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前言

漢高祖劉邦在建立起西漢帝國後曾經為新帝國要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而苦思良久,最終他選擇汲取歷史經驗,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與秦代的郡縣制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的一點"特色創新",進而創造了郡國並行制。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劉邦登基劇照

所謂郡國並行制,簡單來說就是在各地方執行秦朝的郡縣制,以郡和縣兩級共同構成西漢帝國的行政制度。同時,也對諸侯進行分封,使他們在地方擁有屬於自己的諸侯國。起初西漢帝國的開國功臣都各自得到了分封,成為了一方諸侯。但隨著劉邦的不斷打壓,這些諸侯中的非劉氏諸侯漸漸被排斥在郡國並行制之外,劉邦甚至定下了"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一鐵律。

劉邦實行該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強化劉氏子孫對西漢帝國各地的控制,並且消除異姓王帶來的反叛風險,畢竟劉氏宗親想要謀反的概率要遠遠低於異姓諸王。在帝國新立之初,郡國並行製為恢復經濟生產起到了很大的積極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制度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以至於間接引發了七王之亂,給帝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漢高祖劉邦畫像


賦予郡國高度自治的權力,使郡國的生產恢復速度得以加快

自公元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開始,秦代的大一統局勢就開始漸漸被破壞。隨後起義的浪潮席捲帝國全境,整個國家都處於戰火之中,直到公元前202西漢帝國的建立才終結了這一亂世局面。然而連年的戰爭不但摧毀了秦皇苦心經營的一切,還讓新生的西漢帝國在建國之初就面臨著種種苦難。

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人口的大幅減少和經濟基礎被嚴重破壞。秦漢時期的支柱性經濟產業依然是農業,與後世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商業規模還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源自於田賦的徵收。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大澤鄉起義

然而連年的戰亂早就將中原的農業基礎摧毀殆盡,百姓手中的餘糧甚至不能夠滿足最基本的飽腹需要,許多人因為食物的匱乏活活餓死在家中或野外,整個西漢帝國處於一片蕭條之中。《史記·八書·平淮書》中曾經描述了漢初的衰敗景象:

"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於是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約法省禁。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後時,為天下初定,復弛商賈之律,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想來劉邦當年就是坐著這樣的牛車出行的

從上述文獻可以清楚看出西漢初年時期的經濟已經倒退到何種地步。作為天下之主,萬乘之尊的漢高祖劉邦,竟然在出行時找不到顏色相同的馬匹,只能夠乘坐牛車。皇帝如此,那麼百姓們的境遇也可想而知了。在隨後的時日裡,漢廷不斷出臺各類經濟改革措施,以求儘快使國家經濟走上正軌。

在筆者看來,郡國並行制的出臺,極大推動了西漢帝國內的經濟發展。在完成分封后,各路諸侯紛紛前往自己的封國開始治理屬於自己的小國家。郡國並行制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於可以極大激活這些諸侯治理國家的積極性。雖然諸侯們名義上仍然是漢帝的臣子,但在自己的王國內則是徹徹底底的皇帝。而且加上諸侯的爵位可以世襲,所以這些諸侯都將自己的封地看做自己的家業一般,從而普遍對其精心治理。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漢代古錢幣

郡國並行制規定,諸侯們擁有自己郡國內的徵稅權、鑄幣權等權利,並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推行相關的政令,不過前提是要以中央朝廷下發的政令為優。每年郡國都需要按例向漢廷朝貢,交納一定的稅額,這就是郡國並行制中的經濟邏輯關係。

在這種背景下,各郡國不僅以非常快的速度從大蕭條中走了出來,還進入了一段經濟相當繁榮的時期,這便是文景盛世。不過,由於郡國擁有的權力過於龐大,這就為後來七王之亂的爆發埋下了一處伏筆。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西漢初年流通的八銖錢

因權力的下放導致地方經濟開始獨立

前文已經提到,自西漢初年開始,各郡國都擁有各自的鑄幣權和徵稅權,這就導致地方郡國的經濟逐漸開始獨立於中央。同時,由於漢廷沒有將鑄幣權把持在自己手中,這就導致地方郡國可以無節制的鑄造貨幣,就連民間也出現了大量私鑄貨幣的現象,而漢廷卻對這些充耳不聞。

貨幣的濫制不但使貨幣的成色不一,還導致市場上的流通貨幣數量成倍增加,使西漢帝國的經濟進入了一段通貨膨脹的時期。西漢名臣賈誼就曾經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在經過一番調查後向漢帝提出了風險警告。對此,《資治通鑑·漢紀·太宗孝文皇帝》中有著詳細記載:

"賈誼諫曰:'···市肆異用,錢文大亂;苟非其術,何鄉而可哉!今農事棄捐而採銅者日蕃,釋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錢日多,五穀不為多。善人怵而為奸邪,願民陷而之刑戮;刑戮將甚不詳,奈何而忽!國知患此,吏議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術,其傷必大。令禁鑄錢,則錢必重;重則其利深,盜鑄如雲而起,棄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數不勝而法禁數潰,銅使之然也。銅佈於天下,其為禍博矣,故不如收之。'···上不聽。"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西漢名臣賈誼

