼(Daman)販運來的。”果阿和達曼是葡萄牙人在印度西北岸的租界地,葡人從當地土邦政府那裡收購鴉片,然後運往廣州。

當時,鴉片是作為藥品而合法進入中國的,葡人只需向粵海關納稅,即可合法貿易。於是,從果阿和達曼輸入中國的鴉片逐漸增多,鴉片在中國的上流社會里逐漸流行起來,鴉片成癮者增加,貴族生活日益奢靡。

葡萄牙人把澳門作為橋頭堡,並充分利用當朝政府對他們的貨船不進行檢查的優惠條件而大量走私鴉片。最常見的手法是將鴉片藏在商船的船底而偷偷地帶入澳門港口。接著將鴉片或卸在岸上,或囤在船中,然後找中國鴉片商人接洽,雙方談妥價格後,即由中國鴉片商駕船到澳門,將鴉片偷運入內地。

這樣,中國鴉片商的行動成了整個鴉片走私貿易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澳門的葡萄牙當局為確保走私的成功,對中國鴉片商的活動進行保護。如澳門到泉州是鴉片走私的熱線,為了防止政府的緝私與海盜的搶劫,澳葡當局竟以武裝艦船護航。

這種走私不僅給葡萄牙人帶來了橫財,使他們獲得了向巴西及歐洲販運中國貨物的現銀,而且葡萄牙海關還可以徵得可觀的稅金。當遇到麻煩時,葡商們自然不會忘記行賄於某些當朝官吏以使他們放行。

這樣,鴉片走私量便不斷上升了。

清政府為了抑制煙毒的泛濫,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提高了鴉片的進口稅,每百斤徵稅銀3兩,又分頭銀2兩4錢5分。儘管稅率比以前提高了1.5倍,但這種努力並無多少實效。到雍正年間(1723—1736年),每年進口的鴉片已達到200箱,按每箱50千克計算,即達10000千克,可見當時的清朝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吸食鴉片的階層。

為了解決這個當時還不算嚴重的社會問題,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政府頒佈了查禁鴉片的諭旨,這可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毒法令。

(作者繫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