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專題】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大家談專題】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1年,貝達研發的首款新藥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成功上市,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打破了該領域外資藥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譽為民生領域的兩彈一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在2018年銷售達到12億元。

2019年6月14日,在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浙江省科協、杭州市科協承辦的2019年第一期“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上,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從貝達藥業的實戰經驗出發,圍繞“加強自主創新,提升中國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了主題演講。做創新藥,貴在堅持,而也唯有自主創新,才能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丁列明說。

【大家談專題】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列明

跨國企業高價收購我們的新藥,我們沒同意

2001年上市的格列衛是治療白血病的抗癌藥。這個藥的確是救命藥,但是太貴了。丁列明說,做創新藥不容易,投入非常大,時間非常長,失敗率非常高,所以國外的進口藥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我們也統計了一下2007年以後全球上市的新藥,大部分在美國手裡,然後是日本、歐洲。中國的分量非常少,缺乏創新能力,缺少創新的產品。所以2002年我們這個團隊帶著項目,帶著夢想從美國回到了杭州,創辦了貝達藥業,也啟動了我們第一個靶向藥的研究開發這個歷程。我的目標很明確:跟進口藥PK。”

2012年,在世界新藥研發年度報告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公司研發的創新藥,就是貝達研發的埃克替尼。

“之前很多外國公司非常牛,根本不願意跟我們國家價格談判。有一次談判,他們象徵性地降了1分錢,因為沒有產品競爭。埃克替尼出來以後,我們先承諾降價50%,因為我們的引領,讓其它幾個進口產品也相應降價。”2016年,貝達在市場上面已經份額超過了進口藥。

丁列明說,他很高興看到隨著埃克替尼上市,特別是2018年,中國批准上市48個新藥,其中有10個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越來越受到國際公司的認可,丁列明自豪地說,“2011年的時候,一個跨國企業曾要高價收購我們的埃克替尼,當然我們沒有賣。”


國家政策助力企業醫藥創新

貝爾的兩個產品在海外做臨床研究,“這意味著以後我們的產品不但能夠在中國進入市場,也能進入國際市場,這個是很大的突破。中國自主研發產品越來越受到國際公司的認可,說明中國藥品研發質量越來越高了,已經可以跟國際的同類產品PK。”2017年,貝爾藥業成功收購了一家美國的創新公司。

丁列明說,這些變化的背後,跟大力支持“雙創”密切相關,特別是這些年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對高端人才的引進,發揮了非常好的創新和引領作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體現在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大、項目支持多、稅收優惠大、產業園區建設快上,雙創活動開展得也越來越多了,這些對創業者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

在醫療領域,2008年我國啟動了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投入,這個項目的實施大大推動了企業的醫藥創新。通俗地說,以前是十年做5個產品,現在是一年做5個產品。2018年,我們有10 個產品上市。

醫藥領域裡,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審批制度的改革,國家連續幾年都出臺各種政策來促進審批制度的優化。2005年,一款新藥從實驗室走向臨床,審批時間平均要一年半,現在我們有“60天補認制”,讓審批流程大大縮短。

在這樣的背景下,貝達也在做更多的佈局。我們有三個研發中心,除了杭州的餘杭總部以外,我們在北京、美國佛羅里達都有自己的創新中心,加強我們的創新力量。同時,我們也增加創新投入。這些年,貝達的創新投入比例是非常高的。浙江省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平均數據大約是2%到3%,但是貝達的研發投入 2017年是37%,2018年是50%。這將進一步帶動我們的發展。”

貝爾的新產品恩莎替尼,2018年就已經完成申報新藥證書,有可能將在全球同步上市。


創新創業路上要懂得寬容失敗

“在創業文化方面,特別是在寬容失敗上,我覺得還有很大改進的空間。創業、科研的過程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有成功,但是更有失敗。舉個例子,在老年痴呆疾病研究上面,全球總共花了7000億美元的代價,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產品是成功的。貝達的第一個產品就成功了,也是非常幸運的,但事實上,我們後續開發中至少失敗了三個產品。”丁列明認為,“對企業和項目,失敗是常態,我們如何理解這些失敗者,失敗的項目,這是我們創業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據2019年第一期“企業創新大家談”速記材料整理)


【大家談專題】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