很難理解,為什麼漢帝會忽視這一現象充耳不聞。當然,漢帝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帝國境內的通貨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嚴重了起來,使後來的貨幣改革更加艱難。在漢武帝統治時期,就曾經進行過高達六次的幣制改革,由此可見當時的貨幣狀況以至於惡化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也正是因為漢武帝頻繁進行貨幣改革,導致百姓們手中的財富大量流入中央,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水平,為後來帝國的覆滅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再者,通貨膨脹會直接帶來貨幣的貶值,也會導致百姓手中的財富大幅貶值。很多人都看到了文景之治後西漢國庫的充盈,但卻沒有看到其背後的通貨膨脹現象。好似曾經的津巴布韋幣,一百萬億的面值只能購買到兩個麵包,那麼這個時候即便國庫十分充盈,那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進行六次幣制改革的漢武帝劉徹

因權力的下放導致地方軍事開始獨立

西漢帝國建立之初,漢帝不僅將經濟權下放給了諸侯國,還將軍事權也一併下放了。不難想象,劉邦此舉的真實意圖是希望由郡國負責養兵,而中央只要維持少量的軍隊數量即可,這樣就能夠極大減輕中央財政的負擔。

同時,帝國邊境也存在許多郡國。當這些郡國擁有了軍事權,如徵兵權、私造兵器權等等,就可以在面對外族入侵時及時作出反應,而不必苦苦等待朝廷的支援。再者,如果一旦出現郡國反叛的情況,與其相鄰的郡國便可以及時調動本國內的軍隊前往平叛。而且正是因為國內的諸侯都為劉姓子孫,所以劉邦基本上不擔心會出現郡國擁兵自重的現象。但可惜的是,僅僅到了景帝時期,他的後代就因利益與中央朝廷徹底決裂,進而爆發了禍國殃民的七王之亂。《漢初郡國並行制新論》中曾經提到:

"劉邦認為"天下同姓一家",大封劉氏子弟以共享富貴,同時以"孝"為宗族紐帶告誡諸侯安守本分。諸侯們認為既然和皇帝為一家,那麼諸侯和皇帝就不應有尊卑之分,中央和諸侯只是特殊的國家關係,所以中央無權干涉諸侯國內政,更無權削藩,而中央一旦削藩,諸侯王便群起動用封國內一切力量反叛。"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七國之亂形勢圖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七王之亂之所以會爆發,其內在的原因是因為中央與地方之間出現了較難調和的矛盾,也就是削藩。

筆者認為,削藩是漢帝想要強化中央集權的第一步,而一旦漢帝開始削藩,就會動搖郡國諸侯們的利益。在削藩以前,諸侯們認為自己與皇帝的身份並沒有太大差距,不僅有著血緣紐帶,而且這些諸侯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皇帝,這就是中央集權未得到加強的一個重要體現,也就是君與臣之間的地位劃分不清晰。而且削藩必然會觸及諸侯們的"奶酪",利益受到損害的諸侯定然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抗,只不過這種反抗較為激烈並轉化成了戰爭。

漢高祖劉邦推行的郡國並行制,真的有益於西漢帝國的發展嗎?

七王之亂的始作俑者吳王劉濞


結語

在筆者看來,如果綜合而論,郡國並行制給漢帝國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超過其帶來的積極影響。雖然郡國並行制極大刺激了各郡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並且也因郡國掌握著軍事大權從而能夠維持帝國的疆域不被外敵所輕易侵入,但是這也為後來的諸侯擁兵自重、割據自立埋下了伏筆,更是間接引發了西漢初期的七王之亂,給西漢帝國帶來了難以磨滅的負面影響。

好在從漢武帝繼位開始,就逐漸對郡國並行制進行改造。該制度自西漢初年就開始實施,想要廢除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甚至會引起天下諸侯的眾怒從而再次進攻中央朝廷,即便是漢武帝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招架之。所以漢武帝採取了"溫水煮青蛙"的方法,在帝國全境推行推恩令,再加上以左官律和酎金奪爵等政治手段的同步使用,使西漢初年以來形成的外強內弱的局勢得到了極大扭轉。自此,地方郡國再也無法對中央朝廷構成嚴重的威脅。

不過,在東漢末年之時,中央朝廷將漢武帝從郡國剝奪的那些權力再次還給了地方,不過此時的郡國並行制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刺史制度。當地方最高長官刺史獲得了獨立的經濟、軍事權後,就和當年的郡國諸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漢廷的這一舉措直接導致了在黃巾起義後地方勢力的再度崛起,使東漢帝國陷入了混亂之中。雖然各諸侯名義上都對漢帝效忠,都承認自己是漢臣,但都有顛覆漢皇統治,自己建立起新帝國的野心。所以說,郡國並行制對於漢帝國的負面影響要多於積極影響一些。


參考文獻:

1.《史記·八書·平淮書》

2.《資治通鑑·漢紀·太宗孝文皇帝》

3.《漢初郡國並行制新論》,肖雲飛著

文章內容來自史官錄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